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娱乐不发一言,只用一张截图,就让之前的沉默本身就充满了不屑和蔑视。
这张截图,直指带头闹事的几位导演,让他们所谓的资历、作品积累等论断,全部沦为笑柄!
暴雪娱乐向所有人展示了,什么才是互联网时代最有效的反击方式——甩数据!
在绝对的事实面前,一切华丽的辞藻,和道德指责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张截图成了抽在陈歌等人脸上最响亮的耳光。
那张“2vs73\/61\/47”的截图,像一颗投入互联网池塘的核弹,冲击波瞬间席卷所有社交平台。
暴雪娱乐用这种方式,宣告正式登场!
短暂的寂静后,是网友们山呼海啸般的群嘲。
数学题:“2vs73\/61\/47”这个话题第一时间冲上热搜词条。
“兄弟们帮我算算,2是不是大于73?在线等,挺急的!”
“陈导别拍电影了,先去小学重修一下数学吧!”
“破防了!原来我一生追求的真理是‘少即是多’!”
“导演界的九斤老太”这个经典文学梗也被挖了出来。
“真的笑死,陈歌导演完美演绎现代版九斤老太,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以前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是‘一部顶你几十部’,这搁谁谁不酸啊?”
“陈歌:我不管,我年纪大,你就得让着我。”
“陈歌:你票房高怎么了?我年纪大,你得让着我。”
“陈歌:我几十部电影票房没你高怎么了?反正我年纪大,你得让着我。”
“哈哈——你们是要笑死我么?”
我老,你得让着我——成了最新流行语,更被有才的网友制作成了各种表情包。
一张p图:陈歌头像配文“我老”,柳如烟头像配文“我票房高”,中间一个巨大的“所以?”。
游戏论坛:“这boSS打不过啊,谁来帮帮忙?”
楼下回复:“跟它说‘我老,你得让着我’。”
考研论坛:“题太难了!”
楼下回复:“跟出题老师说‘我老,你得让着我’。”
有人做了对比视频,一边是陈歌等人采访时痛心疾首“票房不等于艺术”、“要沉淀”的画面。
另一边则是他们自己过去电影海报上硕大的“投资x亿”、“目标票房xx亿”、“年度商业巨制”的宣传语,形成了绝妙的讽刺。
这场风波不仅没有伤到柳如烟分毫,反而通过强烈的对比。
网友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暴雪娱乐的绝对实力和与传统势力的云泥之别。
原先那些站队陈歌的导演,和影评人的社交媒体评论区,此刻彻底沦陷。
“别骂了别骂了,陈导都快被你们嘲讽得‘晚节不保’了(虽然节也不知道在哪)。”
“事实证明,菜才是原罪。自己菜还跳脚,就是又菜又爱玩。”
“以前觉得他们是大导演,有光环,现在一看数据……哦豁,原来是群混子,靠着资历和圈子抱团取暖呢?”
“暴雪:跟我比票房?网友:跟我比阴阳怪气?陈导:我想静一静。网友:静静是谁?”
暴雪的沉默不是软弱,而是强者对蝼蚁喧嚣的不屑一顾。
当它终于开口时,只需一个数字,便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
但柳如烟是什么人?她的风格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绝的性子!
既然对方的巴掌已经打到脸上了,她怎么可能不做出反击!
暴雪娱乐再发动态:“既然你们提到了“爱国”和“文化责任”,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是怎么爱国的吧。”
紧接着,又是一张表格贴了上去。
表格上的名单密密麻麻的,各大导演的名字、年纪、国籍等全部被标注的清清楚楚!
“陈歌,导演,63岁,国籍:大美丽国……”
“陈程,导演,52岁,国籍:枫叶国……”
“张虎:导演,47岁,国籍:袋鼠国……”
“林红:演员,32岁,国籍:大美丽国……”
……
娱乐圈彻底沸腾了,各家娱乐公司纷纷发出紧急声明,试图维护自家艺人和导演!
