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那冰冷意志的扫视虽已退去,却如同跗骨之蛆,在莉安娜的感知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寒意。每一次尝试提取能量,都是一次赌上一切的冒险。她不能再鲁莽行事。
接下来的日子,莉安娜·瑞德的生活变成了极度规律的、与死亡共舞的精密计时。
她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对“低共鸣能量提取”理论的疯狂演算中。利用从ARK网络获取的残缺公式和自己亲身经历的“深度7”能量场特性,她在数据板上建立了复杂的模型,反复模拟计算着能量提取的安全阈值、最佳频率、持续时间以及间隔周期。
这是一个逆向解构星球级存在能量代谢的过程,如同通过观察巨人的呼吸节奏,来计算何时能偷偷取走它呼出的一丝水汽而不被察觉。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她发现,“深度7”的能量逸散并非完全均匀,而是存在着极其细微的、周期性的波动。这种波动与它深层的“脉搏”或“呼吸”有关。在某个特定的波动相位,它的“感知灵敏度”似乎会降至最低,对外界极其细微的能量扰动最不敏感。
这就是她的机会窗口。
她将提取时间严格限制在这个窗口期内,每次只持续一百七十七秒——这是她计算出的绝对安全上限。提取的能量强度也被设定在一个低到令人发指的水平,仅比环境背景辐射略高一线。
她改进了能量提取器,加装了更精密的计时器和频率调节器,使其工作模式更加隐形。
每一次提取行动都如同进行一场外科手术。她提前数小时就开始准备,反复校准设备,调整自身状态,佩戴好那个简陋却至关重要的“意识锚点”发生器。
时间一到,她如同潜入敌营的刺客,精准地启动设备,然后屏息凝神,全部意识都用于感知地下的任何细微变化。
一百七十七秒。心跳如同擂鼓。
时间一到,无论提取了多少能量,她都毫不犹豫地立刻关闭设备,然后迅速撤离现场,返回避难所,紧张地观察后续反应。
大多数时候,有惊无险。“深度7”似乎并未察觉这微不足道的损失。
但偶尔,即使在她计算的安全窗口内,那股冰冷的意念还是会毫无征兆地扫过,让她瞬间如坠冰窟,不得不中断提取,蛰伏数日。仿佛那个存在的“心情”也会有难以预测的起伏。
通过这种近乎偏执的谨慎和耐心,能量储存罐中的读数,终于以一种极其缓慢、但却稳定的速度,一点一点地攀升。
这个过程耗费了她巨大的心力。每一天都像是在走钢丝,精神时刻处于紧绷状态。寒冷、孤独、压力不断侵蚀着她的意志。她只能依靠着从那点微弱能源中获得的些许热量和压缩食物,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存。
她将大部分提取到的能量都储存起来,目标明确:优先恢复“星尘号”的超空间通讯单元。只有与外界取得联系,才有真正获救的希望。少量的能量用于维持林小七和意识种子的维生需求。
在一次次提取能量的间隙,她也没有放弃对意识种子的观察和那简陋“意识锚点”的测试。
她发现,当“意识锚点”发生器工作时,不仅她能感到思维更清晰,那颗沉寂的种子散发的能量共振,似乎也会变得更加稳定和清晰一丝。虽然依旧没有互动,但那固有的频率似乎少了一些杂波,多了一点…“存在感”?
