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贾姨依旧早早出门忙碌,院子里还是只剩我一人。昨日的粟米糕还剩些,就着热水吃了,算是打发过早食。看了看书案角落那卷《猗兰操》古谱,并未去动它,想着今日天气晴好,不如去市集走走,买些新鲜的菜蔬,也顺道去李婆婆的糕团铺看看有无新出的点心。
秋日的市集总是格外热闹。阳光明晃晃地照着,驱散了清晨的微寒,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牲口、香料、食物蒸腾的热气以及人群聚集特有的暖烘烘的味道,虽有些杂乱,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熟人相遇的寒暄声不绝于耳。
我提着个小竹篮,在人群里慢慢走着,先在一个相熟的菜贩那儿挑了两把青翠欲滴的菘菜(大白菜的古称),又买了块水嫩的豆腐。正准备转向李婆婆的铺子,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前方一个卖胡饼(类似馕饼)的摊子,却被旁边的几个人吸引住了。
是几位年轻的公子,看年纪不过十七八岁,穿着不算顶华贵,但也整洁体面,像是城中富户或寻常官宦人家的子弟。他们正围在胡饼摊前,似乎对那刚出炉、撒着芝麻、香气四溢的胡饼很感兴趣,彼此说笑着,声音清朗,姿态放松,带着这个年纪特有的、未被世俗过分雕琢的朝气。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挺拔的身形和洋溢着青春活力的侧脸。我心中不由感叹:真是青年人呐!朝气蓬勃,看着就让人心情明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几位的模样,确实称得上俊秀。
我的目光在其中一位公子脸上多停留了一瞬。他正侧头与同伴说话,唇角带着爽朗的笑意,鼻梁高挺,眉眼深邃,尤其是那下颌的线条……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好像……好像张彬彬啊!
林晓在现代时,最喜欢的男明星就是张彬彬。他那张脸,无论是现代装束还是古装扮相,都堪称惊艳。我尤其记得他在《秦时丽人明月心》里扮演的秦始皇嬴政,那种霸道的、深沉的、带着强烈占有欲的爱,对公孙丽近乎偏执的守护与索取……林晓那时候看得是又揪心又上头,躲在被窝里为那段“强制爱”的剧情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泪,心里又隐隐觉得带感。那种浓烈到极致、不顾一切的情感冲突,在平淡的现代生活里,简直像一剂猛烈的兴奋剂。
此刻,看着眼前这张酷似张彬彬的脸,穿着古人的衣服,站在南齐钱塘的市集上,那种时空交错的恍惚感再次袭来。真是……奇妙。
那公子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目光,转过头来。他的眼睛很亮,带着年轻人未谙世事的清澈,与剧中嬴政那深沉如海的眼神截然不同。他看向我,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大概觉得一直盯着一位陌生女子不礼貌,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颔首,便迅速转回头去,耳根似乎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看得有些失礼了,连忙也收回目光,心下觉得有些好笑。他只是长得像而已,终究不是那个搅动战国风云的秦始皇,也不是屏幕上光芒万丈的明星,只是一个普通的、会因被陌生女子注视而害羞的古代少年郎。
那点因回忆现代追剧时光而产生的微妙涟漪,很快就被市井的喧嚣冲散了。我摇了摇头,将那些关于“强制爱”的遥远幻想抛开,那毕竟是电视剧里的故事,当不得真。现实生活,还是柴米油盐更实在。
我提着篮子,继续朝李婆婆的糕团铺走去,心里盘算着是买桂花糕还是菱角糕。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刚才那惊鸿一瞥的“张彬彬”,就像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荡开一圈小小的波纹后,便沉入水底,了无痕迹了。
生活依旧平稳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