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阳春三月,关中平原迎来了春耕的关键时节。李逸跟着程处默前往禁军屯田区,查看 “逸品犁” 的使用情况 —— 自去年冬季与禁军达成长期合作后,“逸品轩” 已为禁军供应了三百具逸品犁,程处默特意邀请李逸来看看春耕的实际效果。

马车驶离长安,越往郊外走,越能看到忙碌的农耕景象。田埂旁,几位农民正围着一架老旧的人力水车,吃力地转动轮轴,将河水引入农田。那水车由木质轮盘和水槽组成,轮盘边缘绑着十几个竹筒,农民需要两人一组,双手紧握轮轴把手,奋力转动,才能让竹筒舀起河水,顺着水槽流入田中。

“呼…… 累死我了!” 一个年轻农民停下动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胳膊因为用力过度而微微颤抖,“这水车太费劲了,两个人转半个时辰,才能灌溉半亩地,照这个速度,天黑都浇不完这两亩麦田!”

旁边的老农叹了口气:“没办法啊,春耕就靠这水车了。要是遇到天旱,河水少,还得几个人轮流转,好多人都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李逸看着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人力水车是唐朝农民最主要的灌溉工具,可效率极低,不仅耗费人力,还严重影响春耕进度。要是遇到干旱,河水水位下降,水车甚至无法使用,只能靠农民挑水灌溉,更是苦不堪言。

“程统领,你看这人力水车,效率太低了,要是能改良一下,让农民省力又高效,就能大大加快春耕进度。” 李逸对身边的程处默说。

程处默也皱着眉点头:“是啊,禁军屯田区也用这种水车,每次灌溉都要抽调十几个士兵帮忙,费时费力。要是能改良,不仅农民受益,禁军屯田也能节省不少人力。你有什么好想法?”

李逸的脑海中浮现出现代脚踏式水车的原理 —— 将人力转动改为脚踏发力,利用腿部力量驱动轮盘,不仅省力,还能多人同时操作,大幅提升效率。他还可以在水车上加一个水位控制器,根据农田需要调节出水量,避免水溢出浪费。

“我想设计一种‘脚踏式水车’。” 李逸解释道,“把原来的轮轴把手去掉,在轮盘两侧安装脚踏板,像踩水车一样,多人同时脚踏发力,驱动轮盘转动;再在水槽末端加一个可调节的挡板,根据农田的干湿程度控制出水量,避免水溢出。这样既能省力,又能提升效率,还能节约用水。”

程处默眼前一亮:“脚踏式水车?听起来不错!要是真能实现,效率能提升多少?”

“保守估计,能提升三倍以上。” 李逸自信地说,“人力转动主要靠手臂力量,而脚踏发力靠腿部力量,腿部力量比手臂力量大得多,再加上多人同时操作,效率肯定能大幅提升。”

程处默当即拍板:“好!我支持你改良!禁军屯田区正好有一片试验田,你可以在那里测试,需要什么材料、人手,尽管跟我说,我全力配合!”

第一步:设计与绘图

回到长安后,李逸立刻投入脚踏式水车的设计中。他参考现代脚踏水车的结构,结合唐朝的材料和工艺,绘制出详细的图纸:

主体结构:保留木质轮盘和水槽,轮盘直径扩大到一丈,边缘均匀分布二十个竹筒,确保每次能舀起更多河水;

脚踏装置:在轮盘两侧各安装一根横轴,横轴上均匀固定六个脚踏板(每侧三个),脚踏板呈倾斜状,方便脚踩发力;

支架设计:用粗壮的槐木搭建支架,将轮盘固定在支架上,高度与河岸平齐,确保轮盘能顺利舀起河水;

水位控制器:在水槽末端安装一块可活动的木质挡板,挡板下方安装一个调节杆,通过调节挡板的角度控制出水量,挡板上还刻有刻度,方便农民根据需要调整。

为了确保设计可行,李逸还特意找来王记铁匠铺的王师傅,一起探讨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王师傅看着图纸,连连称赞:“这个设计好!脚踏板用硬木制作,横轴用铁制,结实耐用;水位控制器也简单实用,农民一看就会用。我这就组织铁匠和木匠,尽快制作出第一台样品!”

