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以色列民众聚集在示罗,在那里竖立起会幕。虽然土地已大体被控制,仍有七个支派尚未分得产业。
约书亚质问以色列人:“你们还要拖延多久,才去接管你们祖先的神——耶和华赐下的土地?现在从各支派选出三人,我要派他们实地勘察土地,按各族应得的产业绘制地界图,回来向我复命。你们要把土地划为七份。犹大支派继续驻守南方,约瑟的子孙(指以法莲和玛拿西支派)则留在北方。等你们完成七份地界图,带回这里,我要在耶和华我们神的面前为你们抽签分地。至于利未人,他们不能和你们同分土地,因为事奉耶和华就是他们的产业;而迦得支派、吕便支派和玛拿西半支派,早已在约旦河东岸分得产业——那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分配给他们的。”
当选派的人启程去测绘土地时,约书亚吩咐道:“你们要走遍这地,绘制地界图册,然后回到示罗我面前。我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你们抽签。”他们便出发踏勘全境,将城邑分布按七份区域记录在卷轴上,回到示罗营地向约书亚复命。
约书亚在示罗的耶和华面前为他们抽签,按各族谱系分地。第一个抽出的是便雅悯支派,按宗族划分的领土位于犹大支派和约瑟支派之间:
北界起于约旦河,绕过耶利哥北坡向西进入山区,延伸到伯特利的旷野(“伯特利”后改称“伯·亚文”)。接着南拐到路兹(即“伯特利”)南坡,下到亚他绿·亚达堡,位于下伯·和仑南面山岗上。边界又从伯·和仑对面的山丘转向西侧,向南延伸直至犹大支派的基列·巴力(即“基列·耶琳”)。
西界沿基列·耶琳西侧起始,南界则起于该城郊野,边界在尼弗多亚水泉处转南,下到欣嫩谷对面的山麓——该谷位于利乏音谷北边。继续沿欣嫩谷经过耶布斯人居住地的南坡,直抵隐·罗结。再折向北行,经隐·示麦到吉利坡隘口对面的基利绿,下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石碑处。边界向北穿过伯·亚拉巴的山坡,进入亚拉巴谷,再登至伯·曷拉北坡,最后抵达死海北端河口——约旦河南岸的出海口。东界以约旦河为自然边界。这些便是环绕便雅悯各宗族产业的边界。
按宗族划分,便雅悯支派获得的城镇有:
耶利哥、伯·曷拉、隐·基底斯谷、
伯·亚拉巴、西玛莲、伯特利、
亚文、巴拉、俄弗拉、
基法·亚扪、俄弗尼、迦巴,共十二座城及其村镇;
另一组为:
基遍、拉玛、比录、
米斯巴、基非拉、摩撒、
利坚、伊珥·毗勒、大拉腊、
洗拉、以利弗、耶布斯人居住地(即耶路撒冷)、基比亚、基列,共十四座城及其村镇。这就是便雅悯支派各族所分得的全部产业。
本章的核心启示:
1. 主动领受恩典: 七个支派在控制土地后却迟迟不分地,需领袖督促才行动,显明人对神应许的被动心态——恩典需要人主动领取而非被动等待。
2. 严谨的分配智慧: 透过测绘、分区、抽签三重程序,确保分地公正透明(人的尽职)与神圣主权(抽签归神)的结合,避免争夺猜忌。
3. 土地即使命载体: 每一段边界、每一座城池的确立,都是应许落地的具体印证。神信实的赐予要求人凭信心治理,而非消极占有。
4. 隐藏的圣所关联: 分地仪式在神圣会幕前进行,强调所有产业皆在神的注视下分配,提醒百姓:土地的实质是建立神圣生命的秩序。
属天的应许,需以地上的行动承接;神圣的所有权,当以人的尽责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