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罗王希兰听说所罗门接替父亲大卫登基,就派使者来祝贺,因为他一直与大卫友好。
所罗门回复希兰说:“你知道,我父亲大卫因为四面战争不断,无法为耶和华——他神的名建造圣殿,直到耶和华使敌人都屈服在他脚下。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境平安,没有敌人,也没有灾祸。所以我打算为耶和华——我神的名建造圣殿,正如他对我父亲大卫所说:‘我必使你的儿子接替你坐王位,他要为我的名建殿。’
“请你下令砍伐黎巴嫩的香柏木。我的工人会与你的工人一起工作,我会照你定的工资支付他们。你知道,我们这边没有像西顿人那样擅长伐木的人。”
希兰听了所罗门的话,非常高兴,说:“今天应当赞美耶和华!他赐给大卫一个有智慧的儿子来治理这众多的百姓。”
于是希兰回复所罗门:“你说的我都听到了。关于香柏木和松木,我会照你的要求去做。我的工人会把木料从黎巴嫩运到海边,扎成筏子,漂到你指定的地方,在那里拆开,你就可以收取。你只需照我心愿,供应我王室的食物。”
希兰就按所罗门的要求,持续供应香柏木和松木。所罗门每年给希兰二万歌珥麦子和二万罢特橄榄油,作为王室的食物。
耶和华照着应许赐给所罗门智慧。希兰与所罗门保持和平,两人立下盟约。
所罗门王从以色列人中征召三万人服劳役。他们每月轮班,一万人上黎巴嫩,两个月在家。亚多尼兰负责管理这些劳工。
此外,所罗门还动员七万搬运工、八万山上凿石工,以及三千三百名工头,监督整个工程。
王下令从采石场凿出又大又优质的石块,用作圣殿的根基。所罗门的工匠、希兰的工匠,以及迦巴勒的工人一起准备木料和石料,为建造圣殿做准备。
---
##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和平是建设的前提**
大卫因战争无法建殿,而所罗门在和平时期开始圣殿工程。这提醒我们,真正的属灵使命往往需要稳定的环境来实现。
**外交智慧促成资源合作**
所罗门主动与希兰沟通,提出互利合作,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现实中,跨界协作往往源于清晰的愿景与诚恳的沟通。
**属灵愿景与现实执行并重**
所罗门不仅有建殿的属灵使命,也有具体的执行计划:人力调度、物资采购、工程管理。这说明信仰不能脱离实际,愿景需要落实在行动上。
**智慧不仅是判断力,更是组织力**
神赐给所罗门的智慧,不只是断案的能力,更是统筹大规模工程的智慧。这提醒我们,智慧的果实常常体现在复杂事务的有序推进中。
**属灵使命需要众人参与**
圣殿的建造不是所罗门一人完成,而是王、工匠、外邦人、劳工共同参与。这说明神的计划往往需要群体的协作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