第二步:制作与调试

王师傅按照李逸的图纸,召集了五位经验丰富的木匠和三位铁匠,开始制作脚踏式水车。木匠负责打造轮盘、水槽和支架,选用坚硬耐用的槐木和榆木;铁匠负责锻造横轴和脚踏板的连接件,确保稳固可靠。

李逸每天都去铁匠铺查看进度,及时调整设计细节。比如,他发现脚踏板的角度不合适,踩起来容易打滑,就让木匠将脚踏板改成防滑纹路;他还在横轴与支架的连接处加了轴承(用木质轴套和油脂润滑),减少摩擦,让轮盘转动更顺畅。

半个月后,第一台脚踏式水车制作完成。这台水车高约两丈,轮盘直径一丈,两侧各有三个脚踏板,水槽末端的水位控制器清晰可见,整体结构稳固,看起来比传统人力水车更先进、更实用。

“走!去禁军屯田区测试!” 李逸和程处默带着水车,来到之前看到农民灌溉的河边。禁军士兵和附近的农民都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台新奇的水车。

“这是什么水车?怎么没有把手,反而有脚踏板?”

“难道是用脚踩的?能行吗?”

“李公子设计的,肯定有门道,咱们等着看。”

李逸让三位禁军士兵站上脚踏板,示范如何操作:“大家双脚踩在脚踏板上,同时用力往下踩,驱动轮盘转动,竹筒就会舀起河水,顺着水槽流入田中。想调节水量,就转动水槽末端的调节杆,调整挡板角度。”

三位士兵依言踩下脚踏板,轮盘缓缓转动起来。随着士兵们加快节奏,轮盘转动越来越快,竹筒不断舀起河水,顺着水槽流入旁边的麦田。整个过程中,士兵们只用了中等力度,脸上没有露出吃力的表情,轮盘转动的速度却比传统人力水车快了不少。

“真的能转!而且看起来不费劲!” 农民们惊讶地说。

李逸又让六位士兵同时脚踏 —— 三个在左侧,三个在右侧,士兵们踩着脚踏板,配合默契,轮盘快速转动,竹筒舀起的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入田中,水槽末端的挡板根据麦田的干湿程度调节出水量,没有一滴浪费。

半个时辰后,测试结束。士兵们停下动作,除了额头微微出汗,没有任何疲惫的迹象;而他们灌溉的麦田,足足有一亩半,是传统人力水车效率的三倍多!

“太好了!太神奇了!” 老农激动地走上前,抚摸着转动的轮盘,“半个时辰灌溉一亩半地,还这么省力,要是早有这水车,我们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程处默也兴奋地拍着李逸的肩膀:“李公子,你这改良太成功了!效率提升了三倍还多,以后禁军屯田灌溉,再也不用抽调那么多士兵了!”

第三步:推广与优化

脚踏式水车在禁军屯田区的测试大获成功,程处默立刻将情况上报给唐太宗。唐太宗对这种高效省力的水车非常感兴趣,特意派人来查看,看到实际效果后,龙颜大悦,下令:“脚踏式水车高效惠民,着长安县令牵头,在长安周边村庄推广;所需材料和工匠,由工部协助调配,务必在春耕结束前,让更多农民用上!”

得到朝廷的支持后,李逸和王师傅扩大生产规模,在长安城外设立了专门的水车工坊,招募更多的木匠和铁匠,批量制作脚踏式水车。为了让农民更容易接受,李逸还制定了优惠政策:

农民购买:每台脚踏式水车定价十贯钱,比传统人力水车贵两贯,但效率提升三倍,长期来看更划算;贫困农民可通过 “以物换物” 的方式购买,用粮食、牲畜等物资抵扣部分款项;

官府补贴:长安县令从地方财政中拨款,对购买脚踏式水车的农民补贴两贯钱,进一步降低农民的购买成本;

免费培训:“逸品轩” 派出工匠,在每个村庄举办培训,教农民如何安装、使用和维护脚踏式水车,确保大家都会用。

李逸还根据农民的反馈,对脚踏式水车进行了优化:

增加轮盘直径:将轮盘直径从一丈扩大到一丈二,增加竹筒数量,进一步提升出水量;

改进脚踏板:将木质脚踏板换成铁木结合,更加耐用,同时增加防滑纹路,避免雨天打滑;

简化水位控制器:将调节杆改为手柄式,操作更简单,农民一看就会。

第四步:田间推广与成效

阳春四月,第一批脚踏式水车送到了长安周边的村庄。在咸阳县的一片麦田旁,李逸亲自指导农民安装水车。农民们围在水车旁,好奇地看着这台新奇的设备,当看到六位农民同时脚踏,轮盘快速转动,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入麦田时,都惊叹不已。

“太神奇了!六个人踩半个时辰,竟然灌溉了两亩地!比之前快了三倍还多!”

