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江滩的晨雾总是带着长江特有的湿润气息,将岸边的芦苇荡浸得发沉。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雾气,放风筝的孩童便会踩着露水跑来,风筝线在晨风中发出细碎的声响,与江面上货轮的汽笛声交织成这片休闲胜地的日常。可只要夕阳沉到江对岸黄鹤楼的檐角之下,老武汉人就会催着孩子回家,手指向江滩深处那片渐暗的芦苇丛,眼神里带着不加掩饰的忌惮——那里藏着一个让整个汉口北都胆寒的传说。
这个传说要从二十年前的那个梅雨季说起。1998年的夏天格外漫长,长江水位连日看涨,江滩的亲水平台被淹了大半,拉起的警戒线在风中猎猎作响。林晓燕就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踏进汉口江滩,她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附近的小学当语文老师,身上还带着学生气的青涩。那天是她的生日,男朋友说要给她一个惊喜,让她傍晚到江滩的望江亭等他。
梅雨季的天气说变就变,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突然被乌云压得极低,江风裹着雨丝砸下来时,林晓燕才发现自己忘了带伞。望江亭里已经挤满了避雨的人,她怕男朋友找不到自己,便攥着那本准备送给他的诗集,沿着被雨水打湿的步道往江边长廊走。江水在暴雨中翻涌着黄褐色的浪涛,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发出沉闷的巨响。
阿明!她看见长廊下站着个熟悉的身影,便裹紧外套跑了过去。可走近了才发现,那只是个穿着相似夹克的陌生人。就在她转身要退回去时,脚下的青石板突然打滑——前几日夜的暴雨冲垮了岸边的护栏,这里早已成了警示区域。身体失重的瞬间,林晓燕下意识地将诗集抱在怀里,冰冷的江水瞬间将她吞没。
湍急的水流卷着她往江中心去,她拼命挣扎,嘴里灌满了带着泥沙味的江水。模糊中,她似乎看见男朋友举着伞在岸边奔跑呼喊,可风浪太大,她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那本诗集从怀里滑落,封面印着的《致橡树》在江水中渐渐散开,最后被浪头拍在岸边的石头上,留下一团深色的印记。直到三天后,她的遗体才在下游的采砂船附近被发现,手里还紧紧攥着半片被水泡烂的书页。
林晓燕的葬礼办得很简单,男朋友在望江亭旁种了一棵桃树,说等来年花开,就像她还在身边一样。可谁也没料到,当年的冬天还没到,江滩就开始出现怪事。最先撞见的是清理垃圾的保洁员张婶,那天她加班到夜里十点,推着垃圾车经过江边长廊时,突然听见身后有细碎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白裙子的姑娘站在路灯下,长发湿漉漉地披在肩上,手里捧着一本湿透的诗集,正是林晓燕下葬时穿的那身衣服。张婶以为是游客迷路,刚要开口询问,那姑娘突然抬起头,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眼睛里空洞得像两潭深水,嘴里喃喃地念着:我的书......丢在江里了......
张婶吓得魂飞魄散,垃圾车都顾不上推就往门卫室跑,从此再也不敢在江滩加班。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开,起初还有人不信,直到春节前的一个深夜,联防队员老李在巡逻时也遇到了怪事。那天他接到举报,说有小混混在江滩偷东西,便带着手电筒独自前往。走到芦苇荡附近时,手电筒的光突然照到一个白色身影,正蹲在地上似乎在寻找什么。
谁在那儿!老李大喝一声,握紧了腰间的橡胶棍。那身影缓缓站起来,正是保洁员说的白衣女子,她转过身,老李清楚地看见她裙摆上滴落的水珠在地面汇成一小片水洼,而她手里捧着的,正是半本腐烂的诗集。我找我的书,女子的声音像浸在水里的棉花,轻飘飘的没有力气,阿明说会在这儿等我拿书给他......老李的手电筒突然熄灭,四周只剩下江风穿过芦苇的呜咽声,等他摸索着打开备用手电时,那女子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地面的水洼还冒着寒气。
江滩女鬼的传说就此彻底传开,夜晚的江滩变得愈发冷清,只有少数不信邪的年轻人敢结伴前往。2015年的夏天,刚上大学的陈昊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小在江边长大,听着这个传说长大,总觉得是老一辈人编造的谎言。那天是他和室友的赌约,只要他能在江滩的望江亭待到凌晨三点,室友就请他吃一个月的烧烤。
夜里十二点的江滩格外安静,江对岸的灯光倒映在水里,随着浪涛轻轻晃动。陈昊靠在望江亭的柱子上玩手机,偶尔有江风吹过,带着淡淡的鱼腥气。凌晨一点左右,他突然听见身后有翻书的声音,以为是室友来捉弄他,回头却空无一人。刚要转身,就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来,那是种不同于江风的阴冷,像是有人把冰袋贴在了他的后颈。
他猛地回头,只见一个白衣女子站在亭口,长发垂到腰际,发梢还在滴水。她的白裙子湿漉漉的,裙摆下的双脚根本没有沾地,就那样悬浮在离地面几厘米的地方。最让陈昊头皮发麻的是她的脸,苍白得像宣纸,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一片浑浊的白,手里捧着的诗集已经腐烂发黑,却还在一页页地翻动着。
你看见我的书了吗?女子的声音没有起伏,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陈昊吓得浑身僵硬,手机掉在地上也不敢去捡,转身就往门卫室跑。他能感觉到身后的寒意一直追着自己,脚步声在空旷的江滩上格外清晰,不紧不慢地跟在他身后。江风里夹杂着女子的呢喃:阿明还在等我......我的书还没送给他......
就在他快要被恐惧逼疯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点灯光,那是门卫室的方向。他拼尽全力冲过去,推开虚掩的门就瘫倒在地,连喊救命的力气都没有。门卫室里,一个白发老人正坐在火堆旁烤红薯,看见他这副模样,只是淡淡地说:你是遇到她了吧。老人是江滩的老门卫,姓王,在这里守了快三十年。
等陈昊缓过劲来,王大爷才慢慢说起往事。原来林晓燕的男朋友阿明在她死后,每天都会来江滩寻找那本诗集,直到一年后在一次救人中不幸溺水身亡。人们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半片书页,正是林晓燕那本《致橡树》里的一页。从那以后,就有人说在江滩看见一男一女两个身影,都是白衣白发,在江边互相寻找着什么。
她不是要害人,王大爷往火堆里添了块木头,火光映着他布满皱纹的脸,她就是在找那本书,找她的阿明。每年梅雨季的时候,江滩的水位一涨,她就会出来,以为自己还在那天的雨里。陈昊顺着王大爷的目光看去,窗外的江面上,似乎有两个白色身影正并肩站在江边,风吹过芦苇荡,传来细碎的翻书声。
那天之后,陈昊再也没敢在夜里去江滩。他听王大爷说,后来有人在望江亭旁立了个小小的石碑,上面刻着林晓燕和阿明的名字,还放了一本崭新的《致橡树》。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关于女鬼的传闻就少了很多,偶尔有人在夜里遇到白衣女子,也只是看见她站在石碑旁,安静地翻着书,不再追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