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翎背过身,将衣裳褪到臂弯处。
道道红痕,在白皙消瘦的背脊上分外显眼,萧诩不由心疼到眼眶泛红。
他抬手轻轻抚上那道道红痕,却吓得风翎将衣襟往上提了提。
萧诩这才回过神,开始为他处理伤口,待将他后背的伤口也细细处理一番后,萧诩才收起药瓶。
转而向风翎介绍道,“这是,白羽,锦纹和锦玉,你们之前在本王的府邸曾经见过的。”
“从今天开始,他们会留在你的身边,告诉你成亲那天,以及次日进宫朝拜时要做什么。”
说话间,他拉起风翎的一只手,放入手掌心,神情严肃的看着他,“你放心,只要有本王在,不管何时,何地,本王都不会叫别人欺负了你去,谁也不行。”
许是他的目光太过灼热,叫风翎有些避之不及,只能点头。
见他点头,萧诩满意的抬手摸摸他的脑袋,语气温柔低沉,“真乖。”
说完,他站起身,对风翎道,“本王还有事情要处理,便不留在你这里了,你跟着他们几个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一切有本王在。”
说完,他便转身走出屋门,离开了月上阁。
因为突然多了三个人,月上阁又不比王府,屋里面的公子姑娘晚上时不需要人来伺候照顾,因此风师娘不得不赶紧找人给他们安排住处。
……
次日。
风翎才刚刚用过早饭,青歌便急冲冲的自门外跑进屋内。
她手上拿着一张请帖子,跑到风翎身前,“这是,王爷派人送来的请帖,说是上面是他亲自找人批的吉日。”
风翎自她手里接过那张帖子,打开来看。
帖子上二人的名字并列着,二人的生辰也并列着,再往下便是宜成婚的日子,是八月初十。
风翎看着帖上的日期,惊诧于萧诩竟还记得他的生辰。
敛了敛目光后开口道,“今天是二十几了?”
一旁的锦纹,忙道,“回公子的话,今天是七月二十九了。”
也就是说还有十一天的时间。
风翎面色平淡的将帖子收了起来。
锦纹和锦玉见他面上并没有什么欣喜的表情,相互看了彼此一眼。
锦纹以为他是担心成亲的日子太赶,怕王爷不能兑现对他的承诺,忙上前安慰,“风公子,您不知道,自从前日回去后,王爷请人以金粉为漆修缮房屋,估计用不上七日便能将其修缮完,定能赶在您和王爷大婚之前修缮好。”
锦玉也忙附和道,“是啊,风公子,王爷这些年迎回府邸里的人有很多,奴婢可从未有人有过这样的荣宠,王爷对您还真是特别的紧。”
风翎回头看看两个小丫头,微微勾勾唇角,声音依旧平淡,“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两个下去休息吧。”
锦纹与锦玉相互看看彼此,以为是自己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叫风翎不开心了,没敢解释也没敢问麻溜出了门,回到了风师娘为她们安排的屋子。
待进了屋,锦玉才问,“王爷对风公子这样好,可是为什么他看起来还是不高兴呢?”
锦纹道,“想来风公子是在担心王爷是对他一时兴起。”
“毕竟依照风公子这样的,将来若是为自己赎了身摆脱贱籍,想要嫁他或者是娶他的人,一定不会少。”
“可若是他嫁给了王爷,将来王爷若不再宠爱于他,那么他的后半生岂不是就毁了?”
锦玉似认真思量了一下锦纹的话,才有些迟疑道,“啊?不会吧?”
“我看这王爷对风公子是真的上心,不然又怎么会答应他的请求,为他重新修缮房屋,还是用金粉为漆。”
锦纹道,“当初那宋贵妃是何等的受宠,可最后又是什么样的下场。”
锦玉认真思考了片刻后,点点“你说的好像有道理。“
锦纹又道,“所以,以后我们尽管在风公子身边伺候着就好,以后像这样的话,还是少对他说的好。”
“王爷对风公子好坏,想来风公子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若我们总是说反而叫人觉得是王爷叫我们刻意为之”
“嗯。”锦玉听话的点点头。
……
时间过得很快,期间周氏裁缝铺的周师傅来找过风翎几次,第一次是嫁衣初次的样品缝合成,第二次是衣服的细节修缮,最后一次便是将成衣送到了风翎的手里。
期间萧诩也来过几次,但是都未曾多做停留便走了。
很快就到了成亲之日。
一大清早,风翎便在锦纹和锦玉大忙活下,穿戴整齐,戴上了特制的发冠,又将盖头盖好。
萧诩迎亲的队伍抵达月上阁门口时,街道两边围满了人。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传进了屋内。
听着那迎接亲队伍的鞭炮声,锦纹看了一眼屋外的天色,转而对风翎道,“公子,吉时到,我们该出发了。”
说吧,她缓步上前搀扶着风翎的胳膊,将人扶起。
风翎起身跟着她缓步走出屋子。
在门外等着的风师娘上前自她手里接过风翎的手,牵着他向外面走去。
月上阁外。
萧诩站在高头大马的旁侧,目光紧盯着月上阁的门。
见他被人扶了出来,忙迎了上去,自风师娘手里接过风翎的手,风师娘没有立刻松手而是对萧诩道,“还请王爷好好对待风翎。”
萧诩郑重的点点头,风师娘这才松开手。
萧诩将人扶上了轿辇。
围观的人群里,有人问道,“这是谁成亲啊,竟然有这样大的阵仗?”
另一个人满脸惊疑的看向一旁的人,“你连这事都不知道么?这是月上阁的乐师风翎。”
那人声音有些迟疑,“风翎?他不是说不嫁人的么?这怎么……”
“不嫁人,你也不看看这迎娶他的是什么人?这可是长安王,他有的选么?”
人群里议论声纷纷,声音还不小,但是萧诩却像是听不到这些议论声一样,翻身上了高头大马上。
喜娘见他翻身上了马,立刻高扬着声音喊着,“吉时到!起轿!!”随着喜娘的声音扬起,抬着轿子的壮汉,动作整齐划一的将轿子抬起。
风师娘站在月上阁门口,眺望着那越来越远的队伍,直至看不到了,才用手里红色的喜帕擦擦眼泪。
围观的人群见迎亲的队伍离开,也赶紧跟上去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