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在工藤新一意犹未尽的目光中宣告结束。他甚至学着Ken教练的样子,有模有样地用淡水软管帮忙冲洗了摩托艇外部粘上的海盐,虽然动作稚嫩,却做得一丝不苟。直到坐上返回度假村的汽车,他小脸上的兴奋红晕仍未褪去,像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不停地向父母复述着今天学到的“酷炫”知识。
“妈妈,爸爸,你们知道吗?Ken教练说摩托艇的‘心脏’其实是在后面,靠喷水来推着走,和汽车轮子完全不一样!”
“还有还有,他说如果看到前面有白色的、碎碎的浪花,那下面可能藏着看不见的‘小陷阱’,要提前减速绕开!”
“他还教我认了仪表盘,那个是速度,那个是油量,就像玩游戏要看血条一样!”
有希子坐在副驾驶座上,侧着身子,满脸温柔笑意地看着儿子,手中的摄像机依旧开着,记录下这充满活力的时刻。她转过头,对正在开车的优作说道:“看来这教练是请对了呢。这位Ken先生真不错,不仅懂得多,讲得也明白,我们新一简直被他迷住了,以前可没见他对哪个老师这么崇拜过。” 她的语气带着为人母的欣慰,显然对初次教学的效果非常满意。
“嗯。” 工藤优作目光平稳地注视着前方的柏油路面,手握方向盘,看似全神贯注于驾驶,只是简单地应了一声。然而,在他那副平静无波的外表下,大脑正以远超计算机的速度疯狂运转,如同一个高效的情报分析中心,将今天观察到的关于Ken Shirakawa的所有碎片化信息——每一个眼神,每一句措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习惯——进行提取、分类、交叉比对和逻辑整合。
作家的敏锐直觉和世界顶级推理家的缜密思维,让他无法像有希子那样,仅仅将Ken看作一个“不错”的教练。这个男人身上笼罩的迷雾,不仅没有因为初次接触而散去,反而变得更加浓重和引人探究。他内心的疑点清单正在不断延长和细化:
1. 知识结构的深度与广度严重超纲: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水上运动教练,甚至不是一个普通海军退役人员所能具备的知识储备。他对流体动力学的理解,能随口用伯努利原理解释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对机械工程的认知,深入到材料疲劳度和应力分布;更让优作心惊的是,在讲解紧急避让和复杂海况行驶时,Ken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思考模式——那是一种高度系统化、几乎本能般的“战术规避”思路,强调利用环境遮蔽、瞬间判断最优路径、以及牺牲部分性能换取安全空间的策略。这更像是在枪林弹雨或极端追缉环境中锤炼出的生存本能,而非休闲运动的教学范畴。
2. 气质与阅历的严重不符: 优作因写作和研究,接触过三教九流、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人物。从华尔街的金融巨鳄到京都的古老匠人,从政界的资深官僚到黑道的神秘枭雄。他自信对人的气质有精准的把握。而Ken Shirakawa身上的气质是独一无二的。那是一种将惊涛骇浪都沉淀于心底后的极致平静,一种将所有锋芒都收敛于无形后的温和内敛。但在这平静之下,优作能隐约感受到一种磐石般的坚定,以及一种……仿佛习惯于在复杂局面中掌控节奏、运筹帷幄的自信。这种气质,绝非经营一家海边小店能够养成,必然源自于一段极其复杂、甚至波澜壮阔的过去。
3. 近乎本能的威胁感知与风险管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全”如同一条无形的线,贯穿始终。但Ken强调安全的方式,并非简单的“不要这样做”、“必须那样做”,而是不断地引导新一去“预判”——预判风浪的变化,预判其他船只的动向,预判机械可能发生的故障,甚至预判自身在紧张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判断失误。这种思维方式,带有强烈的“动态威胁评估”和“应急预案前置”的色彩,是高级别安全人员或特殊行动人员的典型思维特征。他甚至在讲解如何观察海面时,下意识地用到了“视野盲区”、“观察死角”这类带有明显战术意味的词汇,虽然立刻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掩饰了过去,但没能逃过优作的耳朵。
4. 初遇时那无法忽视的瞬间: 优作再次在脑海中回放昨天在店里,Ken转身看到他们一家时的那个刹那。他确信那不是错觉。那墨蓝色眼眸中瞬间闪过的,绝非面对陌生客户的平淡或欢迎,而是极其复杂的情绪混合体——有极其短暂的惊讶,仿佛他们的到来触动了他预设的某个警报;有深沉的、仿佛等待已久终于到来的了然;甚至,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于……怀念与愧疚交织的情绪?这转瞬即逝的微表情,是揭开Ken内心世界的第一道裂缝。
5. 过于完美因而显得刻意的背景: 出于习惯性的谨慎,优作在昨晚利用自己的一些人脉和网络资源,对“Ken Shirakawa”这个名字进行了一次非官方的、相对表面的背景查询。结果如他所料,干净得令人咋舌:夏威夷本地出生证明,父母为早年日本移民的记录,从小到大的学业记录(并无特别突出之处),海军服役证明(普通后勤维护兵种),退役后接手并经营这家小店,纳税记录良好,无任何违法犯罪记录。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合乎逻辑。但正是这种毫无瑕疵的“干净”,让优作心生警惕。在他的经验里,只有当有人动用强大资源,有意地去塑造和维护一个身份时,才会出现这种“白纸”状态。这更像是一个精心编织的、用于“隐居”的伪装。
将这些彼此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疑点串联起来,一个大胆的、轮廓逐渐清晰的假设在工藤优作的脑海中形成:这位自称Ken Shirakawa的男人,几乎可以肯定,拥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极其复杂且可能涉及黑暗领域的过去。他选择隐居在夏威夷这个旅游胜地,绝非仅仅是为了享受阳光海浪和经营一份小生意那么简单。这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消失”,一种主动选择的、低调的避世。
那么,他究竟是谁?
