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个无赖,名叫比基利的儿子示巴,是便雅悯人。他吹号说:“我们在大卫没有份,在耶西的儿子没有产业!以色列人,各回自己的帐篷吧!”
于是以色列众人离开大卫,跟随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但犹大人却紧紧跟随他们的王,从约旦河直到耶路撒冷。
大卫回到耶路撒冷的宫里,把他留下看守宫殿的十个妾,关在一个屋里,派人看守,供养她们,但不再与她们亲近。她们被禁闭,终身如同寡妇。
王吩咐亚玛撒:“在三天之内召集犹大人来,你自己也要回来。” 亚玛撒去召集犹大人,却比王所定的时间迟了。
大卫对亚比筛说:“比基利的儿子示巴,现在比押沙龙更要害我们。你带你主人的仆人去追赶他,免得他进了坚固城,逃脱我们的手。”
于是约押的人、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和所有勇士跟随亚比筛,从耶路撒冷出去,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他们到基遍的大磐石那里,亚玛撒来迎接他们。约押穿着军装,腰间束着带刀的腰带,刀在鞘里。他向前走时,刀掉出来。约押对亚玛撒说:“我兄弟,你好吗?” 约押用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与他亲吻。亚玛撒没有防备约押手里的刀,约押把刀刺进他的肚子,肠子流在地上,没有再补一刀,他就死了。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去了。
约押的一个少年站在亚玛撒尸旁,说:“谁赞成约押,谁拥护大卫,就跟随约押!” 亚玛撒倒在路中间,浑身是血,那人见众人停下,就把亚玛撒拖到田间,用衣服盖上。尸体被挪走后,众人继续跟随约押追赶示巴。
示巴走遍以色列各支派,到了亚比拉伯玛迦,全族比基利人都聚集跟随他。
约押的军队来到亚比拉伯玛迦,围困示巴,在城边筑起土垒,靠近城墙攻击。城墙快要被拆毁时,有一个聪明的妇人从城里喊:“听我说!请叫约押来,我要跟他说话。”
约押来到她面前,她问:“你是约押吗?” 他说:“我是。” 她说:“请听你婢女的话。” 他说:“我听。”
妇人说:“从前人常说,要问事就到亚比拉,这里就得答案。我们是以色列中和平忠信的城,你为何要毁灭以色列的母城,吞灭耶和华的产业呢?”
约押说:“绝不!我绝不吞灭或毁坏!事情不是这样。实情是有一个人,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举手攻击大卫王。你们把他交出来,我就离开这城。”
妇人说:“他的头必从城墙上扔给你。”
妇人用智慧劝众人,他们就砍下比基利的儿子示巴的头,扔给约押。约押吹角,众人散去,各回自己的家。约押回耶路撒冷见王。
约押统管以色列全军;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管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亚多尼兰掌管服苦役的人;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示法作书记;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睚珥人以拉作大卫的祭司。
---
###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权力斗争的代价**
示巴一句口号,就让以色列分裂,说明民心极易被情绪操控。现实中,言辞可以挑动对立,但最终代价是流血和破坏。
2. **领袖的决断与延误**
大卫等待亚玛撒召集军队,但延误导致局势恶化,提醒我们:关键时刻,执行力比承诺更重要,迟缓可能比敌人更危险。
3. **忠诚与背叛的循环**
约押表面效忠大卫,却杀了亚玛撒,显示权力场中的“兄弟情”并不可靠。现实中,职场和组织同样如此,权谋常常隐藏在微笑背后。
4. **智慧的力量**
那位城中的妇人,以一句策略避免了全城覆灭,显示沟通与智慧胜过蛮力。在冲突中,理性和谈判才是最高级的力量。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社会和组织的稳定,取决于忠诚、信任与智慧,而不是冲动与权谋。真正长久的力量,是管理人心,而非单靠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