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祠堂有张黑白全家福,是太爷爷那辈拍的。
每年祭祖时,族老都会指着照片最后排一个模糊的人影说:
“这是你们太叔公,拍完照第三天就掉冰窟窿里没了。”
可今年扫墓时,三叔家刚上小学的丫头突然指着照片说:
“那个叔叔刚才对我眨眼睛了。”
大人们笑着没当回事,直到晚上发现——
家族群里不知谁发了张照片,还是那张全家福,
只是最后排那个模糊的人影,不知何时站到了小丫头身后。
---
好,咱这第七个故事,不说那山野孤魂,说说自家祠堂里的事儿,有时候,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也透着股说不清的邪性。
这事儿就出在去年清明扫墓的时候。
我们家族有个老祠堂,不大,但香火一直没断。祠堂正堂的北墙上,挂着一张用玻璃框精心裱起来的黑白全家福。那照片年头可久了,是我太爷爷那辈儿拍的,据说是请了城里照相馆的师傅来,一大家子几十口人,按辈分站得整整齐齐。照片已经泛黄,有些人的面容也模糊了,但每年清明、过年祭祖,族里的老人都会带着小辈们在这照片前磕头,认认祖宗。
照片里的人物,族老们都能挨个叫出名字来。每年,负责主祭的二爷爷,总会用他那干枯的手指,指向照片最后排靠边的位置。那里站着个年轻人,模样比其他人都要模糊些,像是拍照时轻微动了那么一下,只能看清个轮廓,穿着对襟的短褂,表情看不太真切。
二爷爷每次都会用一种带着唏嘘的语气说:“瞧见没?这个,是你们太叔公,我都没见过,是太爷爷的亲弟弟。命苦啊……这照片拍完刚第三天,他跟人去冰上凿鱼,掉冰窟窿里,没捞上来……唉,连张清楚的照片都没留下,就剩下这么个影儿。”
小辈们听了,也就哦一声,心里多少有点发毛,但年年如此,也就习惯了。
去年清明,照例全族去祠堂祭拜。仪式结束后,大人们在一旁说话,三叔家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丫头妞妞,闲不住,就踮着脚尖凑到那张全家福前看稀奇。她小脑袋歪着,看得挺认真。
看着看着,她突然“咦”了一声,伸出小手指着照片最后排那个模糊的人影,回头对三婶说:“妈妈,妈妈,你看那个叔叔,他刚才对我眨眼睛了!”
小孩子话,童言无忌。三婶当时正跟人唠嗑,也没在意,随口敷衍了一句:“别瞎说,那是老相片,怎么会眨眼睛。”
其他大人听了,也都笑了笑,没当回事。照片里的人怎么会眨眼睛?肯定是孩子看花了眼,或者光影晃动造成的错觉。祭祖是庄重事儿,没人愿意往邪乎处想。
忙活一天,晚上各家回了城里的楼房。家族微信群里挺热闹,互相发着白天拍的照片。忽然,不知道是谁,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
那张照片,拍的正是祠堂里那张黑白全家福!
可能是谁白天随手拍下来想给没回来的亲戚看的。一开始没人留意,直到有个眼尖的堂姐发了句:“你们看这张照片,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这话一出,群里瞬间安静了几秒,然后所有人都去放大那张图片看。
这一看,所有人的后脊梁都蹿起一股凉气!
照片还是那张老照片,太爷爷、太奶奶,前排的,后排的,面孔模糊的,清晰的,都还在原来的位置上。
唯独最后排那个本来站着太叔公模糊人影的地方——
空了!
而就在照片的角落里,在白天嚷嚷着“叔叔眨眼睛”的妞妞的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影!正是那个穿着对襟短褂、面容模糊的“太叔公”!他就像一个透明的影子,悄无声息地站在了妞妞背后,那模糊的面部,似乎正对着镜头外的所有人。
群里顿时就炸锅了。三叔三婶吓得脸都白了,立刻打电话回去问。发照片的人自己也懵了,说他就是白天随手一拍,当时根本没仔细看,也不知道这照片怎么会变成这样。
后来,二爷爷带着几个老辈人,连夜去了祠堂,给太叔公烧了厚厚的纸钱,念叨了许多安抚的话。那张诡异的电子照片也被迅速删除了。
但这事儿,在家族里留下了阴影。现在每次去祠堂,大人们都有意无意地不让小孩子们在那张全家福前停留太久。而那张老照片,在有些人眼里,似乎显得比以前更旧、更沉了。
各位掌柜的,故事听完给个五星好评,叩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