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的折中方案暂时稳住了与周遇吉部的关系,一百五十名援兵由杨把总带领,补充到了一线天防线。孟头领虽未完全如愿,但也认可了这是当前局面下的务实之选,双方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共同的敌人——巴彦部清军身上。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依旧涌动。
增兵一线天,意味着野狐峪本部的防御力量被进一步削弱。留下的乡勇不仅要负责峪内巡逻、军工生产辅助,还要承担更繁重的物资运输和工事修补任务,疲惫感在无声地累积。
更大的隐患来自于人心。鹰嘴崖的惨重伤亡像一道无形的裂痕,虽然无人公开质疑林川的决定,但一种悲观和疑虑的情绪如同霉菌,在部分人心中悄然滋生。尤其是那些后来迁入、对野狐峪归属感尚不深厚的人,私下里的议论开始多了起来。
“死守这里,真的值得吗?”
“听说周将军那边山寨更险固,早知道……”
“再打下去,咱们这点人迟早要拼光……”
这些声音虽然微弱,却真实地反映了持续高压下的心理状态。陆夜不收将这些动向汇报给林川,令他眉头深锁。光靠严令和处罚无法根除这种情绪,必须想办法重振士气,凝聚人心。
与此同时,王老蔫的锐士营在扩大活动范围后,带回了关于李岩联军的最新消息。这支近万人的队伍,在东北方向劫掠了一番后,似乎并未找到理想的立足之地,反而因为粮草分配和劫获多寡,内部矛盾激化,李岩与高迎贵几次险些兵戎相见。如今,这支联军正呈现出分裂的态势,高迎贵带着他的本部人马以及部分同样凶悍难制的队伍,脱离了联军主力,动向不明。而李岩则带着剩余的大几千人,徘徊在更东面的山区,似乎仍在犹豫下一步的去向。
“高迎贵脱离了?”林川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凛。这条脱离了束缚的恶狼,为了生存,其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将大大增加。他会去哪里?会否觊觎相对“富庶”的野狐峪或周遇吉山寨?
“重点监视高迎贵部的动向!”林川立刻下令,“还有,想办法接触一下李岩部的人,不必深谈,只需探听他们的真实意图和现状。”
多事之秋,强敌环伺。北面的巴彦如磨盘般缓缓碾压,西面的联盟关系微妙而脆弱,如今东北方向又可能出现新的威胁。野狐峪仿佛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不仅要抵抗风浪,还要时刻提防暗礁和从其他方向扑来的恶鱼。
林川走到峪内新开辟的校场边,看着那些正在杨把总副手指挥下进行操练的乡勇,他们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大多依旧坚定。他知道,绝大多数人愿意追随他,是因为在这里,他们找到了秩序、希望和尊严。
“必须让他们相信,我们选择的道路,虽然艰难,但是对的。”林川在心中默念。他需要一场胜利,哪怕是一场小的胜利,来驱散阴霾,重燃信念。而机会,或许就隐藏在那些纷繁复杂的情报和瞬息万变的局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