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尘的身体在竹翁的精心调理和自身“内炼”之法的运转下,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虽然距离全盛时期尚远,但已能自如行动,体内那些狂暴的炎煞之力大部分已被转化吸收,反而让他新生的力量中带上了一丝灼热的特性,变得更加凝练。
这一日,众人难得地聚集在庇护所稍显宽敞的主厅内。气氛依旧凝重,但比起之前的绝望,多了几分商讨未来的迫切。林尘清醒后,苏晓已经将当前面临的严峻局势和几个方向的选择向他详细说明。
“……情况大致如此。”苏晓结束了她冷静而客观的陈述,“向北卷入战争,向东闯入绝地,都不是轻松的选择。我们需要任何可能增强我们自身,或打破僵局的机会。”
一直静坐旁听的竹翁,此时缓缓睁开微闭的双目,目光落在了始终被林尘带在身边的、那柄以粗布包裹的“无名”断剑上。
“林尘小友,”竹翁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墨渊道友因这柄断剑而遭劫,你亦因此剑而背负血海深仇与莫测前路。此剑关乎上古凤翔王朝之秘,或许,也关乎我们能否在眼下这盘死局中,找到一线生机。”
众人的目光随之聚焦于那柄断剑。它依旧沉默,残破的剑身掩盖了昔日可能拥有的辉煌,只余下岁月的沧桑与沉重的因果。
竹翁继续道:“墨渊道友的心炼术,侧重于心性感悟与材质本身的灵性沟通,乃是由内而外之法。而奥莱西亚之道,精于解析物质、量化能量,乃是由外而内之术。二者路径迥异,或可互补。”他转向伊莎贝尔,“伊莎贝尔小姐,贵邦的观测技术,能否尝试解析这柄断剑的材质构成、内部能量残留,乃至……其断裂处残留的信息?”
伊莎贝尔蔚蓝的眼眸中瞬间迸发出强烈的兴趣,那是属于学者探索未知的光芒。她几乎没有犹豫:“理论上可行。我们拥有非接触式高维灵能共振扫描、微观结构重构以及能量轨迹回溯等技术。这柄断剑显然非同寻常,对其进行深度分析,本身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或许也能验证我之前的一些猜想。”她指的是与林尘关于“心境”与“灵韵”的讨论。
林尘抚摸着粗糙的布包,感受着指尖传来的、断剑那若有若无的冰凉与悸动。师父墨渊穷尽心血也未能完全修复它,如今,要借助异邦的技术来窥探它的秘密吗?
“林尘,”苏晓看出他的犹豫,低声道,“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乃至运用它。竹翁前辈所言有理,多一种视角,多一分可能。”
巴图尔也瓮声瓮气地附和:“是啊林尘兄弟,这玩意儿要是能修好,肯定是个宝贝!让这奥莱西亚女人看看,说不定有啥法子!”
墨羽则更关注技术层面:“伊莎贝尔小姐,扫描过程是否会对断剑本身,或者对林尘造成影响?需要何种环境配合?”
伊莎贝尔肯定地回答:“初级扫描是无损的。但如果要进行更深度的能量场激发或微观介入,则需要评估风险。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干扰较低的环境,最好能有独立的能量供应,以支持扫描设备的全功率运行。”
最终,林尘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那就有劳伊莎贝尔小姐了。”他小心地解开了包裹的粗布,将那柄锈迹斑斑、断口参差的“无名”断剑,轻轻放在了众人中间的石台上。
断剑暴露在空气中,似乎连庇护所内昏黄的光线都微微扭曲了一下,一种难以言喻的古朴、苍凉气息弥漫开来。
伊莎贝尔立刻行动起来。她从随身的装备箱中取出数个纽扣大小的银色金属片,按照特定规律布置在石台周围,形成一个简易的扫描矩阵。接着,她拿出了那个轻薄的数据板,手指飞快滑动,调出复杂的操作界面。
“扫描开始。启动高维灵能共振……”她低声念着指令,银色金属片同时亮起微光,一道无形的、温和的能量场笼罩了断剑。
数据板上开始瀑布般刷过海量的数据流和快速构建的三维模型。众人的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紧张地看着伊莎贝尔和她手中的数据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伊莎贝尔的眉头逐渐蹙紧,脸上露出了惊讶乃至困惑的神情。
“不可思议……”她喃喃自语,“其材质构成……无法完全匹配已知的任何一种灵韵金或其合金。内部存在多重、极其复杂的能量烙印层叠,年代跨度极大,最早的能量残留……其时间坐标远超凤翔王朝的历史记载,几乎触及我们所能追溯的极限!”
她放大了一个能量结构图谱,指着其中一些扭曲、断裂的线条:“看这里,断裂处不仅仅是物理结构的破坏,更伴随着一种……近乎‘法则’层面的创伤残留。这种创伤形式,在我们的数据库中没有记录,它似乎直接破坏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某种底层关联。”
墨羽凑近观看,机关义眼快速聚焦:“这种结构……有点像上古机关核心里记载的‘道纹’碎片,但更加原始和复杂。师父……墨渊先生也曾推测,修复此剑的关键,并非简单的重铸,而是弥合这种更深层次的‘伤痕’。”
伊莎贝尔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问题是,如何弥合?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可以尝试用高纯度能量进行‘焊接’,但成功率极低,且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能量崩溃。或者……需要某种特定的‘介质’,能够与这种创伤层面的力量产生共鸣。”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林尘:“林尘先生,你持有它时,是否有过特殊的感觉?尤其是在你进入‘明镜止水’心境时?”
林尘凝神回忆,缓缓道:“握住它时,有时会感觉心神特别宁静,有时又会感到莫名的悲怆。在鬼哭壑和矿洞绝境时,它似乎……曾微微发热,传递过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
“情绪反馈?能量共鸣?”伊莎贝尔快速记录着,“这再次指向了心智与器物之间可能存在超出现有物理模型的互动。或许,修复它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技术和材料,还在于……‘人’。”
她调出了另一组数据,是之前扫描林尘时记录的、他引动灵韵金共振的能量波形图。“看,林尘先生你引发的共振波形,与这断剑内部某些沉睡的能量烙印,存在微弱但可辨识的相似性。虽然性质不同,一个偏向于广域的环境共鸣,一个则是高度内敛的古老烙印,但在某些数学结构上,存在‘同构’现象。”
竹翁抚须沉吟:“同构……意味着林尘小友的力量本质,或许与铸造此剑,或与此剑所承载的某种力量源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心炼术,明镜止水……难道墨渊道友选择林尘,并非偶然?”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都心头一震。
伊莎贝尔结束了初步扫描,收起设备,神情严肃地看着林尘:“林尘先生,根据现有数据,我可以得出结论:第一,此剑的来历和受损原因,远超我们之前的想象,可能涉及上古乃至更久远的秘密。第二,常规的物理修复手段几乎不可能成功。第三,修复的关键,可能在于找到能够弥合那种‘法则层面创伤’的特殊方法或介质,而你的‘心境’和独特体质,或许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甚至可能是……唯一的钥匙。”
她顿了顿,补充道:“但我必须强调,这只是基于有限数据的推测。要获得更确切的信息,可能需要更深入的、具有一定风险的分析,或者……找到更多的相关遗迹或记载进行比对。”
石室内陷入沉默。分析带来了新的信息,却也带来了更深的迷雾。断剑“无名”的秘密,似乎与林尘的身世、与上古的谜团、甚至与某种超越当前认知的力量层次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