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星眠走进录音棚,神色如常。
配音演员A好奇凑过来:“周星眠,你刚去哪了?看到林晚晴了吗?她好像跑出去了。”
周星眠淡淡地回应:“嗯在天台碰到了。”
配音演员b八卦地:“哦?她怎么了?是不是又在哭啊?”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强憋着笑意,肩膀却忍不住一耸一耸的。
最后实在没忍住,偷偷捂着嘴低低地笑出声来,笑声里还带着几分窃喜和促狭。
周星眠拿起水杯喝了一口,语气平淡无波。
“嗯,在摔手机。”
众人心领神会的低笑声:“啧啧……”
周星眠放下水杯,开始整理接下来的稿件。
“好了,准备下一场吧。”
她不信周星眠只是巧合上来透气!她绝对不信!
周星眠一定是故意的!故意出现在那里,故意用那种冷漠的态度羞辱她,让她感觉自己像个跳梁小丑!
“周星眠……周星眠!”
林晚晴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的泪水早已被熊熊燃烧的恨意所取代。
这一刻,她对周星眠的怨恨达到了顶点。
她将今天所有的失败、所有的难堪、所有的委屈,都归咎于周星眠的存在。
如果不是周星眠,她就不会被拿来比较;如果不是周星眠表现得那么好,就不会衬托得她如此不堪。
如果不是周星眠,顾新皓也许不会对她那么不耐烦……
所有的逻辑都扭曲地指向了一个源头——周星眠。
冷风吹得她浑身发抖,但心底的恨意却像一团火,越烧越旺。
她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看着脚下城市的忙忙碌碌车流,眼神逐渐变得偏执而冰冷。
周星眠,你等着。
今日之辱,我林晚晴绝不会忘。
你让我不好过,我也绝不会让你好过。
咱们走着瞧!
她捡起地上屏幕碎裂的手机,紧紧攥在手里,如同攥着对周星眠的仇恨,一步步地,带着满身的戾气,走下了天台。
一场更激烈的风暴,似乎正在她扭曲的心中酝酿。
回到庄园,周星眠将自己在温水中浸泡了许久,洗去一身的疲惫与在天台沾染的冷意。
她用毛巾包裹着湿发,穿着舒适的居家服,走进了属于她的配音小工作室。
这间工作室是她回国后精心布置的,隔音良好,设备专业。
暖色的灯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专注的氛围。
今晚,她并不打算练习或工作,而是想以另一种方式,与自己、也与那些支持她的人进行交流。
她熟练地调整好专业的麦克风,检查了摄像头——确认处于关闭状态。
然后,她登录了一个专业的音频直播平台,以“Stella Zhou”的身份,开启了一个名为【趣谈Stella Zhou配音圈之路】的不露脸语音直播房间。
几乎是在开播的瞬间,等候已久的粉丝们便涌了进来,在线人数迅速攀升。
弹幕开始滚动起来,充满了各种问候和期待。
弹幕A:Stella!晚上好!终于等到你直播了。
弹幕b:啊啊啊姐姐声音杀我!今天聊什么?
弹幕c:好奇姐姐是怎么走上配音这条路的?感觉好酷!
周星眠看着快速滚动的弹幕,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她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位置,用她那份在专业领域锻炼出的、清晰而富有亲和力的声音开口,打破了直播间的寂静。
“大家晚上好,我是Stella Zhou。谢谢大家来听我聊天。”
她的声音透过设备传播出去,带着一丝放松后的慵懒和暖意。
“看到很多朋友都在问,我是怎么想成为配音演员的?今天,我们就来随便聊聊这个话题吧。”
她顿了顿,似乎是在整理思绪,然后才缓缓说道:
“其实,最开始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我要成为配音演员’的目标。”
“小时候,只是单纯地喜欢模仿各种声音,动画片里的角色、电视剧里的人物,甚至家里长辈说话的语调,我都会偷偷学着玩。”
“觉得能用不同的声音‘扮演’不同的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弹幕d:哈哈哈我小时候也这样,但我只会学唐老鸭。
弹幕E:天赋党慕了,我学啥都像鸭子叫(哭)。
周星眠被弹幕逗笑,声音里也带上了笑意。
“这算不上什么天赋,只是一种爱好吧。真正让我对‘配音’这个职业产生具体概念的,是中学时看的一部译制片。”
“我偶然看到了片尾的配音演员表,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说着流利中文的外国角色,背后是由这样一群声音的魔法师在演绎。”
她的语气变得有些怀念。
“我记得当时我反复看了好几遍那个名单,心里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声音,原来可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赋予角色新的生命。”
“就像声音的魔法师哦。”
弹幕F:我懂!我小时候看《xx》(某经典译制片)也是!完全听不出是配音!
弹幕G:声音的魔法师,这个形容好贴切!
“后来,”
周星眠继续分享,“我考大学时选择了播音与主持专业,算是半只脚踏入了声音工作的领域。但在那个阶段,我对未来的想象还比较模糊。真正的转折点,是在我高二的时候……”
她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似乎触及了一些不那么轻松的回忆。
很多人都曾好奇,周星眠,一个家境优渥、看似前途无限的豪门千金,为何会一头扎进在当时看来并非“正统”且充满不确定性的配音行业。
这个选择,并非一时兴起,其根源要追溯到她那看似顺遂。
实则暗藏迷茫与伤痛的青春时代。
高二那年的一个下午。
那是一个闷热的初夏午后,蝉鸣聒噪。
高二(三)班的教室里,刚刚结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吵。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周星眠单方面被顾新皓的“理性分析”伤了心。
事情的起因是文理分科。
周星眠对文科,尤其是语言艺术类有着浓厚的兴趣,内心隐隐向往着那个用声音和文字构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