“而且一点都不费劲!我刚才试了一下,踩起来跟走路差不多,比转把手轻松多了!”

“这水位控制器也好用,想多浇点就调大,想少浇点就调小,再也不用担心水溢出浪费了!”

老农看着自家的麦田被快速灌溉,激动得热泪盈眶:“李公子,你真是我们农民的大恩人!有了这脚踏式水车,以后春耕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还能早点完成灌溉,庄稼肯定能长得更好!”

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周边的村庄,农民们纷纷前来订购脚踏式水车。到春耕结束时,长安周边共安装了两百多台脚踏式水车,覆盖了八十多个村庄,灌溉效率大幅提升,农民们再也不用为灌溉发愁。

禁军屯田区的效果更是显着 —— 之前需要二十个士兵轮流操作人力水车,一天才能灌溉五十亩地;现在用脚踏式水车,十二个士兵分两组轮流操作,一天就能灌溉两百亩地,效率提升了四倍,还节省了大量人力,士兵们有更多时间进行军事训练。

程处默特意上书唐太宗,称赞 “脚踏式水车不仅惠及农民,还提升了禁军屯田效率,李逸功不可没”。唐太宗看到奏折后,再次召见李逸,对他说:“李逸,你改良的脚踏式水车,解了农民春耕之苦,也帮了禁军大忙,朕赏你黄金五十两,绸缎五十匹,再赐你‘惠民郎’的封号,以表彰你为民办实事的功绩!”

“谢陛下恩典!” 李逸躬身行礼,“臣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能为农民、为大唐出一份力,是臣的荣幸!”

从皇宫出来,李逸的心情无比激动。他没想到,自己只是想帮农民解决灌溉难题,竟然能得到皇帝的赏赐和封号。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 “学以致用,惠民利民” 理念的肯定。

此时的长安周边,农民们正用脚踏式水车灌溉着农田。夕阳下,转动的轮盘、流淌的河水、农民们脸上的笑容,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耕图景。李逸站在田埂旁,看着这一幕,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王师傅走到李逸身边,笑着说:“李公子,现在长安的农民都在说,‘逸品轩’的李公子是‘惠民大好人’,不仅改良了犁,还改良了水车,帮了大家大忙。咱们的水车工坊,现在订单都排到秋收后了,连洛阳、扬州的官员都派人来订购呢!”

李逸笑着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改良农具,比如改良播种机、收割机,让农民们更省力、更高效,让大唐的粮食产量越来越高。”

程处默也走了过来,拍着李逸的肩膀说:“李公子,以后禁军要是有农具改良的需求,还找你合作!你这脑子,真是太好用了,总能想出帮百姓、帮军队的好点子!”

李逸笑着点头:“没问题!只要能帮到大家,我义不容辞。”

夕阳渐渐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脚踏式水车上,映出农民们忙碌而喜悦的身影。李逸知道,改良脚踏式水车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农具和设备等着他去改良,还有更多的百姓等着他去帮助。

他的唐朝创业传奇,不再仅仅是商业的成功,更是 “为民解忧、造福一方” 的担当。而 “惠民郎” 这个封号,也成了他最珍贵的荣誉,时刻提醒着他 ——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 “学以致用,惠及百姓” 的初心。

未来的路还很长,李逸将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在唐朝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他的、属于 “逸品” 的、属于百姓的辉煌篇章。

