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章内那声轻响尚未散去,陈御风已将钢笔插入主控台接口。实验室的终端屏瞬间亮起三重验证环,数据流如瀑布般滚落。他没有回头,只低声说:“周子豪,启动质谱仪,样本代号‘龙鳞-1’。”
周子豪摘下眼镜,用袖口擦去镜片上的水雾,手指在操作面板上快速敲击。质谱仪舱门闭合,真空泵启动,合金样本被送入辐照模拟区。屏幕上跳出警告:【材料结构含未知嵌套参数流,存在被动响应风险】。
“不是杂质。”周子豪盯着波形图,“是加密信号,嵌在晶格间隙里,像……一条潜伏的指令链。”
陈御风不动,指尖在笔杆上轻点两下。系统界面无声展开:【检测到量子密钥残留痕迹,匹配源为第462章熔炉残片签到记录】。他立即调出当日地理坐标与时间戳,比对龙鳞纹理刻痕——防伪标记完全吻合。
“配方未泄露。”他说,“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路径被反向追踪了。”
沈昭华站在实验台旁,左手无名指的翡翠戒指轻轻抵住生物认证区。屏幕切换至沈氏集团最高权限通道,一串串熔炼日志、监控时间戳、签到坐标自动归档,形成不可篡改的时间链证据。
“他们想用规则拖住我们。”她声音平稳,“但原创性不能靠申报顺序决定。”
质谱仪完成第一轮扫描。数据显示,龙鳞合金在模拟近地轨道真空与高辐射环境下,不仅未出现性能衰减,反而因宇宙射线激发产生自修复效应,超导临界温度提升17%。周子豪反复核对三次,确认无误后抬头:“它……活了。”
陈御风拔出钢笔,接入分布式量子计算阵列。三重隔离环境同步运行,真空辐照模型迭代加速。十五分钟后,系统输出最终结论:【龙鳞合金具备长期太空服役能力,建议列为航天工程战略储备材料】。
他立刻调取第482章粘结剂成功案例与第489章翼尖涡流闭环数据,整合成“三位一体技术包”,打包压缩后通过勋章内嵌的量子密语协议上传总装科技局。文件末尾附注一行字:“若七十二小时内未批复,我们将以民用航天名义自主发射验证星。”
沈昭华看着提交状态栏变为“已发送”,转身走到专利终端前。她摘下戒指,按在认证区中央。系统弹出提示:【检测到沈氏集团最高权限持有者,是否启动国家级专利优先通道?】
她点击确认,输入账号密码,开始填写申请文书。材料名称栏写着:“龙鳞合金·太空适配型”。技术特征描述中,她精确标注了晶格排列方式、自修复机制触发条件、以及与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耦合接口参数。
最后一行签名处,她执起钢笔,落下“沈昭华”三字。“昭”字最后一笔划出飞鸟弧线,稳而有力。提交键按下瞬间,系统反馈:【专利申请已受理,优先权日锁定为三年前首次签到日】。
周子豪仍在查看质谱仪数据。他在笔记本边缘画下一枚带翼航天器草图,旁边标注:“整流罩内壁涂层优化方案”。突然,终端警报亮起:【监测到西北方向晶格共振信号强度升至96.8%,匹配度逼近临界值】。
陈御风立即调出权限地图,发现信号源正沿内蒙古草原移动,轨迹指向未登记飞行物坠落点。他将钢笔重新插入主控接口,建立临时防火墙,阻断任何可能的共振反向定位。
“他们在复现我们的技术。”他说,“而且快成了。”
沈昭华走到控制台另一侧,从公文包取出一支钢笔式U盘,插入数据端口。屏幕显示:【沈氏资本链验证代码加载完毕,航天适配研发资金已到位】。
“不等批复了。”她说,“生产线今晚切换,第一批用于长征九号载荷舱壁原型件制造。”
周子豪点头,调出熔炉控制系统。“需要调整梯度降温曲线,加入微量硼掺杂,否则高空热应力仍会引发微裂纹。”
陈御风看着全息投影中缓缓旋转的火箭模型,整流罩表面浮现出“航空帝国”徽章。系统提示浮现:【龙鳞合金认证完成,太空技术树第一阶段解锁进度37%】。
他没有动,目光落在徽章下方的一行小字上:“启明计划·深空节点01”。
沈昭华收起U盘,戒指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第一步,走稳了。”
周子豪戴上手套,走向材料准备区。他的笔记本摊开放在操作台上,航天器草图旁多了一行新注释:“大气层再入阶段热防护升级建议”。
陈御风依旧站在主控台前,钢笔未拔。数据流持续滚动,北斗模块闪烁一次,随即恢复常态。他知道,那颗尚未发射的验证星,正在等待一个坐标。
实验室灯光通明,冷却机组低鸣运转。终端屏幕右下角,倒计时悄然跳动:【距离下次战略级签到剩余 67:58:23】。
沈昭华走到他身边,低声问:“下一步去哪儿签到?”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机械表。指针指向20:15。然后他说:“西北方向,草原深处。”
话音未落,主控屏突然弹出新警报:【检测到境外专利组织异常访问请求,来源Ip经多重跳转,最终指向某国际航空咨询公司服务器】。
沈昭华冷笑一声,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封锁指令。
周子豪抬起头,眼镜片映着屏幕蓝光。
陈御风握紧钢笔,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全息投影中的火箭模型微微震颤,整流罩缝隙间,一道极细的金线缓缓浮现,沿着“启”字纹路游走一圈,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