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地运转预判疾病和瘟疫,有单独的学问《五运六气》,属于中医打的范畴,不是用八字看病。
《五运六气》是中医的学问,根据天干地支推断气候的变化,人生在不同的年份和月份,受的宇宙之气不一样;中医问出生在哪,是判断不同省份的气候特点和营养情况,先天之气会有差别;可不是根据算命诊断病情。
没研究过就没有发言权,不要被网上拍的段子给骗了。曾经,我研究过《五运六气》,至少笔者本人没有中医基础,根本无法深入研究,略懂皮毛,毫无用处。
本文只是将古书中的内容分享,具体内容,自行判断。
“万丈高楼平地起,干支阴阳筑根基;生老病死五行中,刑冲克害喜不喜。” 要学好八字断健康与疾病,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熟记并理解五行、干支、八卦与身体各部位的对应关系 —— 这就像医生摸清人体经络一样,只有先知道 “某五行对应某器官”“某干支代表某部位”,才能后续通过八字中五行干支的状态(旺衰、刑冲克害等),推断对应身体部位的健康情况。
比如五行中的 “火” 对应眼睛,若八字中火太旺、太弱,或遭遇刑冲克害,眼睛就容易出现问题;其他五行也是这个逻辑。下面我们就逐一拆解具体的对应法则,这些内容需要牢记于心:
一、五行与身体的核心对应
五行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直接关联,这是八字断健康的核心依据:
· 金对应五脏中的肺、六腑中的大肠;
· 木对应五脏中的肝、六腑中的胆;
· 水对应五脏中的肾、六腑中的膀胱;
· 火对应五脏中的心、六腑中的小肠;
· 土对应五脏中的脾、六腑中的胃。
二、天干与身体部位的细致关联
天干十个,各有其对应的身体部位,有句口诀可辅助记忆:“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乡。头乙顶丙肩求,丁心戊肋己属腹;庚是脐轮辛属股,壬胫癸足一身由。”
具体拆解来看:
· 甲对应胆、头部、神经;
· 乙对应肝、颈部、肩部;
· 丙对应小肠、肩部、额头;
· 丁对应心脏、舌头、牙齿、血液;
· 戊对应胃、肋骨;
· 己对应脾、腹部;
· 庚对应大肠、肚脐;
· 辛对应肺、胸部、大腿;
· 对应膀胱、小腿;
· 癸对应肾脏、足部;同时,
· 三焦寄于壬,心包络归入癸。
三、地支与身体部位的对应法则
地支十二个,对应身体部位同样有口诀:“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辰土为皮肩胸类,巳面咽齿下尻肛;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隔脊梁。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戌土命门腿踝足,亥水为头及肾囊;午头巳未两肩均,左右二膊是辰申;卯酉双肋寅戌腿,丑亥属脚子为阴。”
逐一对应如下:
· 子对应膀胱、泌尿系统、耳朵;
· 丑对应腹部、脾脏、肌肉、四肢;
· 寅对应胆、头发、血脉、双手;
· 卯对应肝脏、十指、颜面神经、筋脉;
· 辰对应皮肤、肩部、胸部、脊髓、消化系统;
· 巳对应面部、牙齿、咽喉、心脏、三焦;
· 午对应眼睛、精神状态、头部、肩部;
· 未对应胃、腹部、嘴唇、牙齿、消化系统;
· 申对应大肠、肺部、经络、筋骨、呼吸系统;
· 酉对应肺、鼻子、皮毛、精血、小肠;
· 戌对应命门、腿部、脚踝、足部;
· 亥对应肾脏、头部、阴囊、精髓、排泄系统;
此外,左右两臂对应辰与申,双肋对应卯与酉,腿部对应寅与戌,脚部对应丑与亥。
四、八卦与身体部位的对应参考
除了五行干支,八卦也可辅助推断身体问题,口诀为:“乾首坤腹坎耳俦,震足巽股艮手留;兑口离目分八卦,凡看疾病此推求。”
即:乾卦对应头部,坤卦对应腹部,坎卦对应耳朵,震卦对应足部,巽卦对应大腿,艮卦对应手部,兑卦对应口舌,离卦对应眼睛。
再解《素问》:五行相克≠必然生病
上一篇我们提到《素问》中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 的说法,现在结合五行对应关系,就能明白其基础逻辑:
· 肝属木,庚辛对应金,金克木,所以说 “肝见庚辛死”;
· 心属火,壬癸对应水,水克火,所以说 “心见壬癸死”;
· 脾属土,甲乙对应木,木克土,所以说 “脾见甲乙死”;
· 肺属金,丙丁对应火,火克金,所以说 “肺见丙丁死”;
· 肾属水,戊己对应土,土克水(原文 “土克金” 为笔误,应为 “土克水”),所以说 “肾见戊己死”。
但这里有个关键疑问:难道五行受克就一定会出问题吗?比如八字中庚(金)克甲(木),甲对应头部、胆,难道这些部位就必然会生病?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究竟该如何结合八字整体分析 “受克是否致病”?我们将在下一篇详细拆解,揭开其中的关键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