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明堂手持一方古朴罗盘,此物乃是他特意找内城区的炼器师铸造,能感应阵法灵机。
他深吸一口气,周身灵力流转,形成一道避水屏障,随即纵身跃入海中。海水冰冷刺骨,四周光线晦暗,唯有罗盘上泛起的微弱灵光指引方向。
他沿着海底山脉缓缓游走,仔细探查每一处可能的阵纹波动。
这一探查,便是整整半月。
终于,在一处凹陷的山壁前,罗盘灵光骤然大盛,指针剧烈震颤。堵明堂心中一凛,凝神望去,只见那凹陷处底部刻印着一道繁复的阵纹,纹路如火焰般蜿蜒流转,隐隐透出一股灼热之意。
他仔细推演,脸色却渐渐凝重——此阵眼竟是一座“火行阵”,若要破阵,必须以真火点燃阵眼,且火焰必须持续燃烧一月之久,方能瓦解阵法禁制。
然而,此地乃是深海之底,水灵之气浓郁至极,寻常火焰入水即灭,即便是筑基修士的灵火,也难以在如此环境中长久维持。
更何况,他虽能短暂撑开避水屏障,却无法在海底开辟出一方无水空间,更遑论持续燃烧火焰一月有余。
思及此处,堵明堂只觉头痛欲裂,心中暗叹:“这阵法当真刁钻,水火相克,如何能在深海燃火一月?”无奈之下,他只得暂且浮上海面,返回飞舟。
飞舟之上,何太叔正倚栏而坐,手捧一盏灵茶,茶香袅袅,神色悠然自得。见堵明堂破水而出,他微微一笑,道:“堵兄辛苦了,可有所获?”
堵明堂见他这般悠闲,心中更添几分烦躁,没好气道:“何兄倒是清闲!阵眼我已找到,可这破阵之法,却令人束手无策。”说罢,便将火行阵眼的特性一一道明。
何太叔闻言,眉头微挑,手中茶盏轻轻放下,沉吟道:“深海燃火,确实棘手。不过,天下万物相生相克,未必没有破解之法……”
听完堵明堂的详细描述,何太叔目光微凝,陷入沉思。
他指尖轻叩飞舟栏杆,脑海中飞速推演着各种破阵之法。片刻之后,他眼中精光一闪,嘴角浮现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显然已有所得。
他转头看向堵明堂,笑容和煦地说道:“堵兄,此番辛苦你了,接下来的事情,便交由在下处理吧。”
话音未落,不等堵明堂回应,他身形一晃,周身灵力涌动,化作一道流光纵身跃入海中,转瞬消失在幽深的海水之中。
堵明堂见状,微微摇头,却也并未阻拦。他深知何太叔行事向来稳妥,若无把握,绝不会贸然行动。
既然对方已有了主意,自己倒也不必过多担忧。于是他索性放松心神,在飞舟甲板上盘膝而坐,取出一壶上等灵茶,自斟自饮起来。茶香清冽,沁人心脾,倒是让连日来的疲惫舒缓了几分。
——
而在深海之下,何太叔并未急于前往阵眼所在,反而在海底山脉附近仔细搜寻起来。他周身笼罩着一层淡蓝色的避水灵光,手中持着一块感应矿石灵气的寻脉玉符,沿着海底岩层缓缓游走。
日复一日,他几乎踏遍了方圆数十里的海域,终于在一处不起眼的岩壁旁,寻脉玉符微微震颤,散发出淡淡的灵光。
何太叔目光一凝,伸手抚向岩壁,指尖灵力渗透,细细感知。片刻后,他面露喜色——此处竟蕴藏着一座尚未蜕变为灵矿的铁矿脉!
虽然只是凡铁,但常年受海底灵脉滋养,矿石质地已远超寻常铁矿,坚硬如精钢,且隐隐蕴含一丝灵矿的灵韵。何太叔满意地点了点头,自语道:“天助我也,此物正合我用!”
