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组织(朗姆派系):
组织深处,某个信号被层层屏蔽、空气循环系统独立运行的秘密据点内,光线昏暗,只有巨大的电子屏幕散发着幽蓝的光芒。朗姆坐在宽大的扶手椅中,背对着屏幕,听着心腹“烈酒”关于天空画廊爆炸案以及黑泽光疑似身亡的详细汇报。他那仅存的独眼在阴影中闪烁着阴鸷而怀疑的光芒,如同在黑暗中窥伺的毒蛇。
“黑泽光……死了?”朗姆的声音经过处理,沙哑而缓慢,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质感,他粗壮的手指有节奏地摩挲着自己肌肉虬结的下巴,“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死在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场合?死得……可真是时候,也真是地方啊。”他的语气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质疑。
“是的,大人。”烈酒恭敬地垂首站立,独眼中也带着一丝困惑,“根据我们渗透进警方和消防系统的人传回的第一手资料,现场情况异常惨烈复杂。爆炸核心区域——也就是核心监控室及其相邻走廊——几乎被完全摧毁,高温和后续的火灾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破坏。搜索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了部分烧焦的、符合黑泽光日常穿着习惯的定制西装碎片,一块严重损毁但品牌标识和部分特征可辨的腕表,以及……一些散落的、疑似的人体组织碎片。警方技术部门进行的初步快速dNA比对……显示与黑泽光档案库中的信息高度吻合。”
他小心翼翼地补充着细节,试图让报告显得客观。
“琴酒呢?”朗姆突然打断他,声音陡然变得尖锐,“他当时不是也在现场吗?负责清理‘幽灵猫’?他对这件事,有什么说法?” 他将重点引向了那个与黑泽光关系微妙的关键人物。
烈酒的身体微不可察地绷紧了一些:“琴酒大人已经提交了任务报告。他确认,他的行动目标是‘幽灵猫’,爆炸是由于在交火过程中,意外触发了该团伙预先埋设、意图制造混乱的爆炸装置所致,属于‘不可控的意外因素’。他……他也确认,在爆炸发生前片刻,通过监控屏幕的最后一瞥,看到黑泽光确实位于核心监控室内,并且在其试图出门查看情况时,爆炸发生,未能及时撤离。”
烈酒顿了顿,似乎在回忆琴酒那毫无波澜的语调,模仿道:“琴酒大人对此事件的最终评价是……‘无能的废物,连自己的地盘都守不住,死了倒也干净,省得浪费组织的资源。’”
“哼!”朗姆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冰冷的、充满讥讽的哼声,“他倒是撇得干净利落,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他绝不相信事情会如此简单巧合。黑泽光,那个二十多年容貌未变、身上藏着连乌丸大人都为之侧目的秘密的男人,那个能周旋于组织与各方势力之间、将黑泽安保经营得风生水起的厉害角色,会如此轻易、如此窝囊地死在一场由三流盗窃团伙引发的“意外”爆炸中?这简直像是在侮辱他的智商。
但是……现场的物理证据似乎暂时无懈可击,初步的dNA比对结果具有相当的误导性。琴酒的报告虽然冷漠得近乎异常,却也完全符合他一直以来对黑泽光表现出来的那种疏离甚至轻视的态度,逻辑上挑不出太大毛病。更重要的是,从组织当前的利益角度来看,黑泽光的“死亡”,虽然暂时失去了一个稳定的VtS技术供应者和一个可能蕴含着“永生”秘密的研究对象,但也同时除掉了一个身份敏感、可能引来红方过度关注的不稳定因素。而且,这为组织名正言顺地、更深层次地渗透和控制失去核心人物的黑泽安保株式会社,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和借口。
利弊在心中飞速权衡。片刻的沉默后,朗姆那只独眼中精光一闪,做出了决断:
“继续投入资源,保持最高级别的关注!”他声音阴沉地命令道,“尤其是黑泽光的公开葬礼,以及他名下资产、公司的后续处理过程,给我盯死了!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生要见人,死……”他加重了语气,仿佛要将每个字都钉入现实,“也要想尽一切办法,确认见到最关键的、无法伪造的‘尸体’,或者找到这个‘死亡’剧本里,任何一丝不和谐的杂音!”
