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三样稀罕物
春风越来越暖,吹得人身上懒洋洋的。王超的日子过得规律又充实,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系统,这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这天清晨,他意识沉入系统空间,光屏亮起,展示出今日的三样商品。
【今日秒杀商品1:上海牌情侣对表】
【规格:5对(男款、女款各5只)】
【秒杀价:0.01元】
【库存:1】
【商品描述:金色表壳,皮质表带,走时精准,做工精良。】
【今日秒杀商品2:长白山七叶人参】
【规格:一支(品相完好,重约一两)】
【秒杀价:0.01元】
【库存:1】
【商品描述:参体饱满,芦碗密集,须根清晰,滋补上品。】
【今日秒杀商品3:热带香蕉】
【规格:100斤\/筐】
【秒杀价:0.01元】
【库存:1】
【商品描述:色泽鲜黄,果肉软糯,香甜可口。】
王超的心脏不争气地猛跳了几下。手表!还是五对上海牌的情侣对表!这玩意儿在这个年代,其珍贵程度丝毫不亚于收音机。他记得清楚,现在一块普通的上海牌手表就要一百二十块钱,还要专门的工业券,而情侣对表更是稀罕物,一般人见都没见过。那支七叶人参更是了不得,一看就是年份足的好货,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东西。至于那一百斤香蕉,在这南方的赣省虽然不算太稀奇,但这么大数量,品相如此完好的,也绝非普通人家能轻易买到,价格更是不菲。
他毫不犹豫地支付了三分钱,看着这三样宝贝稳稳落入系统空间。五对金光闪闪的手表,一支须根完整的人参,还有一大筐黄澄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香蕉。王超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盘算如何处理这些东西。
手表太扎眼,绝对不能一次性出手,得通过老陈慢慢放出去,一对一对地出,就说是南方过来的或者处理品。人参要留着,这种保命的东西可遇不可求,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至于香蕉,王超挠了挠头,一百斤,自家肯定吃不完,而且这玩意儿不耐放。必须尽快处理掉大部分,留一小部分给家人尝尝鲜就行。
他穿好衣服出门,今天的目标明确:去找老陈,先探探手表和香蕉的行情。
来到老陈的据点,屋里除了老陈,还有一个面生的瘦高个,两人正在低声交谈。见王超进来,老陈笑着招呼,那瘦高个打量了王超几眼,便起身告辞了。
小王兄弟,今天又有什么好货?老陈递过来一根烟。
王超接过烟,没点,压低声音:陈叔,这次的东西有点特别。他装作从怀里掏摸,实际从空间取出一对用软布包着的上海牌情侣表。
老陈一看那金灿灿的表壳和皮质表带,眼睛瞬间直了,小心翼翼地接过去,对着窗户光仔细查看,又放在耳边听了听走声,连连咂舌:好东西!真正的好东西!上海牌的对表!这玩意儿可太难弄了!百货大楼里一块普通的上海表都要一百二,还得要工业券,这对表...啧啧,稀罕物啊!哪来的路子?
还是南边那几个老师傅,王超含糊道,说是厂里出来的瑕疵品,其实我看跟新的没两样,就是走时可能稍微快慢几秒。就这一对,您看......
要!肯定要!老陈爱不释手,这对表,放在黑市上,起码能卖到二百五十块往上!关键是不要票!我给你二百一,怎么样?我赚个差价。
王超心里快速盘算,成本几乎为零,二百一已经是天价了。成,就按陈叔说的价。
老陈痛快地数钱,王超把钱揣进兜(实际放入空间)。交易完成,老陈心情大好,问道:还有别的吗?
王超想了想,说:香蕉,有一批,大概几十斤,品相极好,您这边能消化吗?
香蕉?老陈愣了一下,这东西咱们这边倒是也有,不过你说品相极好的...价格可不便宜。你有多少?
七八十斤吧。王超少报了点数量。
这么多?老陈有些惊讶,沉吟一下,成,我认识几个机关食堂和招待所的采买,他们应该会要。按品相,给你算三毛五一斤,怎么样?这价比市面零售也差不了多少了,主要是量大有保障。
王超心里一算,七八十斤也能卖二十多块,关键是能快速出手。行,那我明天把货弄过来。
好,明天下午,还是这儿。老陈点点头,又压低声音,对了,小王兄弟,那手表...要是还有,尽管拿来。这东西紧俏得很,好些准备结婚的年轻人都想要,就是苦于弄不到票。
我尽量问问,不过这东西确实难得。王超没有把话说满。
离开老陈那里,王超又去邮局转了一圈,买了新到的几套邮票。看着空间里日益丰富的邮册,他心里那份长远的投资踏实感更足了。
回到家,已是下午。王超找了个大布袋子,从空间里取了大概十斤左右品相最好的香蕉装上,拎回了家。
哥,你拿的啥?王刚第一个看见,好奇地凑过来。
王玥也跑了过来。
王超把布袋子放在桌上,露出里面黄澄澄、弯月状的香蕉。王刚和王玥都瞪大了眼睛,他们见过香蕉,但一次见这么多、这么漂亮的还是头一回。
香蕉!这么多香蕉!王玥惊喜地叫道。
哪来的香蕉?李秀兰从厨房出来,看到也是一愣。
单位发的,说是南方运来的,每人分了一点。王超面不改色,咱家人口多,分到的就多了点。他掰下几根,递给王刚和王玥,去,洗洗手再吃。
两个小家伙欢呼一声,跑去洗手了。李秀兰看着那一大袋香蕉,又是欢喜又是心疼:这得花多少钱啊...就这么发了?
妈,现在单位效益好,福利就好。王超笑道,您和我爸也尝尝,这东西软和,好消化。
晚上王建国回来,看到香蕉也很惊讶,听说是儿子单位发的,也没多问,拿起一根剥开吃了,点点头:嗯,挺甜。他现在对儿子那个的神通广大已经有些习惯了。
王超看着家人吃着香甜的香蕉,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心里也很高兴。他特意留了几根品相最好的,对王红说:姐,这几根你明天上班带着,分给要好的同事尝尝。
王红点点头,心里暖暖的。
第二天一早,王超先去了老陈那里,把剩下的九十斤香蕉都拉了过去。老陈验货后很满意,当场付了钱。接着王超又勉为其难地拿出一对手表,说是好不容易又凑到一对。老陈如获至宝,赶紧付了二百一十块。
所有交易完成,王超揣着厚厚一沓钱,心里踏实又兴奋。光是这两对手表,就给他带来了四百二十块的收入,加上香蕉的钱,这一波净收入超过四百四十块。他空间里的现金储备已经达到了一千三百多块,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只有二三十块的年代,这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那支七叶人参被他用油纸仔细包好,单独放在空间一个稳妥的角落。这么珍贵的东西,他准备留着给家里的老人备用,或者将来在关键时刻用来打通关系。剩下的三对手表,他打算慢慢出手,细水长流。
走在回家的路上,春风拂面,王超觉得脚步格外轻快。他突然想起空间里还放着那台缝纫机,是年前秒杀到的,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拿出来。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是时候让这台缝纫机见光了。他盘算着,过几天就找个理由,说是帮了领导大忙,领导把自家不用的旧缝纫机送给他了。这样既不会太突兀,又能给家里添个大件。
想到母亲和姐姐可以用缝纫机做衣服,省去不少手工缝制的辛苦,王超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个家,在他的努力下,正在一点点变得更好。
第二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