是某个国家因某种原因退役并隐藏起来的顶级特种作战人员?
是某个国际情报机构洗白身份后潜伏于此的前特工?
还是……某个势力庞大、结构严密的黑暗组织的叛逃者或休眠者?
每一种可能性都带着危险的气息,但又都似乎能解释Ken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和能力。
然而,尽管疑窦丛生,优作的直觉——那种超越了逻辑推理、更接近于本能的感知——却在向他传递另一个信息:这位Ken教练,对他们一家,尤其是对新一,似乎并不怀有恶意。相反,他在教学过程中流露出的那种耐心、引导和不着痕迹的拓展,已经明显超出了商业教学的范畴,更像是一种……基于某种责任的倾囊相授?那种看向新一时,眼神深处蕴含的欣赏与隐隐的期许,是做不了假的。
风险与机遇并存。这个男人身上谜团重重,可能带来未知的危险;但他展现出的能力和对新一的正面影响,又是实实在在的。工藤优作深知,对于新一这样天赋异禀的孩子,一个平庸的导师或许能传授技能,但一个真正卓越的引路人,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车内,新一终于说累了,靠在儿童安全座椅上,抱着印有摩托艇图案的儿童水壶,小口喝着水,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笑意。
优作透过后视镜看了儿子一眼,目光微闪,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需要更近的距离,更多的观察,才能做出最终判断。
“有希子,”优作突然开口,打破了车内的宁静,语气听起来随意而自然,“我有个想法。你觉得……我们正式聘请Ken教练,做新一这次夏威夷假期期间的全程运动顾问,怎么样?”
有希子闻言,有些惊讶地转过头:“诶?全程顾问?意思是除了摩托艇,其他的像冲浪、帆船,甚至潜水什么的,也都跟着他学吗?会不会太麻烦人家了?而且费用方面……”
“我看新一非常喜欢他,而且这位教练的水平,你我也都看到了,确实非同一般,是可遇不可求的。”优作耐心地解释,理由充分且冠冕堂皇,“让新一在假期里多接触、多掌握几项运动技能,开阔眼界,总是好事。费用不是问题。我们可以给出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符合他专业水准的报酬。”
他真正的目的,潜藏在这合情合理的提议之下:通过延长和深化接触,为自己创造更多观察和试探Ken Shirakawa的机会。他需要弄清楚这个男人的真实底细,评估他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确认他那份莫名的“责任感”究竟源于何处。优作的直觉强烈地暗示他,这个神秘男人的出现,或许并非纯粹的偶然,他很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对新一的人生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作为父亲,他必须走在前面,辨明这影响是福是祸。
有希子看着优作平静的侧脸,又回头看了看后排已经有些昏昏欲睡、但嘴角还带着笑意的儿子,略一思索,便展颜一笑:“你说得对。能让新一这么开心又能学到真本事的机会确实难得。那就这么定了吧,回头你跟Ken教练商量一下细节。”
工藤优作微微颔首,目光重新投向远方道路与蓝天交汇之处。他无形中的这个决定,如同在命运的棋盘上落下了一颗关键的棋子,为黑泽光——仍需隐藏身份的黑泽光——提供了绝佳的、能够系统性地、长期地执行“培养世界之子”任务的完美平台。
一场围绕尚未意识到自身命运的世界之子,由一位身负系统、隐姓埋名的前组织成员兼前奶爸主导,在夏威夷灿烂阳光下悄然展开的、跨越了年龄与身份的深度教导与无言守护,就此正式拉开了它厚重而辉煌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