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罗家与大卫家之间的争战持续了很长时间。大卫的势力逐渐增强,而扫罗家的势力日渐衰弱。
在大卫于希伯仑期间,他有几个儿子出生:长子暗嫩,母亲是耶斯列人亚希暖;次子基利押,母亲是迦密人拿八的遗孀亚比该;三子押沙龙,母亲是基述王达买的女儿玛迦;四子亚多尼雅,母亲是哈及;五子示法提,母亲是亚比她;六子伊特念,母亲是大卫的妻子以革拉。这些儿子都是大卫在希伯仑生的。
在扫罗家与大卫家的争战期间,押尼珥在扫罗家中巩固自己的地位。扫罗有一位名叫利斯巴的妾,利斯巴是亚雅的女儿。伊施波设对押尼珥说:“你为何与我父亲的妾同寝?”押尼珥听了这话非常愤怒,回应说:“我是犹大的狗头吗?我至今忠于你父亲扫罗的家、他的亲族和朋友,没有把你交给大卫。现在你竟为一个女人的事责骂我!愿神重重惩罚我,如果我不按耶和华对大卫的誓言行事,将扫罗家的王权转移给大卫,让他统治从但到别是巴的以色列和犹大。”伊施波设因惧怕押尼珥,不敢再多说一句。
押尼珥随即派使者代表自己对大卫说:“这地归谁?与我立约,我将帮助你使全以色列归顺你。”大卫说:“好,我愿意与你立约。但我有一个条件:你来见我时,必须带上扫罗的女儿米甲,否则不要来见我。”于是,大卫派使者对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说:“将我的妻子米甲还给我,她是我用一百非利士人的性命换来的。”伊施波设便下令将米甲从她丈夫拉亿的儿子帕提那里夺回。帕提一路跟随米甲,哭泣着直到巴户琳。押尼珥对他说:“回去吧!”帕提就回去了。
押尼珥与以色列的长老商议,说:“你们一直希望大卫做你们的王。现在就行动吧!因为耶和华曾应许大卫:‘我将通过我的仆人大卫,从非利士人和其他敌人手中拯救我的子民以色列。’”押尼珥又亲自与便雅悯支派的人交谈,然后前往希伯仑,将以色列和便雅悯全支派的心意向大卫禀告。押尼珥带了二十人来到希伯仑,大卫为他和随行的人设宴款待。押尼珥对大卫说:“让我立刻去召集全以色列,归顺我主我王,与你立约,让你统治你心所愿的一切。”大卫送押尼珥平安离开。
就在这时,约押和大卫的部下从一次突袭归来,带回许多战利品。押尼珥已不在希伯仑,因为大卫已送他平安离开。约押和他的军队到达后,有人告诉他,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来见过王,王送他平安离开。约押便去见王,说:“你做了什么?押尼珥来见你,你为何放他走?现在他已逃脱!你知道尼珥的儿子押尼珥,他来是欺骗你,探查你的动向,了解你的一切。”约押离开大卫后,派使者追赶押尼珥,将他从西拉水池带回,大卫并不知情。押尼珥回到希伯仑后,约押假装私下交谈,将他带到内室,为报杀弟亚撒黑之仇,刺中押尼珥的腹部,押尼珥当场死亡。
大卫听闻此事后说:“我和我的王国在耶和华面前永远与尼珥的儿子押尼珥的血无干。愿这血债归到约押和他的全家头上!愿约押的家族永远有患流脓病的、长癞病的、拄拐杖的、被刀杀的、缺食物的。”(约押和他的兄弟亚比筛杀押尼珥,是因为押尼珥在基遍战役中杀了他们的兄弟亚撒黑。)
大卫对约押和所有随行的人说:“撕裂你们的衣服,披上麻布,在押尼珥的棺前哀悼。”大卫王亲自跟在棺后。他们将押尼珥安葬在希伯仑,王在押尼珥墓前大声哀哭,众人也随之哭泣。王为押尼珥唱了一首哀歌:“押尼珥怎能像恶人一样死去?你的手未被捆绑,你的脚未被锁链。你倒下,如同倒在恶人刀下。”众人再次为他哀哭。
众人劝大卫在白天吃点东西,但大卫起誓说:“若我在日落前吃面包或任何东西,愿神重重惩罚我!”众人见此都很感动,凡王所做的,他们都喜悦。那天,全以色列的百姓都知道,杀尼珥的儿子押尼珥不是王的旨意。
王对他的臣仆说:“你们不知道今天以色列失去了一位统帅和伟人吗?虽然我是受膏的王,但今日我仍软弱,洗鲁雅的这两个儿子却过于强大。愿耶和华按恶人的恶行报应他!”
总结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启示**:
撒母耳记下第三章展现了权力斗争、忠诚与背叛、以及个人恩怨对大局的影响。
1. **权力的更替与神的旨意**:大卫的崛起和扫罗家的衰落,反映了神对大卫的应许逐步实现。尽管过程充满冲突,但神的计划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事件得以推进。这提醒我们,神的旨意可能在混乱中显现,需要耐心和信靠。
2. **忠诚与背叛的复杂性**:押尼珥的转变从扫罗家到支持大卫,显示忠诚可能因个人利益或信念改变而动摇。他的死因约押的私仇,揭示未受约束的情绪和报复如何破坏更大的目标。
3. **领导者的责任**:大卫在押尼珥之死上的反应(公开哀悼、撇清责任)体现了一位领袖如何在危机中维护公义形象,同时处理内部矛盾。这表明领导者需在复杂局势中保持智慧和公正。
4. **个人恩怨的代价**:约押为报弟仇杀押尼珥,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提醒我们个人恩怨若不妥善处理,可能伤害整体利益。
**现实指导意义**:
1. **信靠神的计划**:面对生活中的争战或不确定性,相信神的安排会通过时间显现,避免因眼前的混乱而失去信心。
2. **处理冲突需智慧**:在团队或家庭中,个人恩怨可能引发更大问题。学习以宽恕和沟通化解冲突,而非诉诸报复。
3. **忠诚与原则**:在选择忠诚对象时,需审视是否符合更高的道德或信仰原则,而非仅凭个人利益或情绪。
4. **领导者的榜样**:作为领导者或负责人,应以公正和透明处理危机,赢得信任,同时避免被个人情绪左右决策。
5. **哀悼与和解**:大卫为押尼珥哀悼,展现了对敌对者的尊重。现实中,即使与人有分歧,也应以仁爱对待,寻求和解而非对立。
这章经文提醒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中,保持对神的信靠、智慧地处理冲突、以及以公义和仁爱行事,是通向和谐与目标实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