怀疑的种子已经深深种下,但他这只老狐狸决定暂时按兵不动,隐藏在更深的阴影里,观察这场“死亡”会引发出怎样的连锁反应,等待猎物自己露出马脚,或者……等待收割果实的最佳时机。
红方(日本公安 \/ FbI):
警察厅,降谷零的办公室内。他穿着一丝不苟的公安制服,将一份关于天空画廊爆炸案的、措辞严谨、细节详尽的初步调查报告,恭敬地放在上司的办公桌上。他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沉重、疲惫以及属于精英警官的专业与克制。
“这是目前能汇总的所有情况,”降谷零的声音平稳,但仔细听,能察觉出一丝因“涉及知名人士遇难”而带来的压力感,“所有的证据链,包括现场勘查、物证分析、证人证言(主要是黑泽安保员工和部分宾客),都强烈指向国际盗窃团伙‘幽灵猫’为制造混乱实施盗窃而预设爆炸物,并在与不明武装人员(怀疑是其他黑吃黑势力)交火中意外引爆,是导致这次惨剧的直接原因。”
他引导着上司的视线浏览报告中的关键部分,尤其是那些关于爆炸威力、现场破坏程度以及发现的“黑泽光遗物”的特写照片和初步检验报告。
“现场确实……非常惨烈,”他适时地补充,语气带着一种物伤其类的沉重,“找到的衣物碎片、手表残骸以及部分生物组织痕迹,经过我们的技术部门初步检验,指向性……非常明确。综合所有情况,目前的主流判断是,黑泽光社长极可能已在爆炸中……不幸罹难。”
然而,就在上司微微点头,似乎倾向于接受这个结论时,降谷零话锋微妙地一转,展现出一名优秀警察应有的审慎:“但是……长官,鉴于黑泽光身份的特殊性,其公司业务涉及领域敏感,以及此次事件影响巨大,我个人认为,仅凭目前的初步证据就下定论,或许还为时过早。我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不能完全排除……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可能性,或者是否有某些细节被现场的混乱所掩盖了。”
他这番言论,既严格遵守了调查程序,展现了他的专业和责任心,又极其巧妙地在官方结论的边缘,留下了一道细微的、名为“合理怀疑”的缝隙。这道缝隙,不足以立刻引发对“假死”的定向专项追查,却能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预留出解释和操作的空间,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呼应FbI那边可能存在的类似疑虑,避免显得公安过于草率。
果然,公安内部对此事件的意见并未统一。一部分人认为现场证据确凿,事件脉络清晰,可以将主要精力转向追查“幽灵猫”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尽快结案以稳定社会情绪;另一部分更为谨慎的高层和专家则认为,黑泽光此人背景成谜,其死亡背后可能牵扯到更复杂的国际犯罪网络或势力博弈,主张投入更多资源,进行长期、秘密的调查,尤其要密切关注黑泽安保的权力交接和资金流向。
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FbI总部,赤井秀一通过加密线路,从驻日负责人詹姆斯·布莱克那里拿到了关于此次事件的详细简报。他坐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锐利的墨绿色瞳孔扫过平板电脑上显示的天空画廊废墟照片、燃烧的监控室残骸,以及那些所谓的“黑泽光遗物”特写。
他沉默了许久,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最终对着通讯器那头的詹姆斯开口,声音冷静而笃定:
“太巧了,詹姆斯。时机、地点、方式,都巧合得像是一部好莱坞三流编剧炮制的剧本。”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而且,现场看起来‘干净’得过分,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预设的、合情合理的结论。但是……黑泽光,那个男人,绝不是一个会如此轻易、如此被动地将自己命运交给一场‘意外’的人。”
他顿了顿,做出了与朗姆类似,但出发点截然不同的判断:“通知在日本的活动小组,不要因为目标的‘死亡’而放松警惕。相反,要加大对黑泽安保及其核心关联人员的监控力度。同时……扩大监视范围,留意东京都内,乃至日本境内,是否近期出现了身份背景过于完美、行为模式与黑泽光有某种程度神似、或者拥有某些特殊技能的、身份不明的‘幽灵’。我怀疑,这并非结束,而只是一个……金蝉脱壳的开端。”
FbI的怀疑更深,凭借其丰富的跨国案件经验和赤井秀一超凡的直觉,他们几乎已经认定,黑泽光是借助这场混乱,上演了一出精心策划的假死脱身戏码。
秋庭怜子:
悲剧发生的当时,秋庭怜子正在东京国家大剧院宏伟的演奏厅内,进行一场为即将开始的欧洲巡回演出而准备的关键彩排。她站在舞台中央,沐浴在柔和的追光灯下,如同一位降临凡间的音乐女神,正全神贯注地演绎着一首高难度的咏叹调,歌声空灵而富有穿透力,让整个乐团的成员都为之沉醉。
就在这时,她的经纪人脸色惨白,几乎是小跑着冲上了舞台,甚至顾不上礼节,强行打断了演奏,将一只不断震动的手机塞到了她的手里。乐队指挥不悦地皱起眉头,乐手们面面相觑。
怜子带着一丝被打断的不悦和疑惑,接听了电话。听筒那边,传来的是父亲公司一位资深副手带着明显哭腔、语无伦次甚至有些崩溃的汇报声:“大小姐……不好了!天空画廊……爆炸了!社长……社长他当时在核心监控室……现在……现在联系不上……现场……现场太惨了……他们都说……都说社长他……可能……可能已经……”
后面的话语,仿佛变成了一串模糊而尖锐的噪音,狠狠地刺穿了她的耳膜,直抵灵魂深处。
“不可能……你胡说什么……爸爸他……不会的……他答应过我……”怜子脸上的血色在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她喃喃自语,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紫色的眼眸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茫然和恐惧。握着手机的手指失去了所有力气,那只昂贵的定制手机从她颤抖的掌心滑落,“啪嚓”一声脆响,摔在光洁的木质舞台地板上,屏幕瞬间碎裂成蛛网,如同她此刻的心。
紧接着,一股无法形容的、撕心裂肺的巨大悲痛如同海啸般从她胸腔里爆发出来!
