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古利和其麾下率领的两万清军,仅仅是大军的先锋;在先锋军的后方,还有满清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率领六万大军,等待着扬古利的消息;
在独石口关外的长城脚下,扬古利正亲自指挥几个麾下的正黄旗马甲,利用手中的绳索登上长城的城墙;(马甲:崇德年间军队之中的普通士兵被称为‘马甲’。)
仅仅几十个呼吸的时间之后,满洲正黄旗的十几个士兵,便利用手中的绳索的帮助,顺利的登上了独石口关的长城城墙!
在第一批十几个清军马甲登上城头之后,第二批手脚麻利的清军马甲,立刻再次利用绳索朝着长城的城墙上攀登而去...
而第一批登上城墙的马甲,则是掏出随身的短刀,慢慢的朝着此时正倚着城墙打盹的明军士卒而去!
来到已经睡着了,或者正在打盹的明军士卒跟前后,先登上城墙的清军马甲,立刻伸手捂住明军士兵的嘴巴,同时手中的短刀狠狠地抹过明军士兵的脖子;
可怜的明军士兵,在睡梦之中就去地府找阎王爷报道了,临死之前,他们甚至都没有来的及,好好的和这个世界告别一声;
当先登上城墙的清军马甲,正朝着最后两个明军当值的士兵,蹑手蹑脚的走去的时候,不知道那个士兵不小心踢倒了一杆长枪;
长枪的枪头倒在长城冰冷的地面上后,发出了几声‘铛啷啷’的声音,而这长枪倒地的声音,顿时惊醒了最后两个昏昏欲睡的值夜明军士兵;
“谁??”
深夜之中,被长枪倒地而惊醒的明军士兵,立刻一声大喝!
听到这声大喝,另外一个已经睡着了的明军士兵也在睡梦之中被惊醒!
登上城头的十几个清军之中为首一人,乃是扬古利麾下的一个名叫古泰的牛录章京;
见到己方行动已经被发现,古泰面色顿时无比狰狞的低喝一句:
“杀!”
伴随着古泰的一声令下,古泰麾下的十几个马甲,纷纷将手中的十几把短刀朝着仅剩的两个明军士卒捅了过去;
可怜,两个刚刚被惊醒的明军士卒,在不到十个呼吸的时间里,二人便无比绝望的倒在了长城冰冷的地面上;
只不过,和其他被清军无声无息解决到的明军士卒不同的是,这二位临死之前,用力了敲击了几声身边的铜锣!
“铛铛铛!”
铜锣刺耳的声音顿时响彻了整个独石口关隘,伴随着铜锣声响起,长城南边的军营之中,不断地有一点点烛火亮起!
古泰见到铜锣已经被敲响,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当即对自己麾下的马甲下令道:
“快,立刻打开关口,让扬古利大人率领大军进城!”
伴随着古泰的一声令下,二十几个清军马甲立刻在明军士兵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朝着独石口关隘的城门赶去;
一路上,负责驻守城门的十几个明军军卒也被惊醒了,见到有建奴突然朝着自己杀来,纷纷拔出腰间的腰刀,和建奴马甲厮杀在一起!
只不过,清军一方有着人数的优势,再加上清军马甲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而明军确实在仓促之间被迫迎战,双方的士气上存在着巨大差距 ;
因此,仅仅几分钟的时间,负责看守城门的十几个明军将士就被杀戮一空;伴随着最后一个挡在城门之前的明军将士倒在血泊之中,剩下的十几个清军马甲立刻来到城门跟前,开始拉动门闩,并打开城门!
“吱呀~”
伴随着一阵磨牙的‘吱呀’声响起,独石口关隘的城门,被缓缓开启!
此时,已经骑在战马上的扬古利,见到独石口的城门慢慢打开,立刻从腰间拔出佩刀,用力的朝着冷口关的方向一挥,高喊道:
“勇士们,杀啊!”
“杀啊!”
伴随着扬古利的一声令下,无数满清马甲朝着冷口关的城门蜂拥而去;
而在独石口内,负责守卫独石口的明军千户,那是宣府镇总兵王朴的妻弟--高猛!
其人虽然名叫高猛,可是长得却没有一点高大威猛的意思;他能成为独石口关守卫的千户,也是因为宣府总兵王府的关照之下才当上了千户之职;
此时早就被吓的双腿打颤的高猛;见到城门已经被打开,连招呼都没有打一声,就朝着不远处的马厩跑去;
“千户大人,快快组织将士抵抗敌军...”副千户李笠的话仅仅说了一半,就被高猛千户的举动给卡在了嗓子之中;因为此时的高千户已经骑着战马朝着后方跑了!
骑上战马的时候,高猛还在心中替自己开脱道:“不是我们太无能,而是敌人太狡猾,姐夫应该能理解我的苦衷的...”
“哎呀,此贼误国啊!”李笠用力的跺了跺脚,然后怒喝道!同时,李笠还不忘恶狠狠的朝着高猛逃走的方向吐了一口唾沫,然后迅速集结属下将士开始迎敌,争取夺回城门的控制权!
同时,他还不忘记让自己麾下的几个士兵,去点燃不远处的狼烟;
“希望总兵大人能快些赶来支援独石口吧!”
当狼烟的火盆被点燃的时候,李笠盯着明亮的火光,心中祈祷一句,然后转身亲自率领麾下将士,朝着正蜂拥进入独石口的清军冲杀而去!
一时之间,明军和清军双方,开始在独石口城门附近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虽然明军这边是仓促迎战,但是因为李笠这位副千户冲杀在前的举动,大大的鼓舞了明军士气;
再加上独石口城门处较为狭窄,明军在地利上占据了一点点的优势,因此双方交战伊始,明军并没有落到下风!
扬古利骑着战马来到独石口城门前的时候,发现城门口已经被堵死了;虽然麾下的马甲依然拥挤着朝着关内冲杀,但是大军依然很难进入独石口;
战场经验丰富的扬古利,见到独石口城门处如此拥挤,立刻意识到,己方在城内应该遭遇了顽强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