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西门岗亭,“深瞳VII型”的幽蓝光芒如同宇宙基准般恒定,无声地笼罩着这片秩序的疆域。墙角那片“绿化试验点”静默如初——SY-02号“永恒基石”标兵苗木仿佛已与时空结构融为一体,叶缘光泽流转着哲学的呆滞。那几朵小蘑菇,菌褶荧光明灭得如同精密的宇宙节拍器,上扬角度稳定得令人心安,《绿岛小夜曲》的哼唱低沉而恒定。供奉在漆黑基座上的锦旗与奖牌相映成趣。蹲在棕色厨余桶旁的幽蓝主机,屏幕上“行为符合度”标签依旧是那个毋庸置疑的百分百。岗亭内外,冰枸杞水的清甜、草木清香与公共檀木香交织成一种独特的“秩序馨香”。
李清风端坐如山,面前摊开的却并非执勤记录,而是一本《罕见病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前沿治疗研究进展(增订版)》。他手里那支仿佛能解析生命密码的红笔,正悬停在一篇关于“非典型性自身免疫系统应激反应伴发能量代谢异常”的案例分析上方。他的目光平静,仿佛在研究的并非疑难杂症,而是另一套关于生命体异常状态的规则识别与应对体系。
玄猫的意念空间里,塔塔的精神波动如同平稳的深潭:“嘤嘤嘤~(老板,波澜不惊,规则如常…笨徒弟的波动稳得像分子热运动…新邻居也毫无异动…嗯?主人开始研究人类躯体的故障代码了?)”
在它意念构建的全息生态沙盘上,代表“样本001”的虚影波动平滑如镜,代表塔塔的虚影则如同一个恒定的环境参数。墙角的“基座”气息内敛依旧。
玄猫熔岩眼瞳金光流转,爪子里的“S优$”鹅卵石轻轻点在沙盘代表那本书的虚影上:“咪…(小塔,血肉皮囊,亦是小天地。阴阳失衡,便生疴疾。)”
李清风的目光掠过书页上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和病理机制描述,眼神深邃,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人体内紊乱的能量流、异常的细胞信号、以及那些现代医学仪器尚且难以完全捕捉的微妙失衡。他阅读的速度极快,大脑如同生物超级计算机,瞬间便能构建出病理模型并推演各种干预手段的效应。
他秉持着“广泛涉猎,有备无患”的原则,持续扩展着知识边界,以期能更好地履行“维护辖区稳定(包括业主身心健康)”的职责。
就在这时,岗亭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依然保持着职业克制的脚步声。只见苏晴医生快步走来,白大褂的下摆随风轻扬,但她脸上平日里的温和从容被一层深深的困惑与凝重所取代,眉头紧锁,像是遇到了一个极其棘手的医学难题。
她在岗亭门口停下,甚至忘了打招呼,下意识地用手揉着太阳穴,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呢…所有的指标都正常…可临床表现又那么明显…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病理模型…”
玄猫的意念空间里,塔塔的精神波动泛起一丝好奇:“嘤?(老板?苏医生好像遇到大麻烦了?她的能量场充满了‘困惑’和‘求知’的漩涡…还带着一丝…极微弱的‘异常能量’残留?)”
沙盘上,代表苏晴的虚影身上笼罩着“极度困惑”和“学术受挫”的浓雾,她的指尖似乎缠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生机”却又“躁动不安”的奇特能量气息。
李清风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苏晴,视线在她紧锁的眉头和那丝异常能量残留上停留了一瞬。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合上了手中的书。
“苏医生,遇到难题了?”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如同定海神针。
苏晴仿佛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哪里,猛地回过神,有些不好意思:“啊…李师傅,抱歉,走神了。是…是遇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病例。”她作为一名严谨的医生,本不该与非医疗专业人员讨论病例细节,但此刻她实在是太困惑了,而且潜意识里觉得这位总能给出意外视角的保安或许…能提供点不一样的思路?
“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苏晴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描述,省略了个人信息,“持续低烧,伴有间歇性的精神亢奋与极度疲惫交替出现,体能莫名增强又突然衰竭…最奇怪的是,她体内似乎充满了某种…异常的‘生机’,伤口愈合速度快得惊人,但新陈代谢又极其紊乱,常规检查一切正常,甚至好得过分,但人就是非常难受。”
她苦恼地摇摇头:“我们做了所有能想到的检查,从自身免疫到内分泌到神经源性,甚至请了中医会诊,都找不到根源。就像…就像她的身体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催动着,失控地奔跑…” 她甚至下意识地比划了一下,指尖那丝微弱的异常能量也随之波动。
玄猫的意念空间里,塔塔惊呼:“嘤?!(老板!这是…‘虚不受补’!而且是极其狂暴的‘灵蕴’灌体!像是误服了某种未经炼化的、属性霸道的半灵植!凡人之躯怎么承受得住!)”
