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的宁静,跟北极冰原的死寂完全是两回事。这里的雪山上还藏着点生机,不像北极,连风都带着“终结”的味儿。“微光”研究所就藏在这片宁静里,像颗埋在石缝里的种子,把根往深了扎,一点点吸着稀薄的养分,等着能冒头的那天。
研究所里头可没什么讲究。合金墙反射着惨白的灯光,空气循环系统嗡嗡响个不停,怎么实用怎么来。跟以前“焰色”那种满是艺术感的设计,还有“镜廊”那股子未来科技味儿比,这儿更像个战时堡垒——每一个角落,都只为“能用上”和“能活下去”服务。
沈清焰站在主控室,面前的大屏幕分了十几个窗口,能源监控、外围传感器、数据流分析,还有从全球各处扒来的异常事件报告,挤得满满当当。资源太紧了,顾北辰家族没被“深渊之眼”糟践完的力量本就不多,还得藏着掖着用;大部分设备是她从“焰色”没冻透的渠道里,拆了东墙补西墙,一点点拼起来的。
更难的是技术断层。阿杰不在了,那个能把一堆乱码玩出花的技术核心没了,好多深层的数据分析、系统维护,现在都卡着脖子——明明知道数据里藏着东西,可就是解不出来,急得人想砸键盘。
顾北辰站在她旁边,后背的伤看着长好了,可深可见骨的疤还在,一到阴雨天就隐隐作痛。他现在话少多了,像块被冰雪磨过的石头,锋芒都收了,只剩骨子里的韧劲儿。
“能源核心还是不稳,”顾北辰盯着屏幕上跳红的警报,眉头皱着,“没有阿杰那套能源管理算法,根本压不住波动。”
沈清焰没吭声,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划着,调出一个加密数据库。这里面是他们从北极带回来的“家底”——阿杰在捕鲸站最后关头传上来的干扰模型,还有从“密钥”那枚晶片里解析出的、关于“基石”能量结构的碎片。别看这些东西少,每一段都藏着关键信息,只是太零碎,像拼了一半的拼图。
他们开始试着把这些数据揉到一起。这活儿比想象中难多了——阿杰的数据全是天才的野路子,跳得厉害,还带着没验证完的实验痕迹;“密钥”留下的碎片更麻烦,是用意识感知写的,根本不是常规的技术语言,就像用甲骨文去解电脑代码。
有天半夜,沈清焰熬得眼睛都红了,无意间把阿杰模型里一个异常波动的参数,跟“密钥”碎片里描述“低语”背景扰动的意象凑到了一起。她本来没抱希望,可系统跑了大半夜后,居然筛出了一段藏得极深的加密数据——是林慕云的私人研究日志!
日志的时间戳早得很,比巴黎事件还早,甚至比他变成“夜莺”都早。那时候的林慕云,声音里还带着点研究者的纯粹,可仔细听,又藏着股让人发毛的狂热:
“‘低语’不是盯着某个人来的,分布像宇宙背景辐射,只是它不在物理层面,在意识里……”
“要是把它当‘噪音’,那有没有能跟它对着干的‘旋律’?一种能盖过它的有序波动?”
“单个人的意识太弱了,除非能找到个‘放大器’——能把意识放大,或者跟‘低语’的频率对上的东西……”
这段日志像道闪电,一下子劈开了沈清焰的思路。林慕云早期的研究方向,居然跟“密钥”说的真相、还有他们现在的困境,对上了!他说的“放大器”,会不会就是“基石”?而他要找的“旋律”……
“他想做对抗‘低语’的‘疫苗’?”沈清焰喃喃自语,后背一阵发凉,“或者说,想造一种人类自己的‘秩序低语’?”