说罢,他背后的剑匣飞出出一柄通体金色的飞剑,刃身在何太叔口念法诀匣,剑口出处细密的符文爬出,布满剑身,正是专门用于开采灵矿的“破刃法术”。
他手腕一抖,刃锋灵光流转,如切豆腐般插入岩壁,开始有条不紊地开采矿石。
海底幽暗寂静,唯有金石碰撞之声偶尔回荡。何太叔心无旁骛,一块块矿石被他精准切割,收入储物袋中。这一挖,便是数月之久……
数月后的清晨,海面泛起粼粼波光,何太叔破水而出,周身灵力震荡间将海水尽数排开。他袖袍一挥,一块足有丈许高的玄铁矿石轰然落在沙滩上,激起一片沙尘。
此时的堵明堂早已化身炼矿匠人,他盘坐在临时搭建的炼器台上,周身丹火缭绕。在他身旁整齐码放着数十块乌黑发亮的铁锭,每一块都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冽光泽。这些铁锭皆由海底铁矿精炼而成,虽未入灵材之列,但在筑基修士的丹火淬炼下,质地已堪比低阶炼器材料。
筑基修士体内孕育的丹火,本是修道之人炼器炼丹的根本。然而炼丹一道尤为苛刻,若无木灵根调和药性,即便丹火纯熟,成丹率亦不足十一。正因如此,修真界中炼丹师稀少,每一颗丹药都价值不菲。
何太叔目光扫过堆积如山的铁锭,满意地捋须笑道:这些应当够用了。
堵明堂收起丹火,眉宇间透着疑惑。数月来他按何太叔要求日夜炼矿,却始终不明其用意。此刻见铁锭数量已颇为可观,终于忍不住问道:何兄,炼制这些凡铁究竟有何妙用?
何太叔笑而不答,只见他双目微阖,神识骤然展开。沙滩上的铁锭纷纷凌空飞起,在阳光下划出道道乌光。他张口吐出一团赤红丹火,火舌吞吐间将铁锭尽数包裹。
铁锭在烈焰中渐渐泛红软化,表面开始流淌出铁水。何太叔手法娴熟地控制着火候,时而加大火力,时而收敛温度。他转头对堵明堂露出神秘的笑容:堵兄且安心等待,三日之后,你自会明白。
说罢,他全神贯注地操控着空中熔化的铁锭,神识如丝如缕地牵引着每一滴铁水。沙滩上的铁锭仍在不断飞入火团,这场奇特的熔炼,在朝阳下映照出瑰丽的红光。
随着丹火不断淬炼,空中的铁锭逐渐化作数十根八尺长的中空铁柱。
这些铁柱通体乌黑发亮,表面隐隐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光,柱身两端分别铸有精密的榫卯结构,显然可以严丝合缝地相互衔接。
更妙的是,每根铁柱内壁都被打磨得光滑如镜,确保不会有丝毫阻滞。
堵明堂见状,眼中精光暴涨,猛地拍案而起:妙啊!何兄此计当真绝妙!我竟没想到可以用此法在海底构建一条避火通道!
他望着这些造型奇特的铁柱,心中豁然开朗。这些器物在何太叔前世被称作,但此刻用在修真界,却成了破解海底火阵的关键。
何太叔微微一笑,也不多言,只是袖袍一挥,以神念裹挟着所有铁柱腾空而起。二人御风而行,转眼便来到阵眼所在的海域上空。
海面波澜不惊,但下方百丈深处,便是那座令人棘手的火行阵眼。
何太叔凝神静气,手指掐诀,第一根铁柱便如利箭般射入海中。铁柱入水的瞬间,表面浮现出避水符文,将周围海水尽数排开。
一根、两根、三根......铁柱依次衔接,在何太叔精准的控制下,沿着海底山势蜿蜒而下。当最后一根铁柱的顶端终于露出海面时,整条避火通道已如一条黑龙般贯穿海底。
成了!何太叔轻喝一声,双手结印,施展控水诀。只见通道内的海水开始剧烈翻涌,竟如活物般逆流而出。
经过一日一夜的持续施法,通道内的海水终于被彻底排空,露出底部那座刻满古老符文的阵眼。
堵明堂见状大喜,当即掐动法诀,指尖迸发出一簇赤红火苗。这火苗初时只有豆粒大小,但在接触到阵眼的瞬间,竟如燎原之势骤然暴涨,化作一团熊熊燃烧的赤焰。
阵眼上的符文随之次第亮起,绽放出耀眼的红光。
接下来,就是静待阵法开启了。何太叔长舒一口气,驾驭飞舟悬停在通道上方。
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地盘膝而坐。虽然需要在此守候月余,但对筑基修士而言,这点时间不过弹指一挥间。飞舟上茶香袅袅,海风轻拂,倒成了修炼悟道的绝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