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规则的具体细则不说人人清楚,但违反规则的下场却是历历在目——并非谁都有刘若月的身手,哪怕是发出提醒的喻千惠自己都没有这个信心。
“总之,我们先简单商量一下对策。”喻千惠看了一眼自从轰完炮就一直守在打开的项目大门前的面具人,“我担心一进去,项目就开始了,规则四中写着跳楼机一旦启动将不会停止。”
“也不知道是只有这个项目有规则,还是别的都有……”简怀玉叹了一口气。
“当然是每个项目都有啦~嘻嘻~”直播间中的面具人意料之中地插了嘴,“我们可是相当守规矩的正派游乐园。”
“别听他胡诌。”喻千惠头也不回地道,“这规则明显是针对人质救援设置,充其量是七个项目每个一组规则,游乐园中原有的设施那么多,谁会在没有人注意的地方花心思。”
紧接着,喻千惠又率先提出了自己关于规则的看法:
“规则三,一共有12个人质在白鲸屋,也就是跳楼机的底部,每次落回白鲸屋,将增加1—3个人质到座位上,‘增加’的形式不定,所以在座椅上需要有人接应,这个人数至少是‘1’,因为只有‘救生圈上拥有任意1名乘客时’,项目机器启动才会启动。”
喻千惠抬头看了一眼跳楼机本体,又看了一眼刘若月,“而现在跳楼机的座椅悬在半空中,设备未启动时禁止攀爬,如果面具人不主动下降座椅,我们可能得采取一些其他手段。”
刘若月会意,“我可以。在柳仙上身的情况下,我可以在不接触其他部分的情况下直接登上座椅。”
又是羡慕战斗组的一天,喻千惠默默咽下了摆脱不了辅助定位的非战斗组人员的心酸眼泪,然后继续分享自己的思路。
“虽然最低1人就可以启动项目,但是我们不能只有一人在座椅上,12个空位,如果上来3个孩子,1个人根本顾不过来。”
“但这个人数也不能太多,每次坠底都会增加随机人数,如果按最高值计算,每次3人,那么几分钟后座椅上就会满是小孩,而我们如果不能及时将座椅上的小孩送出去,就会遇到大麻烦。毕竟谁也不想知道没有座位的人会遭遇什么下场。”
喻千惠的言外之意大家都很明白,12个座位就意味着12套安全措施,而在跳楼机这种危险刺激的12禁游乐措施中,失去安全措施就意味着失去生命。
关于这一点,选手们商量敲定下来的人数是6人,6个选手间隔座位,确保人质无论从哪个方位,以什么方式上座位,都至少有两个人可以及时将他固定在座位上,捆好安全带,防止因为某个人的疏忽而导致人质的安全受到威胁。
而留下6个空座位,也能防止因为座位太少,来不及将人质及时送出——哪怕两轮都是满人数,6个座位也足以应付,而即将上跳楼机的选手也有信心在两轮之内至少安全送出1—3名人质,哪怕第一轮来不及,在观摩了一轮之后,第二轮也绝对能够做到。
最后上跳楼机的6人是刘若月,翟元,仡轲碧树,林霖,王谢和卸下电锯的张之闻,因为服装的原因,其他人想要挤上安全座椅且在上面保持行动自如略微有些困难,所以选择了在下面接应,不过接应的活也并不轻松,毕竟最终人质能否安全地“脚踏实地”,对双方的配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