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返回时,王辉正在接待处的院里踱步。
尤启明一行下车时,王辉快步走上前,“张老先生,如果您方便的话,董省长有请,想与您商量明天的签约事宜。”
福伯笑着说道,“方便,方便!”说完便跟着王辉来到了董省长的房间,尤启明也一同跟随进来。
董作舟热情的与褔伯握手,“张老先生,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打搅您休息。我想就明天签约的事情,和老先生协商一下。”
吃过晚饭后,董作舟与一同前来的专家,研究了启明集团的技术资料。越研究心越惊,这款拖拉机的确是领先世界的产品,一旦推出将独霸拖拉机市场。因为这台拖拉机的发动机太先进了,油耗比那些大牌的拖拉机低了一半以上,输出功率却很大,颠覆了他们对传统拖拉机的认知。
在确认了上述之后,董作舟再也坐不住了。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自己的老战友——工业部分管汽车拖拉机行业的副部长马千里的电话,他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与老战友讲述了。
马千里一听他说这些指标,再三的向他确认了真实性。“老董,如果这些指标没有错误,那你捡到宝了。请你抓紧与他们签约,没准将来我能跟着你老小子沾光呢!怎么样,要不要我立刻赶过去协助你一块儿谈?”
董作舟一听就知道马千里也想插一杠子,马上警惕起来,“老马,不用了,等你小子赶来,黄花菜都凉了。”
匆匆挂了老战友的电话,董作舟合计起来,必须尽快签约,免得夜长梦多。所以才出现王辉两次敲尤启明的门。他心里非常清楚,尤启明才是这个项目的关键人物,自己必须牢牢的将他笼络住。
董作舟接着说道:“之前,王市长已与贵司就双方合作的事宜进行了全面的沟通,张老先生,您看还有什么未尽的事宜?”
福伯看了一眼尤启明,尤启明微微的不可察的点了一下头。“董省长,该谈的我们与王辉市长都敲定了。其实主要的就是两点,第一是分成比例,第二是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两个大的方面定下来,其他的支节问题都好商量。
董作舟高兴的说道:“既然贵司没有异议,那我们明天上午签约如何?”
福伯点了点头,“没问题!我方就此项目起草了一份合同……”福伯看了尤启明一眼,尤启明心领神会,立刻起身前去取合同。
其实合同就在尤启明空间里,他早就拟好了一份非常详尽的委托加工合同。
很快,尤启明拿着几份合同草案进来交给福伯。
福伯看了一眼合同,将其中的两份交给了董作舟。其实这是福伯第一次看到这份合同。
董作舟将合同交给了王辉。
王辉按照今天的谈判记录,认真的审阅起了合同条款。对照准确无误后,他向董作舟点点头。
当然,审查合同还需要专门的班子再详细的审查一遍才能正式签约。
接着,双方又就签约的时间进行了商定。最终商定明天中午11时在接待处大会议室,举行签约仪式。当然,签约的主体是胜利修造厂和港岛的“启明集团”。明天将由黄厂长和福伯两人签约。
商谈结束后,福伯先行告辞回房间休息,尤启明则被董作周留下。
晚饭后回到房间,董作舟认真回顾了尤启明与他谈的另外一件事,也就是高产水稻的事。如果这个高产水稻能在全国推广,将会是怎样一个局面。假设龙国有1\/3的土地种植这种高产水稻,那每年光增产的粮食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水稻品种如果牢牢的抓住,不是一两个拖拉机项目可比的。但就这样一个大项目,放在尤启明的眼中居然没当回事儿,难道是这小子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以这小子的精明程度,他不会不知道这个高产水稻品种的重要性。那么,答案只有一个,这小子手里的牌太多了,根本就打不过来。
想到此,董作舟惊出了一身冷汗,尤启明就是上天给他送来的最大的助力,他居然在刚开始时还对小尤产生了一丝不快。是不是自己的路走的太顺了,有些飘了?他必须正视起来,牢牢的将这个小家伙抓住。
董作舟笑着请尤启明坐下,他看了一眼王辉,“小王,你让厨房准备几个小凉菜,我和大侄子喝两杯。
尤启明连忙摆手,厨房的人早下班了,我房间里有吃的,请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