藏书吧推荐阅读: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反派弟子全舔狗?摆烂师尊浪浪浪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穿书七十年代:开局多一个老公时来允转重生之我在直播间卜卦续命被卖后,她只想苟在一亩三分地上穿越从一拳开始闺蜜双穿!我们真的只是朋友!重生后,偏执世子对我死缠烂打jojo:DIO兄妹的不妙冒险逃荒:有粮有钱心不慌四合院:万倍经验暴击,众禽慌了御厨重生:苏禾的现代美食传奇末世重生,开局打造顶级安全屋菜鸟杀手日常苟命顺手破案郁爷老婆总想回娘家炮灰一身反骨,为了续命嘎嘎舔快穿带娃:开局精神控制躺赢末世我靠捉鬼发家致富跟男主的病弱小叔互换身体后迟来的深情,我不要了!史莱姆的我捕捉小舞不过分吧穿越农家种田遇上王爷灵异悬疑小说集张起灵!回头!亮平破碎信念同伟钟小艾越界冲击倒霉侦探之哪壶不开提哪壶!海岛求生:我靠捡垃圾成神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快穿精灵梦叶罗丽穿越到乱世,种田种成了女帝快穿之旅,创世神追妻无下限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花瓶主母的自我修养海贼:宇智波的航行偷听心声后,垫脚石家族杀疯了斗罗之月轩交流生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低调修仙摆不起,老六竟是我自己父母爱情:江卫民的躺平生活逗比仙警与冷硬罪犯游请神临花语剑心重生后,成了清冷首辅前夫白月光我家顾总是个炫妻狂魔穿越成伯爵小姐我的爸爸是最终BOSS我和死对头在语音厅硬碰硬江少的心尖宠:又乖又野
藏书吧搜藏榜:野玫瑰欲又撩,太子爷失控诱捕我爹哪去了菟丝绕红缨玄学直播捉鬼忙,看看今晚谁塌房两只虫崽在垃圾星的日常生活乖乖的,不许逃没错,我的卡牌是辛弃疾怎么了我一个小刑警,你让我当鬼差帝少动情,顾大小姐三年抱俩离婚后她空降热搜末世:探寻龙头脉无限:开局成为海虎之弟南宫轩与上官洛儿倾城之恋爷,您夫人又管不住了月华倾心遮天之阴阳道以前上班的不成功日记人在斗罗,开局觉醒时间零美女天才中医与黏人总裁综穿:捣乱从甄嬛传开始恋综爆火后,哥哥他坐不住了海贼里的龙珠模拟器平安修行记蚀骨情深,顾总他上头了四合院:精神病面前禽兽算个球斗罗:佛道双魂,我玩转诸天横空出世的娇帝君火葬场女工日记骑行异事重生端木,我不吃牛肉我,赤犬大将,开局轰杀逃兵王废物公子神豪富婆,这点小钱洒洒水啦姐弟恋:好想和你一起长大女孩子会喜欢逗比的吧?不是吗?唉!又是一天把亲爹气的直跺脚!时不时吐血的我在柯南身边怎么活锦鲤四岁半捡的妹妹超旺家七零军婚:重生后被兵哥哥盯上了如意茶馆叶罗丽之重生归来,我依旧爱你当我在火影成为空律洪荒:我袁洪一心求稳,人间清醒带着抽卡系统穿综漫完了!订婚前夜禁欲战神闯我闺房女配给大反派生孩子后,男主疯了最后的任务,许我为妻我重生成为了曙光圣者崩坏:成为梅比乌斯的妹妹明月揽星辰
藏书吧最新小说:海岛生存:我靠运气碾压全场陈情重生甜甜秘密万象逆命,踏破九重天阙!惊!七零军嫂一手银针救活首长国足弃将?我把泰山带成亚洲王僵尸:无限突破,九叔求抱大腿大荒纵横:从捕获第一只异兽开始九州争霸录仙神轮回编圣杯搞事!综漫大暴走我用矿泉水换稀世科技综武:名师出高徒,我教书就变强神豪系统:从大一开启巅峰人生有熟练度面板的我,学什么都快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一念逍遥:我的修为永远高亿点点穿越重生后娶赘婿养崽日常穿成农家炮灰后,我在古代搞内卷凡人修仙,从坠崖捡到神鼎开始刑部打工:卷死怨种同僚外星赘婿,倒插门时光里遇见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冻毙桥洞重生后,我六亲不认小持明不会梦到大蝴蝶吗双穿抗战,我在山西卖物资重生八零,我离坐牢还有一个月换嫁换出个疯批儿子乖乖夫君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快穿乱世,我收齐所有古代美人穿越到远古,从无到有的幸福生活迟爱为殇逍遥游之烽火情歌黄天霸全传我在赛博朋克世界当保安穿成假千金,我反手进了特种部队从轮回空间开始的面板四合院:东旭说媒秦淮茹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诸天,从热门影视开始无敌许长生探案III之海泊河碎尸抗战之利刃出鞘明末铁院女帝教我当大师,开局全款买凶宅穿越1858年的澳洲壶镇九天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警界噬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