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曾经拥有一双独特的眼睛,这双眼睛不仅能够看见物质世界的多彩与绚烂,更能够洞穿其深层的奥秘与规律。这双眼睛,是人类用心识体察宇宙的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潜力。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与物质文明的膨胀,我们似乎渐渐被外在的黑暗堕力所迷惑,逐渐失去了这份与宇宙共鸣的能力。
黑暗堕力,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它可能是现代社会中的噪音与纷扰,可能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也可能是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过度依赖与执着。这些力量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我们的心识,让我们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忘记了真正的自我与宇宙的连结。
然而,就在我们被黑暗堕力所笼罩之时,我们仍然拥有重拾这份能力的希望。因为这份能力,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只要我们愿意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宇宙的脉动,我们就能够重新找回这份与宇宙共鸣的能力。
当我们开始用自己的心识去体察宇宙,我们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再是冷冰冰的物质堆砌,而是一个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有机整体。我们会感受到物质背后的能量流动,会看到每一个物质都在不断地与宇宙进行着能量交换。当我们用自己的心识去操控这些能量时,我们会发现物质不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我们可以与之共舞、共生的伙伴。
想象一下,当我们用自己的心识去操控能量时,我们可以将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一件艺术品,将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一座生机勃勃的花园。我们可以让水流随着我们的心意而舞动,让火焰随着我们的呼吸而燃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再是被动的观察者,而是创造者。
2
生命并非仅仅是肉体的存在,更是灵魂与心识的交织。我们的肉体,作为生命的载体,其原始设计寿命远超我们现在。为何绝大多数人都未能达到这一极限?这其中的奥秘,或许就隐藏在我们的心识之中。
人体,这个自然界的杰作,其最初的设计寿命年限是惊人的——一万岁左右。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极少有人能够真正活到这一年限。原因何在?这并非是因为我们的肉体本身存在缺陷,而是因为我们的心识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失去了对机体的操控。
心识,作为生命的灵魂,是连接我们与宇宙的核心纽带。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量,一种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心识常常被物欲所蒙蔽,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从而失去了对机体的正确引导。这使得我们的机体在运作过程中,受到了一些黑暗堕力的干扰,仿佛被加上了封印,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潜能。
要打破这个封印,我们需要回归内心,唤醒我们的心识。只有当我们用心识去感知世界,去操控机体时,才能真正释放出生命的潜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追求长生不老,因为任何物质都有从生到灭的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修炼心识,让机体达到其应有的寿命,然后再以新的形态继续我们在物质界的生活。
当我们达到这一境界时,我们会发现生命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不再需要依赖物性的食物来维持生命,而是可以通过吸收宇宙中的能量来让机体存活。我们的呼吸也将不再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聚能来让机体保持活力。甚至,我们也不再需要水分,因为我们的机体可以自行转化外在物质的水份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为什么现代人类却用物欲来填满自己呢?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物质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我们却忽视了内心的需求。我们追求名利、追求物质享受,却忘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这导致我们的心识被物欲所蒙蔽,失去了对机体的正确引导。
在群灵魂的文明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更深的启示。在那里,灵魂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生命的主旋律。每个灵魂都在通过共享与传承知识、经验与智慧来不断提升自己。在这样的文明中,物质不再是生命的重心,而是服务于灵魂的工具。
3
我们所知所识如同沧海一粟,而真正的智慧与知识却往往深藏不露,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我们常常陷入对物质世界的执着,认为一切真理皆源于物质,却忽略了内心深处那份本源的灵性。
宇宙间的信息并非短暂存在,它们如同星辰般永恒,始终在那里,等待我们去探寻。而我们的灵性,便是那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它不是我们物性机体的双眼所能触及的,而是深藏在大脑深处,那被称为“第三只眼”的灵性之眼。
当我们用灵性之眼去观察世界时,我们会发现,一切知识都如同镜面般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一目了然”的感觉,并不是简单的视觉体验,而是一种深刻的洞察与理解。我们不再需要借助外界的书籍、资料或他人的讲解,而是直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知识的存在。
然而,拥有这些知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宇宙中肆意妄为。真正的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而是内心的自由,是对自己行为的掌控与选择。当我们用心识去运用这些知识时,我们便能获得这种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改变周围的一切,因为心识和能量一样,既有作用也有反作用。我们需要明白,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动都会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
当我们谈论到天书时,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神秘莫测的想象中。从物性的角度看,天书确实是无字的,因为它并非用物质世界的语言所写就。然而,从心识的角度看,天书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我们需要什么知识,它便会呈现什么内容。可惜的是,由于我们的“第三只眼”被深藏,心识被物性所压制,我们往往无法真正看到天书的内容。
那么,知识究竟是如何成为力量的呢?这种力量并非简单的物质力量,而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己,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冷静与智慧,并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要唤醒内心的灵性之眼,就要放下对物质世界的执着。要学会静心、冥想,让自己的心灵回归宁静与平和。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我们便能逐渐感受到内心深处的那份灵性之光。它如同指南针一般,引领我们走向真理的殿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保持开放与谦虚的心态。因为即使我们拥有了灵性之眼与内心的智慧,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当我们开放自己的灵性并用心识去体察世界时,我们便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与力量。这种力量并非外在的强加与束缚,而是内心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