当天晚上就有不少道士先行告辞离开,到了第二天,茅山来的道士便全都走光了。
毕竟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生活,这次只是被九叔用召集令临时调来帮忙而已。
又在镇子上逗留了两三天,这天中午,苏荃终于踏入了义庄。
正厅中。
九叔捧着茶杯,缓缓开口:“这就又要走了?”
“嗯。”苏荃点头回应:“师尊交代我下个月七号前去诸葛世家取一件东西,今天已经是二十号,只剩十七天了。”
“现在出发,一路上不用真炁赶路,慢慢走走停停,时间也差不多。”
除非情况紧急,否则苏荃一般不会靠着神通快速赶路。
因为每一次出行,其实都是一次难得的磨练,说不定途中还能遇到些意想不到的机缘。
“师弟,我冒昧问一句。”九叔迟疑了片刻,还是开口道:“我一直很好奇,这诸葛世家到底欠了我们茅山什么东西,都几百年了才想起来去讨?”
见九叔一脸疑惑,苏荃苦笑了一下,摇头道:“说实话,我也不清楚。”
“师尊只说,只要我到了诸葛世家,报上自己的身份,他们就会把东西交给我。”
至于会不会被欺骗……这种事苏荃压根没想过。
诸葛世家虽然也是传承已久的玄门家族,但比起茅山这样的上清分支,还是差了不少。
更何况现在茅山有紫霄大真人坐镇,这件事更是由大真人亲自交代的。
除非诸葛家族真的昏了头,否则绝不敢做这种事。
而且诸葛世家在玄门中的名声一向不错。
“师兄。”苏荃轻轻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道:“这次来,主要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我从山上带下来?或者要我带上去的?”
因为苏荃这次完成任务后,是要直接回茅山的。
“嗯。”九叔沉思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我这边法器快用完了,你帮我带一批下来吧。
符纸也需要,朱砂倒不用了,炼制符纸用的材料凡间也能买到。”
说完这些,他似乎还有些迟疑。
最终还是吞吞吐吐地补充了一句:“另外,帮我向……柳长老打声招呼。”
“一定带到。”苏荃笑着答应。
九叔在茅山,并没有师父。
或者说,整个茅山之中真正有师父的弟子其实并不多。
长老收的弟子称为亲传,掌门收的弟子称为真传。
而大多数茅山弟子,都是统一居住,每天一起去大殿听课,由几位长老轮流授课。
偶尔掌门和三位大德也会来讲一两堂课。
九叔性格比较孤僻,在山中与同门之间的来往不多。
只有这位柳长老,因为欣赏他勤奋刻苦、为人正直,对他多有关照,常叫他去单独指导,私下多传授些内容。
这份恩情,九叔一直记在心里。
“对了。”九叔掏出十块银元塞到苏荃手中:“惭愧,这些年也没存下多少,这十块钱你帮我买份像样的点心,捎过去吧。”
这是他的心意,所以哪怕钱少,苏荃也不会添补一分,否则就失去了那份情意。
苏荃接过银元,点头道:“那我这就走了,估计两个月内就能回来。”
正好两个月后,任婷婷一家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师弟,一路顺风!”
“师哥,就此别过!”
两人互行礼后,苏荃转身离去,步出义庄,没有丝毫停留。
“师叔这是要去哪儿啊?”布帘后探出一个脑袋,是秋生好奇地张望着。
“少打听,多做事。”九叔眉头一皱,“赶紧回去抄经,你和文才一人五百遍,一个字都不能少!”
青城每年七月二十五这一天,总是格外喧闹。
二十年前,青城河还是一条污浊不堪的河流,怪鱼横行,船只难以通行,加上陆路不便,整座城发展受限,百姓日子清苦。
直到有一天,河里来了一条四五丈长的大鲤鱼。
它一来,怪鱼要么被吃掉,要么纷纷退避。
从那以后,船只终于可以安全往来。
几年后,河水渐渐清澈,鱼虾丰美,生态恢复,水运兴盛,带动了两岸贸易。
青城也因此建起了多个码头,经济渐渐繁荣,百姓生活也越过越好。
为了感谢这位“恩人”,人们自发在城中建起一座河神庙,庙里供奉的就是那条大鲤鱼的塑像。
据说大鲤鱼是在七月二十五这天出现的,所以每年这一天,百姓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甚至比过年还要喜庆。
河神庙前,人来人往,香火不断。
人们争先恐后地进庙上香,希望讨个好兆头。
四周摆满了小摊,吆喝声此起彼伏。
不远处,一个衣衫破旧的老道士盘腿坐在地上,面前摆着一副八卦图和一只碗,碗中散落着几枚铜钱。
那是用黄铜铸造的旧币,称作铜元,也叫铜板,产自十九世纪初。
正面印着“十文”二字,背面为麦穗纹路组成的图案。
十个铜元大约相当于一枚银元。
老道身边还站着个小女孩,七八岁模样,穿着碎花布衣,扎着两个冲天小辫,脸颊圆润可爱,眼神灵动有神。
她怀里抱着一面布旗,上面写着两行字:掐指算命理,开口讲祸福。
“爷爷……”女孩嘟着嘴,“咱还是别骗人了吧。”
“你这样招摇,迟早会出事的。昨天不就被人打了?一个铜板没骗到,反倒挨了一顿揍。你这身子骨再这么折腾,我真怕你撑不住。”
老道眼睛不停地在人群间扫来扫去,头也不回地说道:“我要是不出门骗点钱,咱们俩吃什么?喝西北风?”
“昨天是失误,我看走眼了。今天不一样,一定能成。”
女孩撅着嘴还想说什么,老头突然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角:“瞧见没?那边那个穿中山装的年轻人,刚进庙的那位。”
小姑娘顺着看过去,果然看到一个青年男子。
他身材修长,刘海轻轻盖住眉毛,一身黑色中山装更显儒雅,手中提着祭品,面容俊朗,眼神中带着几分好奇打量四周。
老道笑眯眯地说:“你瞧瞧,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少爷,而且看样子是第一次来青城,正合适。”
“他既然来拜河神,说明心里有点信的。等他拜完出来,咱们就上,准能骗上一笔。说不定这一单就够咱们半个月开销了。”
女孩望着那年轻人的背影,叹了口气。
今天还真是热闹。
苏荃站在人群中,心里也感慨万分。
青城因渡口而兴,如今已发展成一座商贸重镇,远非普通县城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