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工坊地窖内烛火通明。李二狗命人将容妃留下的书籍图纸全部搬至议事堂,众人围坐细看。
“掌柜的,”小翠捧着一本织造图谱,声音发颤,“这上面记载的技艺,比我们现在用的先进太多了...”
老杨戴起老花镜,仔细端详一张水利图纸:“你们看这个水车设计,居然能同时带动十台织机!这要是做成了...”
石娃子翻到一本染料配方,眼睛发亮:“这里面有好多失传的染色秘方!用野果和花草就能染出七彩颜色!”
秀姑却注意到一本手札上的批注:“容妃娘娘在每项技艺旁都写了注解。你们看这里——”
她指着一段娟秀的字迹:“此技若成,可让百姓衣着无忧。”
李二狗轻抚书页,感慨道:“容妃娘娘毕生心血,都在为民谋福。”
这时,孙铁柱快步进来:“掌柜的,查清楚了。那个蒙面人确实是靖王的心腹,名叫黑影。他们正在城外集结人手,恐怕今夜就要强攻工坊。”
小翠紧张地合上书本:“他们要是发现地窖里没有金银,会不会...”
“不会。”李二狗摇头,“正因为没有金银,他们更不会善罢甘休。”
老杨不解:“这是为何?”
“你们想,”李二狗环视众人,“若让人知道他们兴师动众,只为抢些书籍图纸,岂不成了天大笑话?”
石娃子恍然大悟:“所以他们一定要把宝藏说成是金银财宝!”
“正是。”李二狗点头,“而且,这些技艺若流传开来,对他们复辟大业更是致命打击。”
秀姑担忧地问:“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二狗沉思片刻,忽然问:“你们可知道,容妃为何要把这些藏在工坊?”
众人摇头。
“因为她知道,”李二狗目光深邃,“只有工坊,才能让这些技艺真正造福百姓。”
他站起身,朗声道:“传我命令:即刻起,工坊全力研习这些技艺。我们要在敌人到来前,让这些宝藏发挥价值!”
工坊上下立即行动起来。老杨带着老师傅们研究新式织机,石娃子试验染料配方,秀姑学习失传的绣法,连小翠都在钻研水利图纸。
夜深了,工坊依然灯火通明。李二狗巡视各作坊,见石娃子正对着一缸染料发愁。
“掌柜的,”石娃子抹了把汗,“这个七彩染配方总是调不好...”
李二狗查看配方,指着其中一味药材:“试试把朱砂换成茜草根。”
石娃子依言尝试,染料果然呈现出绚丽的七彩光泽!
“成功了!”他兴奋地大喊。
另一边,秀姑正在织机前苦思。老杨在一旁指点:“这个双面织法的关键,在于经纬线的松紧调配...”
突然,织机发出悦耳的鸣响,一匹正反两面花纹各异的锦缎缓缓织成!
“太美了!”女工们齐声赞叹。
小翠捧着水利图纸跑来:“掌柜的!按照这个设计,咱们可以在工坊后的小河上建个新水车,能省下一半人力!”
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每个都是突破。工坊上下欢欣鼓舞,仿佛已经忘记即将到来的危险。
子时将至,孙铁柱再次来报:“掌柜的,黑影带着两百多人,已经到工坊外了!”
李二狗从容不迫:“按计划行事。”
工坊大门缓缓开启。黑影带着手下冲进来,却见院内空无一人,只有议事堂亮着灯火。
“装神弄鬼!”黑影冷笑,带人直扑议事堂。
堂内,李二狗独自坐在主位,面前堆满书籍图纸。
“宝藏呢?”黑影厉声问。
李二狗指着书堆:“就在这里。”
黑影一怔,随即暴怒:“你耍我?!”
“非也。”李二狗平静地说,“这些才是容妃留下的真正宝藏。你若不信,可以随便翻开一本看看。”
黑影狐疑地拿起一本织造图谱,翻看几页后,脸色渐变:“这...这是...”
“这是能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的技艺。”李二狗站起身,“比任何金银财宝都珍贵。”
黑影沉默良久,突然狂笑:“可笑!就凭这些破书,能成什么大事!”
“能不能成事,你很快就知道了。”
李二狗击掌三下,秀姑捧着新织的锦缎走进来。在烛光下,锦缎流光溢彩,正反两面各绣着栩栩如生的龙凤。
“这是用容妃技艺织成的乾坤锦。”秀姑朗声道,“一匹可抵寻常锦缎十匹之价。”
石娃子端着一盆染料进来,将白布浸入,取出时已是七彩斑斓。
“这是用花草染出的虹光缎,永不褪色。”
老杨推着新制的水车模型:“这个水车能同时带动二十台织机,省力省时。”
小翠展示新绘的工坊规划图:“按此改建,产量可翻三倍。”
黑影和手下看得目瞪口呆。
“现在你还觉得,”李二狗直视黑影,“这些是破书吗?”
黑影脸色变幻,突然拔刀:“既然如此,更留你们不得!”
就在他要动手时,门外传来一声叹息:
“够了。”
一个身着斗篷的身影缓缓走进来。掀开兜帽,露出的面容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竟是应该已经“病故”的太后!
“您...”黑影惊愕失色。
太后环视满室书籍,眼中含泪:“芸娘...你终究还是做到了...”
她转向李二狗,轻声道:“这些宝藏,就交给你们了。”
说罢,她转身离去,黑影等人慌忙跟上。
工坊恢复寂静。小翠颤声问:“掌柜的,这到底...”
李二狗望着太后远去的方向,喃喃道:
“看来,这场戏还没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