“不——!!!爸爸——!!!”
一声凄厉到极致的悲鸣,划破了音乐厅原本庄严宁静的空气!她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所有的骨头和力气,猛地瘫软下去,跪倒在地上。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不受控制地汹涌而出,瞬间模糊了她绝美的容颜,大颗大颗地砸落在冰冷的地板上。她蜷缩起身体,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发出压抑不住的、如同受伤幼兽般的呜咽。
彩排现场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乐团成员、工作人员惊慌地围拢过来,试图安抚,却无人能触及她那份失去至亲的、巨大而纯粹的悲痛。她的世界,在那一刻仿佛被彻底颠覆,所有的色彩、所有的声音、所有的希望,都随着那个噩耗而崩塌、消散。那个从小保护她、教导她、支持她,如同山岳般可靠、如同阳光般温暖的父亲,就这么突然地、毫无征兆地、残忍地从她的生命中被剥离了,只留下一个巨大无比、冰冷彻骨的空洞,以及那无边无际、几乎要将她吞噬的悲伤。她紧紧抱住自己,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一丝父亲的温暖,但感受到的,只有刺骨的寒冷和绝望。
公众 \/ 商界:
天空画廊爆炸案及黑泽光疑似遇难的消息,在媒体的疯狂报道和网络的推波助澜下,如同爆炸本身的冲击波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日本社会,成为了所有电视台紧急新闻、报纸头版头条以及街头巷尾、网络论坛热议的绝对焦点。
“突发!铃木财团世纪珠宝展遭恐怖袭击,剧烈爆炸震惊东京!”
“安保巨擘黑泽光于爆炸中失踪,恐已殉职!现场发现其遗物!”
“是意外还是阴谋?黑泽光之死迷雾重重!”
“守护安全的王者,陨落于自己守护的战场——悼念黑泽光社长。”
公众的情绪复杂多样。大多数人感到震惊和惋惜,一位如此年轻(外貌上)、成功、且颇具传奇色彩的商业精英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陨落”,满足了人们对悲剧英雄故事的某种猎奇心理,也引发了对社会治安和恐怖主义威胁的普遍担忧。茶余饭后,人们议论着事件的离奇,感叹着生命的无常,也对黑泽光这位总是带着神秘色彩的企业家,报以最后的同情和关注。
而在商界,这场“事故”引发的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波及深远的地震。东京证券交易所一开盘,黑泽安保株式会社(股票代码)的股价便如同自由落体般直线暴跌,数次触发熔断机制,市值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蒸发超过百分之三十,持有其股票的机构和散户损失惨重,恐慌情绪蔓延。
黑泽安保的各大合作伙伴、客户们则陷入了深深的不安和观望之中。许多正在进行中的重大项目被紧急叫停审核,新的合作意向被无限期推迟。公司内部更是人心惶惶,高层忙于稳定局势、应对调查,底层员工则担忧着自己的饭碗和公司的未来。
与此同时,那些平日里被黑泽安保压过一头的竞争对手们,则开始蠢蠢欲动,敏锐地嗅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一边假惺惺地发表悼念声明,一边已经开始暗中接触黑泽安保的核心客户和技术人员,试图瓜分这块突然出现的巨大市场蛋糕,甚至谋划着趁其病取其命,发起恶意收购。
黑泽光的“死亡”,已然超越了一个个体生命的消逝。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迅速扩散,深刻地影响着商业格局的走向。它标志着一个由黑泽光亲手开创并主导的“安保帝国”时代的骤然终结,也预示着各方势力围绕其留下的巨大权力和利益真空,即将展开一场激烈而残酷的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