暴雪娱乐这第二波攻势,比第一张票房对比图更加狠辣致命。
柳如烟再次把桌子给掀了,将某些人最不愿意暴露在阳光下的底裤,全都扯了个干干净净!
如果说第一张图是打脸,那这一张国籍名单,就是诛心!
公众可以接受导演拍不好电影,但绝不能接受把爱国当生意,用身份搞双标。
网络再次炸裂,网友们这次不再是单纯的嘲讽,而是夹杂了震惊、愤怒和被欺骗的滔天巨浪。
“卧槽——!我看到了什么?”
“63岁,大美丽国?陈歌?你一个大美丽人,在这跟我们大夏人谈电影的艺术责任和文化担当?你配吗?”
“枫叶国、袋鼠国、大美丽国……好家伙,这名单快凑成八国联军了!”
“合着所谓‘大夏导演圈的泰山北斗’,是一群外国友人在指导我们大夏电影的未来?滑天下之大稽!”
“白天在镜头前痛心疾首‘要守护大夏电影艺术’,晚上回加州别墅喝红酒?真是吐了!”
“国际主义精神我是认可的,但一边赚着大夏币,一边拿着外国护照,还一边摆着老祖宗的谱,教训真正在国内做出成绩的人,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爱国’生意真好做,眼泪一抹,旗子一举,钞票到手,国籍一换?”
“我现在严重怀疑他们抨击柳如烟和暴雪的动机,根本不是因为什么艺术,纯粹是蛋糕被动了,急了!”
“娱乐圈国籍大揭秘”、“外国人教大夏人爱国”等词条,以碾压之势屠榜,热度彻底爆表。
网友们的创作热情再次被点燃,但这一次,怒火和讽刺更加尖锐。
有人制作了“国籍连连看”小游戏,要求玩家将导演头像和他们真实的国籍连线。
有人把陈歌之前采访视频里“我们大夏电影人”的片段循环播放,配上“Sorry, I'm American”的背景音乐和闪烁的大美丽国旗。
“我老,你得让着我”的梗,立刻升级为——“我是外宾,你得让着我”、“我大美丽人,我得教你怎么拍大夏电影”。
那些之前跳得欢、此刻被点名国籍的导演和明星,社交媒体瞬间沦陷为大型翻车现场。
之前他们抨击柳如烟的博文下面,此刻全是网友“打卡观光”和辛辣质问。
“陈导,大美丽的空气真的新鲜吗?”
“陈老师您好,作为一个大夏观众,想请教一下您这位“外国专家”,是如何看待大夏电影的?”
“您说的‘我们’,是指您和您的大美丽同胞吗?”
原先支持他们的水军和少数糊涂粉丝,此刻也彻底哑火,甚至倒戈加入声讨大军。
这种原则性的问题,没有任何洗地的空间。
陈歌等人的电话被打爆,但始终无人接听。
他们的工作室要么保持沉默,要么仓促地发出一封漏洞百出、试图解释“虽持外籍,但心系故土”的苍白声明,反而引来更多的嘲笑。
这场由他们率先挑起的战争,至此场面已彻底失控,变成了一场将他们钉在耻辱柱上的公开处刑。
他们不仅输掉了票房、输掉了口碑,现在连最根本的立足身份和动机,都遭到了毁灭性的质疑。
张迪看着几乎瘫痪的网络舆论,兴奋之余也不禁咂舌:“柳总,这下是不是闹得太大了?几乎把半个圈子的人都得罪光了。”
柳如烟撇了撇嘴:“这事分明是他们先动手的。”
张迪张了张嘴,最终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他们的这位柳总,从来不打持久战,而是专门打“歼灭”战!
柳如烟不屑道:“还以为他们有多大本事,敢把‘爱国’和‘资历’当武器扔过来。”
“只是没想到,这扔过来武器不是金箍棒,而是纸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