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的秋雨缠缠绵绵,淅淅沥沥下了三天,打湿了紫宸殿的琉璃瓦,也给早朝的气氛蒙上了一层湿冷。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朝服上的水痕还未干透,青灰色的队列在晨光里透着股压抑的肃穆。

李瑁站在诸王之列,玄色朝服的下摆沾着些泥浆——他今早特意绕路去了趟城外的河工营地,查看苏明远主持修建的淮河堤坝模型,鞋边的泥点子还没来得及擦拭。刚站定,吏部尚书郑繇就捧着笏板,出列时袍角带起一阵风,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格外刺耳:

“陛下!科举特科开设三月,弊端已显!那些工匠、农夫凭着些‘雕虫小技’便得入仕,连《孝经》都背不全,如何能牧民?臣请罢黜特科,恢复旧制,以经义取士,方不失我大唐体面!”

他话音未落,礼部侍郎柳浑立刻出列附和,花白的胡须在胸前颤抖,声音带着股气急败坏的尖细:“郑尚书所言极是!我大唐取士,历来以经义为本,德行为先。如今特科考生竟在朝堂上争论‘如何沤肥’‘怎样修船’,满口俚语俗谈,成何体统?长此以往,官场将沦为‘匠人作坊’,斯文扫地啊!”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程休甫的旧部、关东士族的代表纷纷出列,青灰色的朝服在丹陛前连成一片,像压在殿上的乌云。“臣附议!”“特科有违祖制!”“经义乃治国根基,不可轻废!”

李瑁上前一步,玄色朝服上的泥点在一众簇新朝服里显得格外扎眼,却也透着股踏实的底气:“诸位大人所言‘体统’,是让百姓饿着肚子听经义,还是让堤坝溃了堤再论德行?”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惊雷般炸在殿内。附和声瞬间停了,柳浑的脸涨成了绛紫色,手指着李瑁,气得说不出话:“荣王殿下此言差矣!经义是治国根本,若官员不知礼义廉耻,纵有百般技艺,也只会沦为谋私利的工具!”

“柳大人去年主持修缮洛河漕渠,”李瑁目光如炬,扫过阶下,“因不懂水力学,错算了堤坝倾斜角度,导致汛期溃堤,淹没良田千亩,百姓流离失所。那时您口中的‘礼义廉耻’,为何没能拦住洪水?”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倒是苏明远,一个寒门学子,凭着特科入仕,用算科知识提前算出溃堤点,连夜组织百姓转移,救了三百多条性命——他虽背不全《孝经》,却行了最大的‘仁’!这难道不是官员该有的样子?”

柳浑被噎得脖颈青筋暴起,紧紧攥着笏板,指节发白,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郑繇连忙上前一步,试图解围:“苏明远不过是侥幸!士族子弟饱读诗书,行事自有章法,怎是那些市井匠人可比?就说清河张氏的张衡,虽未中特科,却在传统科举中表现优异,其策论《论王道》深得经义精髓,这样的人才,才该委以重任!”

“张衡的《论王道》?”李瑁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卷纸,展开时纸张因受潮有些发皱,“臣倒要请诸位看看,这位‘深得经义精髓’的张公子,在特科算科考试中写了什么。”

他清了清嗓子,念道:“‘水渠分配,当以尊卑定多寡,官宦之地多予,百姓之地少予’——如此‘王道’,是要让水也分高低贵贱吗?”

殿内一片哗然。几个出身寒门的官员忍不住低笑出声,连玄宗都皱起了眉头,敲了敲龙椅扶手:“竟有此事?”

“何止如此。”李瑁又从怀中取出赵二柱改良的夯机图纸,高高举起,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尺寸标注看得人眼花缭乱,“赵二柱虽不识多少字,却造出了省力三成的夯机,让关中粮仓提前一月完工,省下民夫工钱五千贯。请问诸位大人,是张衡的《论王道》能让粮仓早日储粮,还是赵二柱的夯机能让百姓冬天有粮吃?”

守旧派一时语塞,殿内陷入诡异的沉默,只有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在窗棂上,像在替他们回答。户部尚书裴宽趁机出列,捧着《秋收简报》奏道:“陛下,陈九推行的‘盐碱地改良法’已在关中试成,改良荒田两千亩,亩产比普通田多两石。若不是特科让他入仕,这些荒田至今还是废地,明年秋收,单这一项便能多收四万石粮,够关中百姓吃一个月了!”

宋璟也跟着出列,花白的眉毛拧成一团:“海科选拔的老水手王老五,指导商船规避台风,本月已有五艘船平安返航,比往年同期多运回香料三百担,税银增收五千贯。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功绩,难道不比空谈经义有用?”

柳浑仍不死心,梗着脖子道:“可他们不懂礼法,如何处理政务?难道让一个老农去断案?怕是连卷宗都读不懂!”

“臣倒要问问柳大人,断案靠的是律法,还是经义?”李瑁反问,声音朗朗,“前几日京兆府审理的‘粮商欺民案’,正是苏明远用算科知识算出粮商缺斤短两的猫腻——他算出粮商的秤杆被动了手脚,每斗少给百姓三合,一月下来竟克扣了二十石粮!他虽不懂《周礼》,却懂‘公平’二字——这难道不是为官的根本?”