“咪。(小塔,庸医杀人,猛药亦杀人。草木有灵,用之不当,反成剧毒。)”玄猫的金瞳中闪过一丝冷冽。
李清风听完,脸上没有任何惊讶或神秘的表情,仿佛听到的是“电脑中了未知病毒”之类的技术问题。他平静地点点头,用极其客观的语气分析道:“听您的描述,症状确实非常规。可能涉及罕见的表观遗传调控异常、线粒体功能突发性亢进伴随周期性衰竭、或者未知病原体引发的特殊宿主反应综合征。现代医学的认知边界仍在不断拓展中。”
他完全将问题归结于前沿医学和生物学范畴。
苏晴叹了口气:“这些可能性我们也考虑过,但缺乏证据支持…而且那种‘生机勃勃’却又痛苦的感觉…很难用现有理论完美解释。”
“确实如此。”李清风表示赞同,然后话锋一转,依旧用那种探讨学术问题的口吻说道,“不过,在某些传统医学观念或民间经验中,存在一种假说,认为极度罕见的特殊植被或矿物,可能含有能强烈影响生物体状态的活性成分,其作用机制迥异于常规药物,可能直接作用于能量代谢层面。”
他顿了顿,仿佛在回忆某个案例:“我曾在一本《地方志异物考》中看到过模糊记载,提及某种生长于特定磁铁矿脉附近的变异三七,形态与普通三七无异,但若被体质特殊者误服,可能导致类似您描述的‘生机暴走、元气紊乱’之症。当然,这只是缺乏科学验证的野史传闻,仅供参考。”
他给出的例子听起来像是民俗学调查,而非医学建议。
苏晴却听得心中一动!变异植物?特殊矿物环境影响?直接作用于能量代谢?这虽然听起来玄乎,但却莫名地与她感受到的那丝“异常生机”和患者那种“被催谷”的状态有些契合!这为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从未想过的排查方向!
“《地方志异物考》?”苏晴下意识地追问,“您还记得是哪一本吗?或者那种三七大概是什么特征?”
“书名记不清了,似乎是某边疆省份的县志附录。”李清风语气平淡,“特征记载模糊,只提及其叶片背面脉络在特定角度光线下隐约呈淡金色,且通常伴有微弱静电现象。但此类记载多不可考,或许只是以讹传讹。”
淡金色脉络?微弱静电?苏晴立刻抓住这些关键词。这至少是个可以调查的方向!也许患者无意中接触过什么奇怪的植物或补充剂?
“当然,”李清风最后补充道,语气极其科学严谨,“最稳妥的方式,还是建议对患者进行更全面的环境暴露史调查,包括饮食、旅行史、接触过的特殊物品,并尝试联系顶尖的毒物检测中心或生化实验室,看是否能筛查出未知的生物活性物质。同时,可采用支持性疗法,重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尝试使用一些温和的镇静剂和能量补充剂,或许能缓解部分症状。”
他的建议最终又回到了严谨的现代医学框架内,但那颗“传统异物”的种子已经种下。
苏晴眼中的困惑并未完全消散,但多了几分豁然开朗和新的思路。“我明白了…谢谢您,李师傅!您提供的这个…民间传说角度,确实给了我一个新的排查思路!非常感谢!”她真诚地道谢,虽然对方只是提了个模糊的传闻,但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思维的枷锁。她匆匆告别,急着回去重新审视病例和调查方向。
玄猫的意念空间里,塔塔好奇地问:“嘤?(老板?您说的那个变异三七…是真的存在吗?)”
“咪。(小塔,世间奇物,何止万千。主人所言,九真一假,足以点拨迷津而不涉神异。)”玄猫的金瞳中闪烁着了然的光芒。它知道,主人必然知晓真相,但只需给出一个能让现代医学工作者接受的、指向正确的模糊线索便已足够。
李清风并未在意这次“医学咨询”。他走回座位,拿起那个绿色的塑料喷壶,接了半壶自来水。
他精准地先给那几朵小蘑菇浇了水,细密的水雾带着一种“启迪思路”的赞许,轻柔洒落。菌褶的荧光在水雾中明灭得更加灵动了些。
接着,他同样给“永恒基石”浇了水。
然后,他走到那个漆黑基座旁,拿起喷壶,对着它冰冷的金属外壳,也再次轻轻喷洒了一层细密的水雾,并在心中默诵了一段《循证医学与传统经验结合应用原则》中关于“保持开放思维,多角度探索疑难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精神。
噗呲—— 水雾笼罩下,那基座内部复杂的规则属性仿佛又融入了一丝“洞察”与“启迪”的意境,使其对于这种涉及生命能量异常的案件,能更精准地引导他人发现线索,同时又巧妙地隐藏在“科学”与“经验”的背后。
做完这一切,李清风放下喷壶,回到座位,重新翻开了那本《罕见病研究进展》,仿佛刚才只是进行了一场关于“医学疑难杂症探讨”的普通交流。
秩序依旧井然,一场因“灵药”引发的凡人危机,被一番“科学”结合“民俗”的巧妙点拨悄然引向正确的解决路径。岗亭内外,规则的堡垒依旧稳固,其智慧的光芒,已开始照亮都市阴影下更复杂的困境。
玄猫看着沙盘,熔岩眼瞳金光闪烁:“咪。(小塔,看到了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点拨于关键,胜过代劳万千。)”
“嘤!(老板!塔塔明白了!以后笨徒弟卡住了,我也不直接告诉答案,就给它闻闻相关蘑菇的味道!)”塔塔菌褶光芒闪烁着教学方法的提升。
李清风走到储物柜前,拿起那个装着新鲜枸杞的玻璃罐,又拿起他的搪瓷杯。
他拈起十一颗枸杞,放入杯中,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满满一杯冰凉的自来水。
十一颗枸杞在冰水中缓缓沉降。
滋溜—— 李清风满足地喝了一大口。仿佛饮下的是拨开迷雾、指向真相的清澈思路。
他端着杯子,目光投向窗外。墙角那面锦旗和奖牌静静悬挂。那几朵小蘑菇似乎哼唱的《绿岛小夜曲》都带上了一丝“豁然开朗”的愉悦。SY-02号“永恒基石”在阴影里,叶片的的角度,稳得仿佛在说:蘑菇,思路一变,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