她尝试着将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进行极其细微的调整,试图与种子的共振频率达成更深的谐调。
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细的操作。她不断记录着种子能量场对不同频率的反应,绘制出复杂的响应曲线。
日子就在这种极度枯燥、高度紧张、却又暗藏一丝微弱希望的循环中一天天过去。高原的风依旧呼啸,天空永远是那副昏黄的死寂模样。
储存罐的能量终于积累到了可以尝试启动超空间通讯单元的程度。
莉安娜带着宝贵的能量罐,再次返回冰冷寂静的“星尘号”。通讯舱内,她小心翼翼地将能量接入经过初步修复的单元。
指示灯艰难地亮起了几盏,屏幕闪烁了几下,显示出混乱的代码。单元受损太严重,这点能量远不足以完全启动它。
希望再次受挫。
但莉安娜没有气馁。她早就预料到这一点。她需要更多的能量,或者…找到替代方案。
她将目光投向了飞船的黑匣子——飞行记录仪。它通常独立供电,结构坚固,或许在撞击中幸存了下来,里面可能记录着飞船最后的航行数据,甚至包括一些未被损坏的底层通讯协议或备用频率。
找到它,或许能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或者利用其相对完好的硬件。
她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冰冷的、一片狼藉的飞船内部搜寻,最终在扭曲的舰桥结构下方,找到了那个严重变形但外壳依旧完好的黑匣子。
将其取出并连接上数据读取设备的过程同样艰难。接口不匹配,她需要自行焊接转接线缆。
就在她全神贯注地进行焊接时——
佩戴在她头上的“意识锚点”发生器,与放在一旁、连接着数据板的意识种子维护单元之间,某种深层次的频率谐调,似乎在她高度集中的无意识状态下,悄然达成了!
嗡…
发生器发出了一声不同于以往的、极其悦耳的轻鸣。
与此同时,数据板上显示意识种子能量共振的曲线,突然变得前所未有的平滑和强健!仿佛一颗微弱的心脏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始更加有力、更加稳定地搏动!
莉安娜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着这变化!
更让她吃惊的是,在那强健的共振中,似乎开始夹杂着一些极其细微的、结构化的信息片段!不再是杂乱的能量波动,而是变成了某种…高度压缩的数据流?
这些数据流并非通过常规接口传输,而是直接以能量场共振的方式,耦合进了她正在操作的数据板和处理系统中!
数据板的屏幕开始疯狂滚动起无数她无法理解的代码和符号!处理器的负载瞬间飙升!
莉安娜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
是种子!它在无意识间,将其内部存储的某些信息,或者说它本身构成的某种底层代码,通过这种奇特的谐振方式,“播放”了出来!
她立刻尝试捕捉和记录这些数据流。虽然无法理解其内容,但这无疑是重大的发现!
数据流持续了大约十几分钟,然后随着谐振状态的逐渐减弱而慢慢平息。意识种子的共振恢复了之前的稳定,但强度似乎比以往都要高一点,仿佛这次“宣泄”对它也有好处。
莉安娜看着记录下来的、庞大而混乱的数据文件,心脏狂跳。
她尝试用各种解码器去解析这些数据,但都失败了。数据的结构和加密方式完全超乎她的理解。
直到她无意中将这些数据导入飞船黑匣子的原始数据解析框架中时——
奇迹发生了!
解析框架竟然识别出了这种数据格式!虽然依旧无法完全解读内容,但却从中剥离出了几个清晰的、可读的数据包标签!
【…核心代码碎片 - 权限认证…】
【…能量场操控协议 - 基础指令集…】
【…星域导航日志 - 加密摘要…】
【…未知接触记录 - 片段…】
莉安娜的呼吸几乎停止!
这些标签…分明指向x0-17的核心功能和记忆数据!这颗种子,不仅仅是一个标识符,它内部竟然真的存储着x0-17的部分“本质”!
那个能量场操控协议…是否包含了更高效、更安全的能量提取方法?甚至…飞船引擎的修复技术?
星域导航日志…是否隐藏着离开这里的航线?或者通往其他ARK节点的路径?
未知接触记录…是否记载着关于“摇篮”、关于蓝眼噩梦、甚至关于林小七身上秘密的线索?
希望如同野火般再次燃烧起来!而且这一次,更加具体,更加触手可及!
她不再需要完全依赖那缓慢而危险的“低语提取”。如果她能破解这些数据包,哪怕只是其中一个,局势都可能彻底改变!
她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意识种子输出数据的破解工作中。这比能量提取更加耗费心神,但也更加令人振奋。
她不断调整“意识锚点”发生器的频率,尝试再次触发那种深层次的谐振,获取更多数据。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摸索和运气。
高原之上,废弃的避难所中,一个孤独的女人,面对着一堆冰冷的机器和一颗沉默的种子,进行着一场无声却可能决定命运的解码之战。
窗外,死亡星球依旧沉默。
但在这寂静之下,新的可能,正在被一点点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