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轩”的邀请,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墨千秋与林小小之间漾开层层涟漪。确定接受讲座邀请后,两人便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墨千秋的准备,是精神与学识上的。他闭门谢客,焚香静坐,并非求神拜佛,而是以此仪式沉静心神,梳理思绪。战国士人之风范,礼乐精神之核心,他早已融入骨血,但如何用此世之人能理解、愿接受的方式阐述,却需一番斟酌。他反复推敲讲稿,力求深入浅出,既要保持先贤思想的纯粹,又要避免过于曲高和寡。偶尔,他会停下笔,目光不自觉地落在置于案头的那枚家传玉佩上。雅集之后的“私下请教”,以及那几件未知的“珍藏”,像一片隐约的阴云,萦绕在他心头。
林小小的准备,则更为具体和琐碎。她先是拉着周胖子,详细了解了“雅韵轩”和“鼎盛集团”的背景、规矩以及可能出席的人员身份,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她为墨千秋精心挑选了一套更为庄重、用料也更考究的玄色深衣,既符合场合的正式,又不失他自身的风骨。她还特意准备了一些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比如如何得体地拒绝过于热情的应酬,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刁钻提问——尤其是涉及古物鉴定的敏感话题。
“墨老师,”演练间隙,林小小不无担忧地提醒,“讲座的时候,咱们就专心讲学。结束后如果那位王女士真要私下请教,你看情况,能推就推,就说……就说今日心神主要耗在讲学上,鉴定古物需凝神静气,恐力有不逮,改日再约。”
墨千秋知她好意,微微颔首:“吾省得。然,若对方执意,且所呈之物确与吾之追寻相关,一味回避,亦非良策。”他指的追寻,自然是探寻自身穿越之谜与玉佩的奥秘。那枚“安阳方足布”带来的冲击,让他无法对类似的可能性完全视而不见。
林小小叹了口气
周胖子则沉浸在巨大的兴奋中,在他看来,这无疑是墨千秋事业腾飞的绝佳契机,反复叮嘱墨千秋一定要把握机会,给那些名流留下深刻印象。
林小小叹了口气:“我知道。总之,随机应变,安全第一。我到时候会一直跟着你。”
周胖子则沉浸在巨大的兴奋中,在他看来,这无疑是墨千秋事业腾飞的绝佳契机,反复叮嘱墨千秋一定要把握机会,给那些名流留下深刻印象。
是夜,月朗星稀。墨千秋独立于窗前,望着都市的璀璨灯火,心中却是一片澄澈与肃然。明日之会,是传播圣贤之道的讲坛,亦可能是探寻自身谜团的契机,或许,还隐藏着未知的挑战。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胸前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他纷杂的思绪渐渐沉淀。
“无论来者何意,吾自以正心诚意待之。”他低声自语,如同出征前的士大夫,整饬内心,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