玄宗一直沉默着,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此刻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如钟:“郑爱卿,你说特科降低官员素养,可苏明远的堤坝图纸,比工部的官图还精确;赵二柱的夯机,让国库省下五千贯;陈九的荒田,明年能多收四万石粮。这些,难道不是素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经义要学,技艺也要有。若只会背经书,见了水车不会用,见了粮仓不会算,见了荒田不会种,这样的官,要来何用?难道让他们捧着《论语》去堵溃堤的口子?”

郑繇脸色发白,额头上渗出细汗,却仍咬着牙坚持:“可……可士族子弟寒窗苦读十余年,若特科常开,他们的出路何在?这岂不是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出路在本事,不在门第。”李瑁朗声道,“若士族子弟真有才华,可考特科,亦可考传统科举。臣已奏请增设‘经义兼技艺’科,让两者兼顾者优先录用。清河张氏若真有人才,大可让他们学算经、懂水利,而非只会空谈王道!”

他转向玄宗,躬身道:“陛下,臣以为,特科不仅要留,还要扩。可增设医科,选拔能治疫病的医者;增设算经科,培养能理财的人才;增设营造科,招揽会建城筑坝的巧匠。让每个有本事的人,都有机会为大唐做事。”

玄宗点了点头,龙椅上的身影在晨光里显得格外高大:“瑁儿说得对。传朕旨意,科举特科不仅要保留,还要完善——增设‘医科’‘算经科’‘营造科’,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应试。另,命苏明远、赵二柱、陈九等人入国子监讲学,让太学生也学学实用技艺。”

他看向郑繇和柳浑,语气缓和了些:“你们担心的,不过是寒门子弟抢了士族的饭碗。可大唐的江山,是靠百姓撑着的,不是靠门第撑着的。若士族子弟真有能耐,还怕比不过寒门?”

守旧派面面相觑,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柳浑长叹一声,放下了笏板;郑繇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也躬身领旨:“臣……遵旨。”

退朝后,李瑁在宫门口被苏明远拦住。这个年轻的河工丞穿着一身半旧的青色官袍,手里捧着新绘的淮河治理图,雨水打湿了他的袍角,却挡不住眼里的光:“殿下,臣听说朝堂争论,特来……特来请命去国子监讲学!”

他的手指因为常年握绘图笔,指腹结着厚厚的茧,此刻捏着图纸的边角,微微发颤:“臣想让那些太学生看看,治水不光靠《水经注》,还得靠算准每寸堤坝的倾斜度,量准每分水流的速度。”

李瑁笑着接过图纸,上面用朱笔标注的水位线、分流口,密密麻麻却条理分明:“正合我意。你要让他们看看,水渠怎么流,比经义怎么背,更关乎百姓死活。”

消息传到长安的客栈,寒门学子们奔走相告。南院的一间小屋里,几个正在临摹算经的书生激动地拍着桌子:“太好了!这下咱们也有出路了!”一个穿粗布短打的年轻人,手里还攥着修鞋的锥子,此刻却红着眼圈:“我爹是鞋匠,总说我没出息,现在我也能考特科了!”

而关东士族的府邸里,气氛却有些沉闷。清河张氏的书房里,张衡将《论王道》的文稿扔在地上,他父亲,张氏的族长,正对着特科章程出神,手指在“算经科”三个字上反复摩挲:“看来,是该让族里的子弟学学算经了。总不能将来连个水渠都算不明白,让人笑话。”

几日后,国子监里多了几个特殊的讲师。苏明远在黑板上画着水渠分流图,粉笔灰落满肩头,太学生们围着看,连曾经嘲讽过他“寒门子没见识”的世家子弟都听得入了迷,时不时有人举手:“苏大人,这弯道水流的冲击力,能用算筹算出来吗?”

赵二柱带着夯机模型,在操场上演示如何通过齿轮省力,夯机“咚、咚”地砸在地上,震得地面发颤,引来一片惊叹:“这玩意儿真能省三成力气?太神了!”

陈九则在试验田里教大家辨认改良谷种,掌心的老茧蹭在谷穗上,留下淡淡的痕迹。一个白衫学子蹲在田里,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粒谷子:“陈大人,这谷种真能亩产多两石?”陈九咧开嘴笑,露出憨厚的牙床:“试过才知道,种下去看收成嘛!”

李瑁站在窗外,听着里面的讲解声、争论声,混合着夯机的咚咚声、谷穗的沙沙声,心里清楚,这场争论并未真正结束。守旧的势力仍在,士族的偏见也不会一夜消失。但只要这些实用的技艺能在朝堂扎根,只要寒门学子有了凭本事立足的机会,大唐的科场,就会像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越来越清明。

秋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国子监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李瑁想起玄宗说的“素养”二字——或许,真正的素养,从来不是只会背多少经书,而是能解决多少难题,能让多少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转身往政事堂走去,脚步轻快。案上,新拟的《特科完善章程》正等着他批阅,上面写着“每科需加试《大唐律》十条”“技艺考核需结合民生实际”“寒门学子可申请路费补贴”。笔尖落下,墨迹在纸上晕开,像一颗种子,要在大唐的土壤里,长出更茁壮的未来。

远处,传来苏明远讲课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治水,不光要懂水性,还得懂人心——水要顺其势,人要安其心,这才是治水的根本啊!”

李瑁笑了笑,加快了脚步。这大唐的朝堂,是该注入些新的活水了。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
藏书吧最新小说: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