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司农寺的朱漆大门外,青砖墙上贴着的两张麻纸告示,在晨风中微微颤动。麻纸边缘有些毛糙,是用最厚实的桑皮纸裁成的,上面的字迹是李杰亲笔所书,笔锋刚劲,墨色饱满,“招募农技教头” 五个大字尤其醒目,下面还密密麻麻写着要求:“种田三十年以上,熟悉关中水土,懂抗旱防涝、治虫施肥之法,一经录用,月钱一贯,管三餐”。

刚过卯时,告示前就围了十几个看热闹的人。一个挑着菜担的老汉放下担子,眯着眼睛凑近了看,手指在 “月钱一贯” 上反复摩挲,粗粝的指腹蹭得纸面起了毛边。“我的乖乖,一贯钱!” 他咋舌道,“够买三石粟米了,这司农寺的新官,是真舍得下本钱啊。”

旁边卖糖葫芦的小贩也凑过来,竹签上的红果在晨光里闪着亮:“听说这位李大人是从禁苑出来的,种胡椒种出了名堂,陛下都夸呢。” 他用下巴指了指告示,“招募老农当教头,怕是真要在地里干出番大事业。”

人群里突然传来 “让让,让让” 的喊声,一个背着草帽的老汉挤了进来。他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的小腿上沾着新鲜的泥点,布鞋的鞋底磨出了个大洞,露出的脚趾头还嵌着草屑。这正是渭南县的王老汉,上个月帮李杰疏通水磨水渠时,两人一起泡在水里搬石头,李杰的官靴灌满了泥浆,却半点没喊累,王老汉打心眼儿里佩服这样的官。听说司农寺招人,他鸡叫头遍就揣了两个窝头出发,步行四十里路赶了过来。

“王老哥,你这是从渭南赶来的?” 卖豆腐的张婶惊讶地看着他,“你那手种谷子的本事,在咱关中可是出了名的,这教头之位怕是跑不了。”

王老汉咧开嘴笑,露出两颗被岁月磨豁了的牙,眼角的皱纹挤成了堆:“啥教头不教头的,能给李大人搭把手就行。” 他抬头望向司农寺的匾额,黑漆的 “司农寺” 三个字在朝阳下泛着光,想起李杰说过的 “让地里多打粮食”,心里就像揣了团火。

三日后的司农寺庭院,成了老汉们的天下。八十多个从关中各地赶来的老农,把不大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有的背着用了大半辈子的锄头,木柄被磨得油光锃亮;有的揣着自家种的谷穗,金黄饱满,一看就是好收成;还有个陕北来的老汉,怀里抱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几十种晒干的草药,散发出苦涩的清香 —— 那是他治虫害的家当。

李杰坐在临时搭起的木台后,案几上摆着笔墨、砚台,还有一叠空白的荐状。他穿着那件青色官服,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倒不像个考官,更像个要下地干活的农官。老李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名册,洪亮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下一位,王老实!”

王老汉深吸一口气,把草帽往怀里一揣,露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额头。额头上的皱纹又深又密,像被犁过的土地,那是四十一年风霜留下的印记。他走到台前行了个拱手礼,动作有些笨拙,却透着庄稼人特有的实在。

“王老汉,种了多少年地?” 李杰的目光落在他的手上,那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指关节粗大变形,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泥垢,掌心和虎口处的老茧厚得能磨破布。

“回大人,四十一年了。” 王老汉的声音带着底气,像敲在石板上的榔头,“打十三岁跟着俺爹下田,春种秋收,就没歇过。关中的旱地、水地、坡地,啥土性俺都摸得门儿清。”

李杰点点头,从案下拿出块土块。土块是灰黄色的,表面泛着层白霜,捏在手里发涩 —— 这是从三原县盐碱地取来的样品,那里的土地因为泛碱,每年收成都不足正常田地的三成。“这盐碱地,咋能种出好庄稼?”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连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都听得见。盐碱地是关中种地人的心病,多少人为此愁白了头。王老汉却接过土块,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指甲刮下点粉末捻了捻,眉头都没皱一下:“大人,这土碱气不重,好治。”

他伸出三个黝黑的手指头,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头一条,多施草木灰。秋收后把玉米秆、麦秸都烧成灰,趁着地温高的时候翻进地里,灰里的钾能压碱,还能肥地。” 他顿了顿,掰下第二个手指头,“第二条,勤翻地。隔十天就用犁翻一次,让太阳好好晒,把碱气逼出来,翻上三回,土就松快了。” 最后一个手指头也弯了下来,“第三条,种耐碱的粟米,就咱关中的‘铁骨黄’,那品种皮实,再碱的地都能扎根,就是收得晚些,却比其他谷子肯长。”

李杰的眼睛亮了,这法子竟和农科院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原理相通,只是更接地气,更适合大唐的农民操作。他又从竹篮里拿出片稻叶,叶片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虫洞,几只米粒大的稻螟虫还在上面爬。“这虫害,除了用草药,还有别的法子吗?”

王老汉看了看稻叶,又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突然笑了,露出豁了的牙:“大人,这简单,养鸡鸭啊!开春的时候,在地里养上几十只鸡,鸡最爱啄虫,连虫蛹都能刨出来吃;等水稻扬花,再放些鸭苗,稻螟虫一出来,就成了鸭崽子的口粮。这法子不用花一文钱,比草药管用多了,还能多收些鸡蛋鸭蛋。”

“好!” 李杰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墨锭都被震得跳了起来,墨汁溅在空白的荐状上,晕开一小团黑点,“就你了!任关中农技总教头,月钱一贯,管三餐,还配一辆独轮车,方便你走村串户!”

院子里顿时响起一片 “啧啧” 的赞叹声。一贯钱够寻常农户一家三口吃三个月,还配独轮车,这待遇比县衙的小吏都强。王老汉手里的土块 “啪嗒” 掉在地上,他慌忙捡起来,双手在衣襟上擦了擦,对着李杰连连作揖,额头都快碰到地面了:“谢大人信任!老汉这条命,往后就交给农技队了,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接下来的面试,李杰又挑了十二个老农。有个从江南迁来的周老汉,懂水稻育秧,他带来的稻种比寻常稻种早熟十天,穗子还大;陇右来的赵老汉会嫁接果树,能让毛桃树上结出油桃,酸甜可口;陕北的马老汉擅长旱地保墒,他的 “三犁三耙” 法,能让旱地多存两成水。每个老汉说起自己的绝活,都眉飞色舞,唾沫星子横飞,听得年轻的小吏们眼睛都直了。

“李大人,这是选上的十三位教头的资料,都登记好了。” 老张捧着册簿走来,册簿的纸页上沾着点点墨迹,上面记着每个老农的姓名、住址、擅长的农技,还有他们带来的 “宝贝”—— 周老汉的稻种、赵老汉的嫁接刀、马老汉的保墒图谱。“还有二十七个没选上的老汉,说啥都不肯走,要跟着打零工,不要工钱,就想学着新技术。”

李杰接过册簿,翻到王老汉那一页,在备注栏里写下 “精通盐碱地改良、生物防虫,经验丰富,可信赖”,笔尖顿了顿,又添了句 “可作为全国农技推广样板”。他抬头看向院外,阳光穿过门楼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斑,像一条金色的路,通往充满希望的田野。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
藏书吧最新小说: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