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港岛,夏日的阳光火辣辣的照在大地上。一辆黑色的“启明牌”轿车平稳地停在“启明汽车制造厂”厂门口,车门打开,尤启明率先下车——这位前世身处地球位面21世纪40年代、在材料学与航空器领域享誉全球的科学家,即便穿越到蓝星位面的60年代,眼底依旧藏着超越时代的专业锐利。身后一身合体中山装的尤继武,以及身姿挺拔的绿峰,而绿与即将碰面的张晓明、陆风、蓝海一样,都是“启明集团”顶尖的AI仿真型机器人高管。
“老爸,张晓明他们应该在车间里调试最后一批部件了。”尤启明侧身引路,目光扫过厂区内整齐的厂房,视线落在机器人生产线所在的空置车间时,不自觉带出材料学专家的严谨,“昨天陆风曾向我提过机械臂的合金关节需要再校准,正好今天咱们一起看看。”
尤继武笑着点头,指尖因期待微微发痒——自打系统通过脑机接口将海量的工业知识输入他的脑海,他的专业能力与张晓明、绿峰这群AI高管已无差别。现在与他们探讨生产线优化方案时,再也不会像一个门外汉一样,只能站在一旁傻看。
绿峰跟在两人身后,语调平稳如常,“老板,方才张晓明发消息说,蓝海已经把能源供应系统的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就等您二位来后启动联动测试。”
推开车间大门,机械运转的低鸣中立刻传来熟悉的声音。“老板,尤主任!”张晓明拿着平板电脑快步迎了上来,这位AI高管的程序里,自带精准的工程逻辑,却在看到两人时多了几分熟稔的温度,“陆风在那边核对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按照您之前提出的航空器部件精度标准在调整,说是要确保误差控制在0.02毫米以内。”
尤启明接过平板电脑,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生产线图纸,目光落在机械臂关节处:“这个合金材料的硬度还能再优化,我之前在航空器领域做过类似实验,添加3%的铬元素能提高20%的抗磨损性,回头让实验室那边准备样品。”话语间,地球位面21世纪材料学的专业储备自然流露,张晓明立刻点头记下——他早已习惯尤启明这种超越时代的专业,他的建议,每次落实后都能给工程带来显着的提升。
此时的陆风和蓝海也走了过来,两人与尤继武相见一笑,熟稔的像共事多年的老搭档。
陆风看向尤启明,“老板,昨天您说的传送带张力补偿方案我已经编入控制系统了。”蓝海调出屏幕上的参数界面,语气认真地说道:“不过刚才检测时发现,传送带接口处的螺栓受力有点不均匀,咱们一起看看?”
尤继武眼中闪过专业的光芒,他接过绿峰递来的检测仪器,快步走到传送带旁。他蹲下时,目光精准锁定接口处,动作熟练的与AI高管们别无二致:“是螺栓的受力面角度问题,把垫片换成楔形结构,再用扭矩扳手,按照50牛.米的标准紧固,就能解决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陆风立刻取来工具,与尤继武配合着调整——两人一个把控机械结构原理,一个精准操作仪器,动作间的默契度,丝毫不输他与张晓明多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