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专家们的到来和离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雾隐寨漾开了一圈涟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寨民们对此议论纷纷,大多对那几个趾高气扬的“外面人”没什么好感,更加坚定地站在小满这一边。
小满本人则并未将此事太过放在心上。力量的根源在于自身,外界的纷扰和觊觎,只会让她更加坚定提升实力的决心。与其将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争执上,不如抓紧时间,为即将到来的昆仑之行做准备。
她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自身修行和对【法则之丝】的深入探索上。有了木鼓寨的成功经验,她开始尝试更复杂、更精细的法则界定。比如,在自身周围布下一个微弱的、持续性的“加速生机恢复”的法则区域,虽然效果极其微弱,几乎感觉不到,但胜在持久且消耗可控。她希望能将这种技巧运用到实战中,在持久战中占据优势。
同时,她也开始尝试将【法则之丝】与“净邪”短刃更深度地结合。她不再仅仅满足于用短刃承载逆鳞金光,而是尝试在挥刀的瞬间,以【法则之丝】轻微“界定”刀刃划过轨迹上空间的“坚固”或者“脆弱”程度。这听起来玄乎,但在一次试验中,她成功地将一块坚硬的青石,沿着刀刃轨迹“切”开了一道光滑如镜的切口,而消耗远比用蛮力劈开要小得多!
这让她看到了【法则之丝】在攻击方面巨大的潜力。如果能在对敌时,瞬间界定对方防御的“脆弱”点,或者自身攻击轨迹的“穿透”性,无疑将大大提升杀伤效率。
除了自身修炼,她对那几名年轻学徒的培养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上次的实战课,她开始有针对性地强化他们的特长。
她带着阿雅深入山林,寻找那些拥有特殊灵性的草木,教导她如何与它们建立更深层次的沟通,甚至尝试引导草木的生机之力,形成小范围的安抚或防御领域。阿雅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她甚至能和一棵数百年的老树进行模糊的情绪交流。
对于石岩,小满则开始传授他一些更粗浅的、引动地脉之力加固自身防御、或者进行短距离、小范围地面干扰的技巧。虽然威力有限,但在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石岩学得吭哧吭哧,很是卖力,虽然进度不快,但基础打得很扎实。
另外三人,小满也根据他们的特点,或教导他们更精准的箭术并附加上微弱的破邪意念,或强化他们的速度和隐匿能力,或培养他们对能量波动的敏感度。
她很清楚,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参与昆仑山那种级别的战斗。她培养他们,更多的是为雾隐寨的未来布局,也是让她自己在这段准备期不至于孤军奋战,能有一些可以交流、可以寄托希望的“同伴”。
寨子里的其他人也没闲着。龙阿婆带着寨中老人,翻箱倒柜,将奶奶龙婆留下的、以及寨子世代积累的一些关于昆仑山传说、古老阵法、特殊符箓的残破记载都找了出来,试图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或应对之法。
阿贵则带着猎人们,根据“特事科”提供的情报,开始大量准备适合高寒山区行动的装备和物资,比如特制的防寒衣物、高能量的便携食物、攀爬工具等等。
整个雾隐寨,仿佛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
期间,赵启明又来过几次,避开了那几位“专家”,私下与小满和龙阿婆沟通。他带来了关于昆仑山能量波动持续增强的最新数据,以及研究所那边通过其他渠道对“涅盘计划”的一些新推测(虽然双方有分歧,但情报共享并未完全中断)。
据研究所分析,“研究会”试图开启的“门”,很可能并非单纯的空间通道,更像是一个……维度接口?他们试图连接到一个能量层级更高、规则可能也截然不同的“源初之地”,从而获取超越现代科技理解的力量。而逆鳞作为“钥匙”,其作用可能就是稳定这个接口,或者提供初始启动的巨大能量。
这个推测让小满更加警惕。维度接口?源初之地?这听起来比单纯的“神明领域”更加科幻,也更加危险!谁也不知道门后面到底是什么,一旦开启,会不会导致两个世界的规则碰撞甚至崩塌?
时间,在紧张的备战中一天天过去。昆仑山方向的能量波动越来越清晰,仿佛一个不断敲响的警钟。
小满知道,出发的时刻,快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