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中的编码序列再次闪现,持续时间比前次多出0.3秒,排列方式与引力波谐振带的耦合频率形成镜像对称。周子豪指尖悬停在回放键上方,瞳孔收缩。
“它在学习。”他说,“每一轮湮灭后都调整了出现节奏,像是在测试我们的响应阈值。”
陈御风未答,思维直连系统后台,将三段残存编码导入“飞行王朝系统”的逆向解析模块。界面无声展开,数据流如星轨旋转,逐层剥离噪声干扰。三秒后,核心结构图谱浮现——七重嵌套协议环,末端嵌有军情六处特制的“影子协议”签名码。
确认匹配。
他闭眼调取外部情报缓存。沈昭华三小时前发来的加密信息弹出:某欧洲匿名财团租赁近海游艇,通信频段与叶婉晴近期联络节点高度重合;对方提出以二十亿欧元收购“五代机核心生产权限”,谈判定于今晚八点。
时间吻合。
“这是信标。”陈御风睁眼,“他们用编码探测数据库坐标,准备物理提取。”
周子豪手指一颤:“可我们根本没有对外公开过研发节点位置。”
“不需要公开。”陈御风调出系统日志,“上一次引力场攻击残留的能量涟漪,已被对方反向建模成定位基准。他们知道我们在哪。”
警报声未响,但系统预警级别已自动升至最高。防火墙边缘检测到微弱的数据探针,伪装成气象更新包,正缓慢渗透日志备份通道。
“不能硬切。”周子豪低声,“一旦中断,他们会立刻察觉防御升级,转为静默潜伏。”
陈御风点头,目光锁定控制台右下角的量子服务器状态栏。冷却曲线平稳,合金试件正处于恒温退火阶段。此时若触发大规模反制,网络负载激增可能导致控制系统短暂失联,影响材料结晶完整性。
必须在不惊动对手的前提下设局。
“重构一个伪数据包。”他说,“包含完整五代机气动设计、推力矢量算法、航电集成方案,所有参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但植入逻辑漏洞链。”
周子豪迅速调出模板库:“漏洞类型?”
“时间锁。”陈御风输入指令,“设定解密后72小时激活追踪回路,回传访问设备的所有历史操作记录。同时嵌入‘认知误导层’——让他们相信已掌握核心技术,实则关键节点全部错位。”
“比如?”
“主燃烧室压力阈值调高1.8%,进气道谐振频率偏移0.6赫兹,飞控软件版本标记为已废弃的V3.1。”陈御风语速平稳,“这些误差不会立即暴露,但在实际装配中会导致整机共振,迫使他们反复调试,每一步都会留下痕迹。”
周子豪开始编码。十分钟后,一套完整的“伪生产权数据包”生成,体积达4.7tb,压缩后封装为标准军工加密格式。
“下一步?”他问。
“把它放进离线备份节点。”陈御风指向系统架构图中的灰色区域,“那个废弃的测试服务器,Ip地址曾出现在去年泄露的日志片段里。他们一定记得。”
周子豪操作终端,将数据包注入指定节点,并在日志中留下一条看似无意的访问记录:“cYF-05_final_backup.tar.gpg – last access: 20分钟前”。
布置完毕。
监控画面显示,对方探针的移动速度明显加快,开始集中扫描该区域。三分钟后,探针转化为实质性连接请求,目标直指伪数据包所在路径。
“来了。”周子豪屏住呼吸。
陈御风右手搭在主控端口,启动【量子虫洞】模块。界面提示:需绑定唯一生物频率,激活闭环式四维数据空间。
他输入认证序列。
无形能量场瞬间成型,覆盖整个系统外围。所有外来访问请求被引导至一个模拟的真实环境——服务器阵列、存储结构、权限层级完全复刻现实,唯独运行在独立的时间维度中。
“诱导脉冲准备。”他说。
“就绪。”周子豪按下同步键。
当监控画面显示欧洲财团代表插入U盘开始下载时,陈御风释放脉冲信号。对方设备立即被牵引至虚假服务器,数据流如潮水涌入。
