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下达,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入一瓢冷水,朝野震动。
所有人都以为,谢景行会即刻点齐兵马,昼夜兼程,奔赴那危在旦夕的雁门关。毕竟,军情如火,刻不容缓!
然而,谢景行接下圣旨后,却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
他并未立刻动身。
定国公府书房,烛火通明。
谢景行一身戎装未解,玄甲映着跳动的火焰,冷硬如铁。他面前摊开的,不是北境地图,而是一份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官职的兵部调兵文书副本,以及…一张更隐秘的、以朱砂标记的势力分布图。
“侯爷,兵部催促进军的文书,已是第三道了。”亲卫队长陈平低声道,眉宇间带着一丝焦虑。
谢景行目光未离图册,声音平淡无波:“回复他们,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军纪涣散,何以御敌?本侯需三日,整肃随行援军,厘清后勤脉络,方可出征。”
催命?急着投胎吗?兵权不抓牢,去了前线是送人头还是当光杆司令?
次日,京郊北大营,点将台。
谢景行高踞台上,台下是即将随他北上的三万援军(多为京营抽调,成分复杂,各有山头)。
他没有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只有冰冷彻骨的目光和一条条铁血军令:
“第一,所有千总以上将领,即刻重新考核骑射、兵策!不合格者,就地免职!”
“第二,核查所有军士籍贯、履历,有冒名顶替、吃空饷者,主官连坐!”
“第三,清点所有甲胄兵器、粮草马匹,缺额一成以上者,主官杖责五十!”
命令一出,台下将领顿时哗然!这哪是整军,这是刮骨疗毒!是要将他们多年经营的势力连根拔起!
有人不服,梗着脖子出列:“国公爷!军情紧急,岂能…”
“拖下去!”谢景行看都不看,声音不大,却带着尸山血海里淬炼出的煞气,“杖一百,革职查办!”
两名如狼似虎的亲卫立刻上前,将那将领拖死狗般拖下,片刻后,沉重的杖击声和惨叫声传来,台下瞬间死寂,人人面色如土。
谢景行用最粗暴的方式,宣告了绝对权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借着“整肃”之名,人事调整如同疾风骤雨般展开。
被免职的空缺,迅速被一批沉默寡言、眼神锐利、行动如风的军官填补。这些人,或是谢景行早年一手提拔的旧部,或是“护堰队”中脱颖而出的骨干,对他有着近乎狂热的忠诚。
援军的先锋营、中军主力、后勤辎重等关键位置的指挥权,在短短两日内,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易主。
“张猛,任先锋营指挥使。”
“赵坚,掌中军虎符。”
“李锐,负责粮草押运,节制沿途州县供给。”
每一个名字的落下,都如同在棋盘上落下了一枚重子。这些位置,进可攻(掌控前线军队),退可守(扼守粮道,影响京城)。
换人如换刀!老子的人就位了,这盘棋才能按我的规矩下!
与此同时,另一道奏疏呈送御前。
谢景行以“北境战事恐旷日持久,需防宵小趁机作乱,震动京畿”为由,奏请调动原隶属京畿卫戍、现归他节制的“靖难营”(实为谢家暗中掌控的精锐)移防京城西侧险要隘口“飞雁峡”,并“协防”通往京城的几处关键水陆码头。
理由冠冕堂皇:拱卫京师。
实则:扼住了京城对外的咽喉要道!
皇帝萧琰看着奏疏,眼皮狂跳,心中警铃大作!他岂能不知谢景行用意?!
但…北境烽火连天,他需要谢景行去抵挡北戎!此时若驳回其“合理”的协防请求,万一京城有失,责任谁担?
他咬着牙,颤抖着手,批了一个“准”字。心中那股被挟制的屈辱和恐惧,几乎要将他吞噬!
更深层的布局,在无人知晓的暗夜中进行。远交近攻,缔结密约。
数只不起眼的信鸽,携带着用特殊密码写就的密信,飞向西南边陲、东海之滨。
信是发给两位手握重兵、同样被朝廷猜忌、与谢景行曾有袍泽之谊的边军统帅:镇南将军冯闯,靖海都督郑啸。
信中没有一句提及“谋反”,只有对北境危局的“忧心”,对朝中主和派的“愤慨”,以及…一句意味深长的试探:
“北风骤起,恐殃及池鱼。若京师有变,盼兄台稳守疆土,勿使内外交困,则天下幸甚,黎民幸甚!”
这看似忧国忧民的话语,实则是最高明的结盟邀请:我若在北方动手,你们需稳住南方和海上,不要被朝廷调来打我,便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很快,加密的回信悄然而至。
冯闯:“西南蛮族异动,弟恐难分身,然必保境安民,不负兄托。”
郑啸:“东海波涛难测,舰船检修,短期内无法北上。兄在北方,多加保重。”
答复含蓄,却心意已明!
一张无形的、覆盖大夏疆域的军事同盟网络,已初步织就!
三日之期将至。
谢景行终于下令:拔营出征!
三万大军开拔,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浩浩荡荡向北而去。
京城百姓夹道相送,高呼“国公爷万岁”,声震云霄。
皇帝萧琰站在高高的宫墙之上,望着那远去的黑色洪流,心中没有半分欣慰,只有刺骨的寒意。他感觉自己仿佛亲手放出了一头挣脱了所有锁链的洪荒巨兽,而这头巨兽獠牙所指…最终必将是他自己!
出征?是去收网!皇帝老儿在城头看风景,看好了!这江山是怎么改姓的!
定国公府内,云舒凭栏远眺,指尖一枚黑子轻轻落在面前的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棋盘上,白子(皇权)看似依旧占据中腹,但黑子(谢景行势力)已悄然连成一片,形成了合围之势,杀气凛然。
“棋局已布好。”她轻声自语,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接下来,该…将军了。”
北境的烽火,是危机,更是…最好的掩护。
一场决定国运的惊天棋局,随着大军北上,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