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城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十月刚过,黑龙江就开始结冰。新任北疆都护府都护阿林保站在城墙上,望着江对岸罗刹人的新据点,眉头紧锁。
都护,查清楚了。一个索伦族哨兵用生硬的汉语报告,对岸来了三百多罗刹兵,还带着六门火炮。
阿林保深吸一口寒气。自从岳托残部逃往北方后,罗刹人的活动就越来越频繁。
立即给盛京发报。阿林保下令,请求增援。
然而电报线路前日被大风雪破坏,至今未能修复。传统的驿马传递,至少要十天才能到盛京。
就在这时,江对岸突然响起炮声。罗刹人开始炮击瑷珲城。
全体戒备!阿林保大喝,火炮准备还击!
此时的盛京,林川正在处理一件棘手的事。几个江南来的商人因为违禁贸易被扣押,他们声称只是在与索伦部进行正常的毛皮交易。
大帅,这是从他们货物中搜出的。孙小眼呈上一包东西,除了毛皮,还有火铳和火药。
林川检查着这些火铳,发现上面有罗刹人的标记。
他们在为罗刹人采购军火。林川判断,立即审讯。
审讯结果令人震惊:这些商人受南京某些官员指使,暗中与罗刹人贸易,想要在北方制造事端,牵制林川的力量。
果然是他们。徐承烈怒道,大帅,让我带兵去南京...
不急。林川摇头,先解决北方的威胁。
就在这时,瑷珲城的信使终于赶到,带来了罗刹人进攻的消息。
果然动手了。林川立即下令,火铳营、炮兵营立即北上增援。王老蔫,带你的人绕到罗刹人后方。
大军开拔前,林川特意召见了索伦部老族长。
族长,这次需要索伦勇士的帮助。
老族长毫不犹豫:将军放心,保卫家园,我们义不容辞。
北上的路途异常艰难。大量封路,部队行进缓慢。林川下令制作雪橇,用狗拉运物资。
十天后,当援军抵达瑷珲城时,城池已经被围困多日。
大帅!满脸烟尘的阿林保激动地迎接,你们终于来了!
林川观察着战场形势。罗刹人占据了对岸的制高点,火炮可以覆盖整个瑷珲城。
不能强攻。林川判断,要引蛇出洞。
他下令部队在夜间悄悄渡过黑龙江,在罗刹人据点后方埋伏。同时,让阿林保继续在城内坚守,做出快要支撑不住的假象。
这个计划很冒险。北方的冬夜气温可达零下三十度,士兵们在雪地里潜伏,随时可能冻伤。
大帅,让我去吧。徐承烈请战。
不,我亲自去。林川穿上白色的伪装服,这一战,关系到北疆的安定。
当夜,林川亲自带领两千精锐,踏着冰面渡过黑龙江。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但没有人退缩。
在罗刹人据点后的山沟里,部队潜伏了整整一夜。当黎明来临时,许多士兵已经冻得说不出话。
就在这时,瑷珲城内升起三颗信号弹——诱敌计划开始了。
阿林保带领守军假装溃退,放弃了一段城墙。罗刹人果然中计,大批士兵冲出据点,想要夺取城池。
就是现在!林川一声令下。
埋伏的明军从后方杀出,切断了罗刹人的退路。与此同时,城内的守军也发起反击。
罗刹人陷入前后夹击,很快溃败。这场战役歼敌二百余人,俘虏八十多人,缴获火炮十门。
战后审讯俘虏,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岳托确实投靠了罗刹人,现在正在雅克萨城。
雅克萨...林川看着地图,这里是罗刹人在远东的重要据点。
大帅,要不要乘胜追击?众将跃跃欲试。
林川沉思良久:不,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做出了一系列安排:第一,在黑龙江沿线修建烽火台,加强预警;第二,组建北疆水师,巡逻江面;第三,扩大与北方各部落的贸易,巩固联盟。
这些措施很快见到了效果。边境安定下来,各族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改善。
然而,文化的冲突依然存在。这日,几个汉人农户与索伦猎人因为猎场问题发生争执,差点动武。
这里原是我们的猎场!索伦猎人很激动。
但现在这里开垦成了农田!汉人农户也不相让。
阿林保处理这件事时很为难。按照传统,猎场应该保留;但按照新政,荒地应该开垦。
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划定专门的狩猎区,同时教授索伦人农耕技术。
这个方案虽然不能令所有人满意,但至少避免了冲突。
消息传回盛京,林川很满意:阿林保做得很好。治理边疆,就要这样刚柔并济。
但顾炎武来信提醒:江南的反对势力正在集结,他们指责林川穷兵黩武,开边启衅。
他们坐在温暖的江南,怎知北疆百姓的苦难。林川轻叹。
然而他明白,要真正实现大明的复兴,南北的统一是必经之路。只是现在,时机还未成熟。
北方的冬天格外漫长。但在瑷珲城的学堂里,各族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让人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