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玛人琐法回应说:
“你这一大堆话,难道不需要回应吗?难道夸夸其谈的人就都有理吗?
你的空谈能让人哑口无言吗?你嘲笑真理,难道不该有人纠正你吗?
你对上帝说:‘我的信仰完美无缺,在你眼中我是纯洁的。’
我真希望上帝能开口,亲自回应你,
向你显明智慧的奥秘,因为真正的智慧有深不可测的一面!你要知道,上帝其实还没有追究你所有的罪。
“你能测透上帝的奥秘吗?能探明全能者的智慧极限吗?
上帝的智慧高过诸天,你能做什么?深过阴间,你能知道什么?
它比大地更长,比海洋更宽。
“如果上帝来拘禁你、召你受审,谁能阻挡他?
他洞悉虚谎之徒,一见到罪恶,岂会不注意?
愚昧人不可能自动变聪明,就像野驴驹生下来不会是人了。
“但如果你全心归向上帝,伸手向他祈求;
如果你远离手中的罪孽,不让邪恶住在你的帐棚里,
那么你必能昂首站立,毫无瑕疵,坚定无畏。
你必忘记苦楚,如流逝的河水般不再纠缠。
你的生命必明亮如正午,黑暗也必如清晨般消散。
你必因有指望而安稳,四处查看,安然居住。
你躺卧无人惊吓,且多人会寻求你的帮助。
但恶人必眼目失明,无路可逃;他们的指望只剩最后一口气。”
总结与启示:
这段话是约伯的朋友琐法对约伯的严厉责备。琐法的核心观点是:上帝是绝对公义和全知全能的,人类无法完全理解上帝的所作所为。他认为,约伯遭受苦难,必定是因为他本身犯了罪,却还在自以为是地辩解。琐法劝告约伯,唯一的出路是彻底悔改、离弃罪恶,这样才能重新得到神的赐福和平安。
现实指导意义:
谨慎论断他人: 琐法代表了那种轻易将别人的苦难归因于其自身罪过的思维。现实生活中,这类人是普遍存在的。这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的逆境时,不可像琐法一样,第一时间就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应该有更多的怜悯和倾听,因为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别人所处的全部真相和上帝的全部心意。
对上帝有正确的认识: 虽然琐法的方法不对,但是,在他的言语中,我们也看出来,他能正确地指出了神的智慧和大能是无限、人无法测度的。这教导我们要对神存敬畏之心,承认人的有限,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神的作为。
悔改与盼望的真实性: 琐法所说的“你若归向神,就必得平安”在原则上是正确的,说明了离弃罪恶、转向神是蒙福的途径。这是给所有人一个积极的指引:无论境况如何,归向神总是正确的方向,真正的平安和盼望源于祂。只不过他的方法不太恰当,时机不够成熟。
警惕自以为义的陷阱: 琐法自信满满地代表神发言,反而暴露了他对约伯处境的冷漠和不理解。这警示我们,要避免陷入自以为义、以为自己对神的旨明了如指掌的陷阱,要保持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