她以前只觉得林慕云野心大,现在才发现,这人的脑子比想象中更深——他早就摸到了“低语”的本质,只是后来走偏了,把“放大器”当成了夺权的工具。要是当初他没被贪婪带歪,会不会是另一种结果?没人知道答案。
就在他们琢磨日志的时候,研究所里出了岔子。为了维持运转,他们不得不从外面招了几个技术人员和后勤,都是经过好几轮背景审查的。其中有个叫李琨的年轻工程师,平时不爱说话,闷头干活,技术倒是挺扎实,沈清焰还跟他讨论过两次数据解析的问题。
可几天前,顾北辰做例行网络安全扫描时,发现了个极其隐蔽的数据渗出标记。有少量非关键数据,在固定时间通过伪装成系统维护信标的协议,发到了境外一个匿名节点。流量小得几乎看不见,手法也专业,要不是顾北辰对这种隐秘通讯格外敏感,根本查不出来。
“里面有老鼠。”顾北辰把发现告诉沈清焰时,声音压得很低。
他们没声张,顾北辰悄悄调了监控权限,设了个陷阱——得搞清楚这人是谁,想干什么,背后是谁在指使。
这天下午,沈清焰正对着屏幕,想用林慕云的“背景辐射”理论,重新校准探测“低语”的传感器。李琨按日程来做设备维护,跟平时一样,话不多,手里的活儿没停。
他走后没几分钟,顾北辰调出监控画面,指着屏幕:“他动手了。”
画面里,李琨在维护时,手指飞快地在主控台一个备用接口上碰了一下——他插了个跟防尘塞长得一模一样的小东西,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几乎是同时,主控室的屏幕猛地闪了一下!处理“密钥”碎片和“基石”数据的核心服务器,警报声尖锐得刺耳!大量杂乱的数据包像洪水一样涌进来,撞得防火墙摇摇欲坠!
“怎么回事?!”沈清焰赶紧想切断数据流,可指令发出去,半天没响应——系统被卡了!
她瞬间反应过来:是李琨!他不是来偷数据的,是来毁系统的!他想引爆那些来自北极的不稳定数据,要么瘫痪“微光”,要么让数据风暴暴露他们的位置!
顾北辰像猎豹一样冲出去,直奔数据中心。沈清焰在主控台前,手指快得残影都出来了,额头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掉——阿杰不在了,没人能跟她搭把手,所有压力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北辰!他在格式化核心数据库!”沈清焰看着屏幕上跳出来的最高级警报,急得嗓子都哑了。
顾北辰冲进数据中心时,李琨已经察觉不对,正往紧急通道跑。两人在窄窄的通道里打了起来——李琨显然受过训练,可跟顾北辰比,差得太远。没几下,顾北辰就把他按在了墙上。
“谁派你来的?”顾北辰的声音冷得像冰。
李琨被按得脸发白,却突然咧嘴笑了,笑得又怕又疯:“‘深渊’……从来没真正灭过……你们藏不住的……”
顾北辰没再问,一拳把他打昏过去。
这边,沈清焰在顾北辰争取的时间里,终于找到了问题根源——一个伪装成系统日志的逻辑炸弹。她没工夫拆,只能赌一把:用林慕云日志里“背景辐射”的想法,再套上阿杰模型里一个没验证过的框架,临时搭了个“虚拟沙盒”,把失控的数据流全引了进去。
数据在沙盒里疯撞,像困在笼子里的野兽,最后耗光了能量,终于安静下来。
危机暂时过了,可核心数据库还是受了不可逆的损伤——关于“基石”能量结构的部分原始数据,永远找不回来了。
顾北辰把昏着的李琨拖进主控室,脸色凝重。
这场内部危机像个警钟,敲醒了他们:“深渊之眼”没彻底消失,只是躲到了更深的暗处。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微光”这簇刚燃起的火苗,接下来,只会有更多的麻烦找上门。
前路还是满是荆棘,可沈清焰看着屏幕上慢慢恢复稳定的数据流,又看了眼身边的顾北辰,握紧了拳头——就算难,也得走下去。阿杰和“密钥”用命换的机会,不能就这么没了。
只是,李琨背后真的是“深渊之眼”的残余吗?还是有别的势力在盯着他们?系统受损后,那些没解析完的数据该怎么办?林慕云日志里的“旋律”,会不会真的是对抗“低语”的关键?这些问题,还等着他们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