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小组”在隐秘战线上取得的零星进展——周婷发现的孙龙-侯亮关联,以及陈凯挖出的疑似洗钱链条——似乎并未被李氏集团立刻察觉。他们的调查变得更加小心,所有信息的传递和汇总都采用了最高级别的加密措施,并且严格控制知密范围,仿佛在黑暗中摸索的探路者,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
然而,那种无形的压力感,却并未随之消散,反而如同雨季来临前的低气压,越来越沉重,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渗透进小组每个成员的神经末梢。
李伟首先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在外围侦查时,那种被反跟踪的“直觉”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清晰。有时是后视镜里一辆看似普通、却在不同路段反复出现的轿车;有时是人群中一道一闪而过、却又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有时甚至只是在路边摊吃饭时,邻桌食客过于关注的眼神。但每当李伟试图确认或反向追踪时,对方总能像滑溜的泥鳅一样,在不暴露的前提下悄然消失,手法专业老练,绝非普通混混。
周婷在调取某些特定人员的内部档案信息时,也发现了更加诡异的迹象。她设置的安全监控程序提示,近期有多起针对她正在关注目标的异常访问记录。访问者使用了不同的内部账号,访问时间往往在她查询之后不久,访问动作通常是快速的、目的性明确的浏览,然后迅速退出,不留痕迹。这不像正常的工作查询,更像是一种……同步的监视和确认。仿佛有一只眼睛,在暗处时刻盯着她的查询记录,对她的动向一清二楚。
甚至连陈凯那边,也感觉到了异样。他的个人电脑和用于数据分析的服务器,近期遭到了几次更加隐蔽和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探测攻击。虽然都被他精心设置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成功拦截,但攻击的来源更加难以追溯,使用的漏洞也更加新颖,显示出对手拥有相当强的网络攻击能力。
这些迹象叠加在一起,传递出一个明确而危险的信号:对手的警惕性极高,并且拥有相当强的反侦察和反制能力。他们或许还不知道“利刃小组”具体查到了什么,但他们已经清晰地感知到了警方调查的持续存在和深入,并且正在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反制、试探和施压。
调查就像在雷区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既要寻找线索,又要防备来自暗处的冷枪和脚下可能存在的陷阱。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让小组的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陆野看着系统中那张完善度达到45%、但仍然缺乏决定性证据链的犯罪网络图谱,深知他们只是刚刚掀开了冰山一角。水下那更庞大的阴影,以及连接着阴影的“保护伞”,依然隐藏在浓雾之中。资金链的发现是曙光,但通往真相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且危机四伏。
他相信,只要沿着“钱”和“网”这两条线坚持不懈地深挖下去,总能找到那个足以引爆一切的爆点。但他也清楚地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大,风险也越高。李氏集团这座庞然大物,绝不会坐以待毙。一场真正的、全方位的较量,正在无声中加速酝酿,暗流愈发汹涌,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