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厨房的悄悄话,母亲的祝福
书房里的谈话声还未散尽,林未晚就被母亲悄悄拉进了厨房。抽油烟机的余温还残留在瓷砖上,水槽里泡着刚吃完的碗碟,空气里浮动着糖醋排骨的甜香和淡淡的茉莉花香。
“妈,您拉我进来干嘛?”林未晚看着母亲神秘兮兮的样子,脸颊还带着刚才在书房憋红的热度。
母亲却没说话,先往灶台上的砂锅添了勺清水,然后转身从橱柜里拿出一包银耳:“你爸和小顾在书房聊天,咱们娘俩也说说话。”她把银耳泡进温水里,动作慢悠悠的,眼角的笑纹却藏不住。
林未晚靠在门框上,看着母亲娴熟地摘着枸杞:“您是不是早就知道爸要跟时砚说悄悄话?”
“你当你妈傻呀?”母亲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爸从下午就开始翻箱倒柜找那个木簪盒,嘴上说‘整理旧物’,我还不知道他那点心思?”她往砂锅里丢了几颗红枣,“那木簪是他的宝贝,当年我要借去给博物馆做展览,他都舍不得。”
厨房的暖光灯落在母亲鬓角的白发上,林未晚忽然想起小时候发烧,父亲背着她跑了三条街去医院,母亲则守在床边熬了整夜的粥。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温柔,原来从未缺席。
“其实我早就看出你们俩不对劲了。”母亲转身继续打理砂锅,声音从氤氲的水汽里飘出来,“上次你生日,小顾送你那盆蝴蝶兰,花盆底下刻着你们俩名字的首字母;还有你说加班晚归,他总能‘刚好’顺路送你回家……妈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这点小心思还看不出来?”
林未晚的脸颊烫得能煎鸡蛋,伸手去捂母亲的嘴:“妈!您别再说了!”
砂锅开始咕嘟咕嘟冒泡时,玄关传来父亲的声音:“小顾该回去了,我送你下楼。”林未晚刚要迎出去,就被母亲拉住:“让他们爷俩说说话,咱们把银耳羹装起来。”
她往保温桶里盛着甜汤时,听见顾时砚在门口说:“叔叔阿姨早点休息,明天我来蹭早饭。”母亲隔着厨房门喊:“路上小心,把绿豆糕带上!”
窗外的路灯将两道身影拉得很长,林未晚趴在窗台往下看,见父亲拍了拍顾时砚的肩膀,两人站在楼下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顾时砚的车汇入车流,父亲才转身上楼,手里还拿着那个空了的保温桶。
“你爸跟小顾说什么呢?”母亲擦着手从厨房出来,见林未晚还趴在窗边,忍不住打趣,“魂都被人勾走了。”
“妈!”林未晚跺了跺脚,脸颊更烫了。父亲在一旁咳了两声:“没什么,就嘱咐他开车慢点。”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
夜深时,林未晚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顾时砚发来一张照片:保温桶放在副驾上,旁边的绿豆糕盒子开着一角,配文:“阿姨做的绿豆糕甜到心坎里了,比我妈做的多放了桂花,是未晚喜欢的味道。”
她刚要回复,又收到一条消息:“你爸偷偷跟我说,木簪要每天帮你梳一次,才能越来越顺。明天早上的阳春面,我能申请给你编辫子吗?”后面跟着个脸红的表情包。
林未晚笑着回复:“看你表现。”指尖划过屏幕时,忽然注意到他拍的照片里,仪表盘上放着那支黄杨木簪,月光透过车窗落在簪子上,泛着温润的光。
楼下的桂花树被晚风拂动,沙沙声里裹着甜香。林未晚把手机贴在胸口,仿佛能听见屏幕那头的心跳。厨房的暖光灯还亮着,母亲在收拾碗筷的声响里哼着老歌,父亲在客厅翻着报纸,偶尔传来纸张翻动的轻响。
她忽然想起顾时砚刚才在厨房笨拙绾发的样子,想起母亲悄悄塞给她的荔枝,想起父亲把木簪交到他手里时的郑重——原来幸福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藏在这些柴米油盐的细节里,藏在家人的眼神里,藏在爱人跨越夜色的牵挂里。
手机又亮了一下,是顾时砚发来的晚安:“今天收到的不仅是木簪,是沉甸甸的托付。晚安,我的女孩。”
林未晚抿着嘴笑,指尖在屏幕上敲下:“晚安,我的守护者。”窗外的月光悄悄爬上床头,落在发间残留的木簪余温里,像母亲的祝福,温柔了整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