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加入传承站后,共生网络的稳定性大幅提升 —— 他的寄生能量经过改良,能精准检测共生设备的故障,提前预警,避免了多次潜在的能量危机。就在大家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安稳下去时,共生核心突然出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 —— 第十二个收纳位和第十三个收纳位的能量开始互相缠绕,收纳格的表面浮现出复杂的纹路,像一张立体的共生网络图谱。
“这是…… 收纳格的‘共生进化’!” 楚河拿着最新的监测报告,冲进核心室,声音里满是激动,“文献里记载,当共生网络达到‘全连接’状态,收纳格会与网络深度融合,从‘能量储存器’进化为‘共生中枢’,能自动调配各地能量、修复受损的共生站、甚至能感知每个共生者的需求,提供精准的能量支持!”
苏晓看着收纳格的变化,它的表面不再是单一的淡金色,而是呈现出十二种颜色的渐变,对应着十二个核心共生站的能量,第十三个收纳位的淡白色能量像一条纽带,将十二种颜色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能量环。“要完成进化,需要什么条件?” 苏晓问道,指尖轻轻触碰收纳格的表面,能感受到里面能量的流动,像一条鲜活的河流。
“需要‘全共生信念’,” 楚河翻开文献的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个与收纳格当前状态一模一样的图案,“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共生者的信念能量,通过共生网络汇聚到收纳格,让收纳格感受到大家对共生的认可和期待。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与共生网络融合,成为‘共生中枢’。”
苏晓立刻通过共生网络,向所有共生站发出 “信念汇聚” 的请求。各地的共生者积极响应:
西部农场的牧民们,手拉手站在向日葵田里,将对丰收的期待、对安稳生活的珍惜,转化为淡金色的信念能量,注入共生网络;
北部草原的居民们,围坐在毡房前的篝火旁,将对草原的热爱、对同伴的信任,转化为淡白色的信念能量,融入网络;
中部试点的人们,站在玉佩净化装置旁,将对和平的渴望、对共生的坚持,转化为淡绿色的信念能量,传递出去;
东部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手捧着艾草和桂花,将对健康的期盼、对温暖的感恩,转化为淡青色的信念能量,汇入网络;
雪山站的居民们,站在冰川下,将对冰雪的敬畏、对团结的信念,转化为淡蓝色的信念能量,输送过来;
沙漠站的人们,站在金沙旁,将对土地的珍惜、对协作的认可,转化为淡金色的信念能量,传递出去;
森林站的居民们,站在生命泉旁,将对自然的尊重、对共生的热爱,转化为淡绿色的信念能量,融入网络;
沼泽站的人们,站在净水边,将对水源的守护、对同伴的帮助,转化为淡透明的信念能量,输送过来;
海岛站的渔民们,站在海边,将对大海的感恩、对共生的期待,转化为淡银色的信念能量,注入网络;
南部废弃工厂的魏明和防护队,站在修复好的设备旁,将对新生的珍惜、对帮助的渴望,转化为淡灰色的信念能量,传递出去;
西部山区的传承站居民们,站在共生记忆馆前,将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转化为淡橙色的信念能量,融入网络;
共生之城的老居民们,站在废品站(共生交流站)前,将对婉清的思念、对共生的坚守,转化为淡红色的信念能量,输送过来。
十二种信念能量顺着共生网络,像十二条彩色的溪流,汇聚到西部传承站的共生核心。苏晓和苏衍站在收纳格前,双手同时放在收纳格上,调动自己的共生能量,引导信念能量融入收纳格。
信念能量接触到收纳格的瞬间,收纳格爆发出强烈的光芒,十二种颜色的能量在收纳格表面形成一道环形的光带,第十三个收纳位的淡白色能量在光带中央旋转,像一个小小的太阳。光芒散去后,收纳格的表面浮现出立体的共生网络图谱,每个共生站的位置都闪烁着对应的能量光点,光点之间用淡白色的线条连接,线条上流动着温和的能量,像一条彩色的项链,将所有共生站紧紧联系在一起。
“成功了!收纳格进化成‘共生中枢’了!” 楚河兴奋地喊道,监测仪上的数据显示,收纳格能自动检测各地的能量需求,西部农场的太阳能过剩,多余的能量正通过网络自动输送到北部草原;中部试点的玉佩能量不足,东部医院的艾草能量正自动调配过去;雪山站的冰能量过剩,一部分能量被转化为热能,输送到沙漠站,融化沙漠的冻土,让农作物能更好地生长。
苏晓试着通过收纳格,连接西部农场的向日葵田 —— 她的意识瞬间 “到达” 了农场,能清晰地看到牧民们正在收割向日葵,能感受到阳光收集器的能量流动,甚至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她又连接北部草原的毡房,能感受到羊毛毯的温暖,能闻到奶茶的香气,能看到牧民们正在编织羊毛挂毯。“太神奇了!” 苏晓惊讶地说,“现在的收纳格,就像一个‘共生大脑’,能感知每个共生站的情况,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苏衍也试着通过收纳格,修复中部试点的一个小型能量故障 —— 收纳格自动调动附近的玉佩能量,形成一道淡绿色的能量流,顺着网络流向故障点,几分钟后,故障就被修复,中部试点的能量传输恢复正常。“妈妈当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苏衍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她日记里写过‘希望有一天,共生能量能像空气一样,自然地滋养每个人,不需要刻意的调配,不需要担心短缺’,现在收纳格做到了。”
当天晚上,各地共生站的代表通过共生网络,举行了一次 “共生中枢庆祝会”。每个代表都分享了收纳格进化后,当地发生的变化:西部农场的向日葵收成比以前多了两成,北部草原的冬天不再寒冷,中部试点的黑暗残留彻底被净化,东部医院的患者恢复速度加快,雪山站的冰川不再融化过快,沙漠站种出了第一片向日葵田,森林站的生命泉更加清澈,沼泽站的净水能供应更多居民,海岛站的渔民再也不用担心风暴,南部废弃工厂变成了 “共生设备维修站”,西部传承站的向日葵田长得更加茂盛,共生之城的废品站成为了 “共生旅游景点”。
张奶奶煮了一大锅 “共生桂花粥”,粥里加入了十二种共生站的特色食材 —— 西部的向日葵籽粉、北部的羊毛脂、中部的玉佩粉末、东部的艾草汁、雪山的冰芯粉、沙漠的金沙末、森林的硬木汁、沼泽的净水、海岛的阳光珠露、南部的金属粉末、传承站的野桂花、共生之城的蜂蜜,煮出来的粥泛着十二种颜色的微光,香气弥漫了整个传承站。
“大家快尝尝!” 张奶奶笑着说,“这粥啊,就像我们的共生,每种食材都有自己的味道,合在一起才最好喝。以后有了共生中枢,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就像这粥一样,越来越香甜。”
苏晓喝着粥,看着收纳格上闪烁的能量光点,心里满是坚定 —— 收纳格的进化,不是结束,是共生的新开始。以后,不管是偏远的山区,还是荒凉的沙漠,不管是寒冷的雪山,还是炎热的海岛,每个共生者都能在共生中枢的守护下,过上安稳、温暖的生活,这就是妈妈和序列一一直追求的 “普通人的序列”,是所有共生者共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