下载进度条跳动:1%、5%、12%……
每一步操作都被实时镜像记录,包括设备型号、操作系统指纹、预装软件列表。更关键的是,时间锁病毒已在后台悄然激活,倒计时启动。
“他们拿到的是幻象。”周子豪看着数据流向,“真正的核心代码仍在本地隔离区。”
陈御风注视着量子服务器的能耗曲线。负载上升8%,但未触及警戒线。合金冷却进程依旧稳定。
“让幻象再真实一点。”他说,“推送一段‘内部争议’日志。”
周子豪快速编写文本:
> 【加密通讯记录 – 内部会议摘录】
> 沈昭华:我们必须接受报价,资金链撑不过三个月。
> 未知男声:可一旦交出数据,项目就没了主导权。
> 沈昭华:留得青山在……
日志被植入伪数据包的附属文件夹,命名“confidential_debate.log”。
几分钟后,监控显示对方暂停下载,转而深入分析该文件。显然,他们正在评估交易真实性。
陈御风嘴角微扬。
他知道贪婪会压倒谨慎。二十亿欧元的诱惑面前,没有人能冷静判断真假。
此时,沈昭华发来新消息:谈判结束,对方签署意向书,约定明日晨间完成U盘交接。她已乘直升机返程,手中握有财团成员身份信息及海上航行许可编号。
“法律反制可以启动了。”陈御风回复。
周子豪忽然低呼:“他们在尝试建立二级信道!”
画面中,另一股数据流从游艇方向发起,绕开主防火墙,试图接入航校外网的公共wi-Fi热点。
“不用拦。”陈御风说,“放进去。”
“可那是通往行政系统的入口!”
“正好。”陈御风调出蜜罐网络配置,“把行政系统里的‘员工通讯录’‘项目预算表’‘合作单位名单’全都换成定制版本。让他们以为打通了内网。”
周子豪明白过来,迅速部署诱饵文件。那些表格中埋藏着地理定位标签和设备指纹采集器,任何打开行为都将暴露使用者位置。
二级信道顺利接入,对方开始批量下载行政资料。
主下载仍在继续,进度已达67%。
陈御风保持与系统的深度连接,感知着四维空间内的数据流动。量子虫洞稳定运行,捕获情报样本三个:一名技术人员的登录凭证、一台境外服务器的Ip地址、一段未加密的语音指令片段。
系统提示浮现:【跨维度陷阱稳定运行中,捕获情报样本x3,贡献值+5000】
他未动声色。
此时,游艇上的下载接近尾声。U盘指示灯由闪烁转为常亮,表示数据接收完成。
就在最后一帧数据写入的瞬间,时间锁病毒悄然激活。追踪程序嵌入系统底层,开始反向搜集设备信息。
陈御风切断诱导脉冲,量子虫洞缓缓闭合。虚假服务器连同所有幻象一同消失,仿佛从未存在。
监控屏幕归于平静。
周子豪长舒一口气,翻开笔记本,在空白页写下:“跨维度诱捕模型V1.0”,随后画下一幅草图——两股数据流交汇于一点,其中一股被卷入螺旋状虚空。
“他们现在应该觉得自己赢了。”他说。
陈御风仍坐在主控台前,指尖映着蓝光,思维未脱离系统。他的视线落在量子服务器的状态栏上,那里有一行极小的异常提示:
**“检测到非标准响应延迟,来源:北纬50.12°,东经1.38°”**
那是英吉利海峡中部,一艘注册为渔业公司的船只所在位置。
他调出该坐标的公开信息,发现其过去十二小时内未申报任何捕捞作业,且雷达信号多次消失。
“不是渔船。”他说。
周子豪抬头:“要追吗?”
陈御风没有回答。他重新打开系统界面,将刚刚捕获的三份情报样本打包,标注为“优先级A”,发送至沈昭华的加密收件箱。
然后,他在日志末尾添加一行指令:
**“启动‘深水静默’预案,冻结所有非必要外部接口,等待进一步命令。”**
主控室内,只有服务器风扇的低鸣持续回响。
他的右手依旧搭在接入端口,纹丝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