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追踪界面的淡蓝色轨迹在屏幕上微微震颤,陈御风的手指悬停在锁定键上方。信号未断,残留波动呈现出规律性回弹,说明对方仍在尝试建立隐蔽信道。他没有迟疑,直接授权周子豪接入“神经拟态防御原型系统”——这是昨日在航校c级模拟器室签到后解锁的技术模块,尚未完成全系统兼容测试。
“启动诱饵数据库。”陈御风声音低沉,“嵌入动态溯源包,外层加装认知干扰。”
周子豪迅速调出虚拟架构面板,指尖划过三十七个预设节点,将一套伪造的新型航发参数载入前端服务器。数据结构完全仿照真实研发模型,包含推力曲线、热循环响应和材料疲劳模拟,甚至连计算误差都复刻了实验室原始偏差值。他在最外层防火墙植入一段特殊程序:一旦检测到非授权深度读取行为,立即推送大量航空科普内容流。
第一波攻击来得极快。
境外Ip集群以毫秒级间隔发起多跳代理渗透,目标直指核心数据库入口。传统加密协议在三十七秒内被连续击穿,攻击流量呈现军用级特征,具备自适应伪装能力,能根据防御响应自动调整数据包格式与传输频率。
“不是普通黑客。”沈昭华盯着流量分析图,“这是经过实战训练的自动化攻击程序,路径规划有战术意图。”
周子豪已开启量子密钥动态刷新机制,每0.3秒更换一次通信密钥。对方破解进度不断归零,但仍集中算力对第二层防火墙发起分布式暴力破解。同时,一组逻辑炸弹被释放,试图冻结系统响应进程。
“反向注入准备就绪。”周子豪低声报告。
陈御风点头。
下一秒,所有成功登录的终端自动弹出全屏播放界面。画面中一位戴眼镜的华夏讲师正站在黑板前,背景是手绘的涡轮风扇剖面图。“感谢收看本期《航空知识》特别节目,”讲师微笑着说,“下期我们讲讲解‘如何正确组装F-35发动机’。”
攻击节奏出现了明显迟滞。
原本密集的数据洪流骤然放缓,部分节点开始主动断开连接。沈昭华调出境外Ip行为分析图,发现剩余主机的请求模式发生改变——从高强度破解转为低频试探性扫描,像是在确认是否陷入反追踪陷阱。
“他们在评估风险。”陈御风注视着攻击频率变化曲线,“这种级别的组织不会轻易撤退,除非怀疑自己暴露了行动特征。”
话音未落,最后三台主机在同一毫秒内切断连接。断开前,其中一台向主控系统发送了一个加密压缩包。
“没走干净。”周子豪立即隔离文件,导入轻量级解码器运行于物理断网沙箱环境。文件使用非对称算法嵌套七层保护,常规破解可能触发远程擦除机制。他仅提取元数据头信息,避免激活潜在恶意载荷。
结果显示:创建时间为攻击结束前18秒,作者标签为空白,但嵌入了一段极低频音频信号。经过波形还原处理,音频转化为文字:
“游戏继续——你们赢了这一局。”
主控室内短暂沉默。
陈御风盯着那行字良久,手指轻敲桌面边缘。这不是溃败,而是精准的情报回收。对方通过此次交锋验证了己方防御层级,并成功传递威慑信号。真正的威胁不在攻击本身,而在其后的静默观察。
沈昭华将文件副本上传至军方备案通道,标注“高危持续威胁”。她转身看向仍在运行的量子追踪界面,那条淡蓝色轨迹并未消失,反而在角落重新生成一个微弱信号点,持续发出间歇性脉冲。
“他们留了个监听哨。”她说。
周子豪已经开始部署后续监控策略。他在诱饵数据库中加入新的变量扰动机制,使每次查询结果产生细微偏差,长期积累将导致敌方建模失真。同时,在系统底层埋设隐形探针,任何试图重建连接的行为都会被记录并定位。
陈御风调出飞行王朝系统的权限界面,查看本次防御行动所累积的飞行贡献值。签到地点为航校核心机房,属高价值技术节点,奖励正在生成中。他暂未领取,而是将系统资源优先分配至数据净化模块,确保所有进出流量经过双重校验。
沈昭华打开股东会应对方案文档,开始整理可公开披露的技术进展节点。她知道,内部危机尚未结束。沈明远虽已在资金战中爆仓,但其背后势力不会就此罢手。今天的网络攻防只是开端,下一步很可能是舆论与供应链的联合绞杀。
周子豪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上的水雾。他的视线落在新材料熔炼数据上,这是接下来的核心任务。新型合金必须在十二个月内完成定型,而目前相位融合仍存在不稳定性问题。他刚要开口,终端突然提示一条异常日志。
“第三实验室温控曲线出现微幅震荡。”他说,“持续时间四分钟,偏离标准值0.6度。”
陈御风立刻切换监控画面。那是存放量子态钛硼复合物的恒温舱,温度波动虽小,但足以影响晶格生长。他调出过去二十四小时的环境记录,发现震荡发生在网络攻击高峰期,且与某次逻辑炸弹释放时间高度重合。
“不是偶然。”他说,“他们在干扰物理层。”
沈昭华同步调取电力供应日志,发现同一时段内,该实验室的UpS电源曾有一次短暂切换,主供应回路出现0.2秒断档。虽然备用系统即时接管,但对于精密实验而言,这已是致命扰动。
“攻击不止在数字世界。”她声音冷了下来,“他们试图破坏我们的实体研发基础。”
陈御风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重新设定防护等级。他将神经拟态防御系统扩展至整个研发中心的工业控制系统,涵盖温控、气压、供电等关键子系统。任何外部指令输入都需经过量子认证与行为模式比对。
“下次不会再让他们碰触到实验室。”他说。
周子豪重新编译熔炼程序,加入温度补偿算法与冗余校验机制。他知道,从现在起,每一个参数调整都可能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他打开笔记本,写下第一行代码:【自适应稳态控制v1.0】。
沈昭华关闭股东会预案界面,转而接入军工采购平台,提前申报稀有金属储备配额。她必须确保原材料供应不受外部干扰。
陈御风的目光回到量子追踪界面。那个微弱信号点仍在闪烁,像一颗潜伏的心跳。他没有关闭监测程序,而是将其输出端接入选代预警模型,设定当信号强度连续三次增强时自动触发深层反制协议。
主控室灯光微闪了一下。
周子豪抬头,发现显示器右下角跳出一条系统通知:【虚拟沙盒v7.3已部署完毕,诱饵数据流定时上传功能启用】。
他按下确认键。
屏幕上的虚假研发进度模型开始缓慢更新,推力参数提升3.2%,材料耐热阈值上调至1480K。这些数据将在未来七十二小时内逐步释放,引诱敌人深入。
陈御风拿起笔,在图纸边缘写下一行参数:Δt=0.6c,t=240s,e=0.003。
笔尖顿住。
他缓缓抬头,看向监控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