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内是长久的寂静,守在老太君身边的孙嬷嬷眼里皆是不忍,少不得责备看一眼世子。
看明白她的意思,顾湛靠近老太太,哀求道:“祖母莫气,孙儿已经知晓自己错了,日后改便是···”
睁开眼睛,浑浊的眸子盯着这个孙子,老太太声音颓丧:“只怕是晚了啊。”
那可是皇贵妃,这些年陛下最宠爱的后妃;先皇后薨逝之后,陛下便是不曾再立继后,可晋升那位为皇贵妃,还掌管六宫···
皇贵妃膝下只有荣华公主一女,疼若眼珠子;更不说这些年,荣华公主那般照顾与护着阿湛,皇贵妃也看在眼里。
“阿湛你先是不顾荣华公主的颜面,与安瑾公主时时亲近,且还因此多次争吵与冷落荣华公主···你当皇贵妃娘娘不知这些?”
不过是皇贵妃了解陛下的心思,知晓陛下还要用阿湛收拢朝中武将,亦是向世人彰显仁德;如此,便是皇贵妃再生气,也只能压下。
纵横后宫这些年,皇贵妃绝不会真的触怒陛下。
“可阿湛你今日之举,只怕是皇贵妃娘娘彻底失望,这才不给你留颜面。”
正是皇贵妃最会行事,老太君才更为担心。
“宫里那么多耳目,皇贵妃今日拒绝你探望荣华公主,只怕是···动了解除婚约的心思。”
顾湛连连摇头:“不会的!”
“祖母也说了,陛下与皇贵妃娘娘最疼爱锦荣,当然不会做出令锦荣伤心之事。”
若说顾湛在这世间最相信什么,便是李锦荣对他的情意。
他们可是青梅竹马长大,从小锦荣便爱跟在他身边;不说宫里那些奴才,便是为难他的皇子,锦荣都能下狠手责罚。
随着他们慢慢长大,锦荣情窦初开,眼里满满都是他;不说仔细为他准备所有,身为最受宠的公主,还特意为他学会下厨···
便是这一年他们因为安瑾数次争吵,哪次不都是锦荣主动低下身段哄他;在他这里,锦荣根本没有公主的居高临下。
因而,顾湛深信,锦荣心里都是他这个准驸马,哪里舍得解除婚约;若是锦荣坚持,便是皇贵妃再生气,也舍不得女儿伤心。
随着他的诉说,老太君眼里又泛起光彩;若真如阿湛所言,那便不必太担心;皇贵妃今日拒绝之举,或许只是一次敲打与警告?
老太君的声音里终于有了一丝松快:“你既然也知荣华公主对你情深意重,便更该珍惜她这情意;切记,从今之后便远离安瑾公主,每次都要维护荣华公主。”
还跪着的少年连连点头:“孙儿晓得了,祖母放心,日后孙儿定好好补偿锦荣。”
看着孙儿是真的知错,且态度这般诚挚,老太君终是舍不得再生气,叫他起来。
“阿湛,你也知国公府如今形势颓微,日后如何,全靠你支撑,切莫再行差踏错;明日祖母与你一道进宫,去瑶华宫请罪。”
顾湛不住点头,眼内也有了笑意;若是祖母与他一道入宫,想来皇贵妃不好将祖母也拒之门外,还会给祖母这个诰命夫人些许面子;再有他见到锦荣,只要诚恳认错,总能哄回少女对他的情意。
祖孙二人商定好,老太君便打发孙儿下去收拾,明日务必装扮的精神些;这才叫管家进来,扶着他回了自己的院子。
再说瑶华宫,李锦荣连着喝了几贴苦药汤子,总算是退了热;皇贵妃这才放心叫她回了偏殿,令玲珑几个小心伺候,勤快盯着她喝药。
回了自己的寝殿,李锦荣终于轻松一些;不然看着母妃那般为自己忧心,寝食难安,她心里压力甚大,也更心疼母妃。
虽是退了热,却也还浑身乏力,提不起一丝力气;再有母妃叮嘱她不能费神读书,无聊之余,只能昏昏沉沉睡觉。
也因此,她不知这一日顾湛与其祖母来瑶华宫请罪,却被皇贵妃以公主还需静养为由,将人打发了;甚至皇贵妃都不曾见老太君一面,只令瑶华宫总管出去传话。
正殿,沁春面有忧色劝道:“国公府的老太君还有诰命在身,主子见都不见,只怕说不过去。”
不说老太君诰命在身,单是镇国公府的功绩,还有陛下厚待镇国公府的心思···自家主子这般不给老太君颜面,陛下那里也不好交代···
向来保养极好的皇贵妃,眼内有淡淡疲乏,却也不减风姿;听完心腹之言,只懒懒抬眼。
“你当陛下不知本宫的脾气?”
说到这里,慵懒的女子少不得哼笑一声。
在陛下心中,她可是骄纵的皇贵妃;有些小意温柔,却也只对陛下;其他人在她这里可都没有什么面子,若是不高兴了,也会置气,这才是宠冠六宫的皇贵妃。
“锦儿遭此大劫,顾世子这个准驸马却只顾着救安瑾那个小蹄子,本宫不生气···陛下才会疑心。”
仔细欣赏指甲上刚涂好的蔻丹,话音却更为郑重:“且你想想,若是本宫今日见了老太君与顾世子,你叫摄政王如何想?”
昨日锦儿是在陛下面前提了退婚之事,可陛下不是还没答应么;陛下未曾下旨,婚约便还在;这个时候她要是见了国公府的人,岂不是说她还乐意维持婚约。
那么摄政王便会想,这是不是也是锦儿的态度?
好不容易摄政王踏出一步,虽说现在又因疑心而却步,但他必然还挂心锦儿这里;若是叫他想成锦儿有两头吊着的心思,将他堂堂摄政王当作备选,那才是功亏一篑。
沁春恍然大悟:“所以主子不仅是拒绝国公府,更是对摄政王表明态度。”
“本宫就是将摄政王当作了锦儿的备选,却也是实打实不想锦儿的一生被顾世子辜负;然摄政王位高权重,即便他不多想,咱们也要谨慎才是。”
又哼笑一声:“你且去院子里候着,这宫里没什么能瞒得过陛下的耳目,很快便该驾临瑶华宫。”
果然,沁春出去不过片刻,便听到静鞭开道,王升的声音也远远而来:“陛下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