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的狂欢余温尚未散尽,市政厅广场上散落的紫金色纸屑还在晨光中闪烁,NbA的版图却已被一片突如其来的阴霾笼罩。1998年6月30日,随着旧劳资协议正式到期,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却未能传来劳资双方握手言和的消息——资方与球员工会的谈判彻底破裂,一场持续长达203天的漫长停摆,正以无可阻挡的姿态,席卷这座刚刚因湖人和公牛连续两年总决赛巅峰对决而火爆全球的篮球联盟。
科比刚把FmVp奖杯小心翼翼地放进奖杯柜,手机里就传来了经纪人的紧急消息。他坐在洛杉矶豪宅的露台前,指尖划过奖杯底座上的刻字,耳边还回荡着三天前球迷的欢呼,眼前却跳出了“联盟停摆,所有训练设施关闭”的冰冷文字。19岁的他正处于生涯上升期,原本计划在休赛期邀请私人教练强化背身单打和防守脚步,如今却只能被迫将训练场地转移到自家后院的私人球场。“这简直是开玩笑。”科比咬了咬嘴唇,拨通了奥尼尔的电话,听筒里传来鲨鱼标志性的粗犷嗓音,却少了几分狂欢时的洒脱:“该死的老板们,刚赚得盆满钵满,就想掐断我们的饭碗?”
奥尼尔的愤怒并非无的放矢。随着湖人和公牛连续两年在总决赛上演“王朝对决”,科比与乔丹的“新老交替”、oK组合与铁三角的巅峰碰撞,让NbA的全球关注度飙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转播合同金额翻倍,球衣销量突破纪录,斯台普斯中心和联合中心的门票场场售罄,甚至连海外市场的收视率都暴涨三倍。球员们的薪资水涨船高本是市场规律——乔丹1997-98赛季3300万美元的年薪堪称天价,科比凭借两连冠和FmVp身价倍增,角色球员的底薪标准也随之攀升。但在老板们眼中,球员薪资的快速增长正在挤压他们的利润空间,尤其是中小市场球队老板,纷纷抱怨“高薪球员让球队入不敷出”,执意要求引入“硬工资帽”,限制球员总收入占联盟营收的比例。
“他们忘了是谁让NbA变得这么值钱!”球员工会主席帕特里克·尤因在纽约召开紧急发布会,语气激昂。这位尼克斯巨星的身后,站着一群神情严肃的球员代表——乔丹戴着墨镜,面无表情地靠在墙边,尽管他已是联盟薪资最高的球员,却坚定地站在球员阵营:“如果老板们觉得支付薪水是负担,大可以把球队卖掉,有的是人愿意接手。”科比和奥尼尔也受邀加入球员谈判团,第一次走进劳资谈判会议室的科比,看着对面西装革履、神情冷漠的老板们,真切感受到了“商业联盟”的残酷本质。资方代表抛出的“硬工资帽”提案,意味着像他这样的年轻球星未来的薪资增长将被严格限制,而奥尼尔这样的顶级内线,也可能无法获得与统治力匹配的合同。
停摆的影响迅速蔓延。原本计划开启的夏季联赛被取消,各队训练馆大门紧闭,球员们只能自掏腰包寻找训练场地和陪练。科比每天清晨五点就钻进私人球场,从投篮到力量训练,强度丝毫未减,他甚至邀请了前NbA球员作为陪练,模拟比赛中的防守强度。“停摆只会让我变得更强。”科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远处的洛杉矶天际线,眼神依旧坚定。而奥尼尔则选择回到佛罗里达的家乡,一边控制体重,一边通过野球局保持状态,偶尔会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训练视频,配文“等不及要回到赛场,让老板们看看他们错过的是什么”。
联盟的火爆与停摆的冷清形成诡异的对比。海外球迷寄来的信件堆满了球员们的邮箱,询问新赛季何时开启;赞助商们焦急地催促联盟尽快解决纠纷,担心巨额广告投入打水漂;斯台普斯中心外,仍有球迷举着“湖人三连冠”的标语牌,却不知道下一场比赛何时才能上演。菲尔·杰克逊依旧保持着从容,他在蒙大拿的农场里钓鱼、读书,偶尔会给球员们发去短信,提醒他们保持心态:“篮球总会回来的,重要的是别让停摆摧毁你们的斗志。”
谈判桌上的拉锯战愈演愈烈。资方态度强硬,以“关闭联盟”相威胁;球员工会则寸步不让,组织球员进行抗议活动,甚至考虑起诉联盟。奥尼尔经纪人在一次谈判间隙,私下找到了湖人老板杰里·巴斯:“杰里,你看着科比和沙克,他们能为你带来多少荣誉和财富?现在却要压低他们的工资,这合理吗?”巴斯面露难色,作为大市场球队老板,他并非不愿支付高薪,但在中小市场老板的联合施压下,也只能选择站在资方阵营。
科比和奥尼尔的关系,在这场停摆中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只是赛场上的搭档,更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两人经常一起参加球员集会,奥尼尔会拍着科比的肩膀说:“老弟,以后你的合同,我帮你盯着!”科比则会认真地回应:“我们得一起争取应有的权益,为了自己,也为了后辈球员。”哈达威则发挥着他的沟通天赋,在球员和经纪人之间牵线搭桥,试图寻找谈判的突破口。
时间一天天过去,深秋的凉意笼罩了北美大陆,1998-99赛季的开幕日期被一次次推迟。球迷们的耐心逐渐耗尽,有人在联盟总部外举着“我们要篮球”的标语抗议,有人则开始转向其他体育赛事。老板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依赖门票收入的中小市场球队,已经出现了亏损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