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安保株式会社的总部大楼,如同一柄利剑,矗立在东京都心寸土寸金的商业区。顶层,那间属于创始人兼幕后掌控者黑泽光的总裁办公室,拥有着足以令任何企业家艳羡的绝佳视野。近处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都市脉搏,远方则是绵延的城市天际线,在薄雾与阳光的交互下,勾勒出文明与繁华的轮廓。
然而,此刻坐在宽大舒适办公椅上的黑泽光,目光却并未聚焦于眼前的盛世景象。他深邃的眼神穿透了厚重的防弹玻璃,仿佛越过了鳞次栉比的高楼,落在了更遥远、更模糊的某个地方,那里似乎笼罩着一层永不消散的、名为“组织”的浓重阴影。
他的手中,无意识地捻动着一枚造型古朴、没有任何品牌标识的黑色金属U盘。这小小的存储设备,冰凉而沉重,仿佛承载着无法言说的罪孽。里面存储着的,是刚刚传输过来的、最新一批“特殊学员”在虚拟实境训练系统中的完整数据报告。这些学员,名义上或许是黑泽安保某个“极端环境安保培训项目”的参与者,但黑泽光清楚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来自那个盘踞在人类社会阴影层面,以乌鸦为徽记的庞大犯罪帝国,黑衣组织。
自从那次与组织幕后主宰乌丸莲耶——那个藏身于衰老躯壳与生命维持装置之后,眼神却如同秃鹫般锐利贪婪的老人——共进“晚餐”之后,黑泽光就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想要在组织与红方的夹缝中独善其身,过真正退休生活的幻想,已经彻底破灭。在乌丸莲耶那看似温和、实则充满血腥气的“大人应该成熟一点,看清利弊”的暗示下,尤其是在对方毫不掩饰地提及秋庭怜子的名字,将其安危作为明确威胁之后,黑泽光“别无选择”,只能“欣然”同意了与组织的深度“合作”。
这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有限度地、有条件地开放黑泽安保耗费无数资金和心血研发出的“虚拟实境训练系统”(Virtual training System,简称VtS),作为组织培养、筛选和提升其狙击手、潜入专家、情报分析员乃至部分行动组骨干的秘密基地。
这套VtS系统,是黑泽光在过去几十年里,巧妙地利用完成系统任务后获得的、远超当前时代的技术知识和理念,结合这个世界已有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与神经传感技术,一步步“引导”并“启发”公司内部最顶尖的技术团队,历经多次迭代才最终成型的高科技结晶。它能够以极高的拟真度,模拟出从极地冰原到热带雨林,从摩天大楼到地下管网,从寂静暗杀到激烈枪战的各种极端环境和任务场景。系统不仅能锤炼受训者的射击精度、战术动作、环境适应力,更能通过复杂的算法评估其临场决策、压力承受阈值、团队协作(或单独行动)效率以及潜在的心理弱点。其训练效果和评估精准度,远超世界上任何已知的、传统的特种训练方式。
合作初期,只是小范围的、“试用”性质的几批人员。但组织高层,尤其是负责行动和训练的琴酒(他对此事保持了诡异的沉默,并未直接干预),很快就意识到了VtS的巨大价值。经由这套系统筛选并强化训练过的成员,在后续的实际任务中,表现出了远超同侪的成功率、效率以及在绝境中的生存能力。对于追求高效与结果的组织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
于是,合作的闸门被进一步打开。规模不断扩大,频率日益增高。如今,每个月,都有数量不明、身份经过精心伪装的组织外围成员、预备代号成员乃至少数需要技能更新的正式代号成员,通过不同的掩护身份和渠道,被秘密输送到黑泽安保位于东京远郊、一处对外严格保密、戒备森严的训练基地内,接受VtS的“洗礼”与评估。
黑泽光沉默地将那枚沉重的U盘插入电脑专用的加密接口。复杂的验证程序自动运行,解密成功后,屏幕上跳出一个风格极简、却充满科技感的操作界面。他移动鼠标,点开了标记为“第七批次评估报告”的文件夹。
瞬间,冰冷的、毫无情感的数据流开始滚动,旁边辅以经过脱敏处理的模拟作战录像片段。一个代号“凯撒”的学员,在超远距离移动目标狙击模拟中,取得了98.7%的恐怖命中率,系统评价其“具备顶级狙击手潜质,心理稳定性极佳”;另一个代号“夜莺”的学员,则在复杂城市巷战环境下的潜入与情报获取项目中,表现出了惊人的环境融入能力和危机规避直觉,系统标注“极具培养价值”……
一行行数据,一段段录像,仿佛不是人类的训练记录,而是一件件被精心打磨的、冰冷武器的出厂参数。黑泽光凝视着屏幕,瞳孔中倒映着闪烁的光标和跳动的数字,心情却如同坠入了冰窖,沉重得几乎无法呼吸。
他知道,自己此刻所做的,无异于在为一个嗜血的怪兽磨砺爪牙。他每训练出一个“优秀”的组织成员,就等于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无数起暗杀、破坏、恐怖活动中,增添了一份更专业、更高效的力量。这意味着更多无辜的家庭可能破碎,意味着维护正义与秩序的红方力量——包括日本公安、FbI、cIA乃至mI6——将面对更狡猾、更危险的敌人,也意味着他那个行走于刀尖之上、潜伏在组织内部的儿子降谷零(波本),将置身于更加险象环生的境地,每一步都可能面临来自这些“同僚”的致命威胁。
这是一种灵魂上的煎熬与拷问。他感觉自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铁匠,正在自己的工坊里,亲手锻造着一柄柄锋利的、迟早会刺向自己孩子和这个相对和平世界的毒刃。每一锤落下,都伴随着内心的挣扎与负罪感。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间接参与‘特殊人才培养’活动,目标个体社会影响力(黑暗世界层面)显着提升。符合‘成名就’隐性判定标准。奖励:成就点+100。宿主自然寿命微幅增长。请注意查收。】
脑海中,那冰冷的电子音毫无预兆地响起,带着一种绝对中立、不分善恶的“公正”。系统的逻辑简单而残酷:只要宿主培养的对象在各自领域(无论光明还是黑暗)取得了“成就”或提升了“影响力”,宿主就能获得奖励。这丰厚的成就点和象征着更长久生命的提示,此刻在他听来,却无比刺耳,仿佛沾满了未来受害者温热血迹的糖果,甜腻中带着令人作呕的铁锈味。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种几乎要将他淹没的负面情绪中挣脱出来。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带来一丝短暂的清明。他不能沉溺于自责,他必须保持绝对的理智。在这场危险的游戏中,一步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并非完全没有后手,没有在这被动的合作中埋下自己的棋子。所有经由VtS系统训练的组织成员,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一举一动,每一次心跳加速、每一次决策犹豫、每一个战术习惯、甚至系统通过生物传感器捕捉到的、他们自己都未必察觉的细微心理波动和潜在弱点……所有这些数据,都被系统悄无声息地、以超越当前世界任何反侦察技术的手段,进行了全方位的记录、分析并加密备份,存储在一个独立于组织监控之外的绝对安全区域。
这相当于,黑泽光正在利用组织的资源,为这个庞大犯罪帝国未来的潜在核心战力,建立一份极其详尽、甚至可能比组织自身档案库更为精准的“秘密档案”。这份档案,或许现在看似无用,但在未来某个关键的时刻,当立场分明的对抗彻底爆发时,它或许就能成为刺向组织心脏的一根毒刺,或是保护己方人员的一道护身符。这是他在这场被迫的合作中,唯一能为自己,也为他在乎的人们,争取到的一点微弱优势。
同时,他也并未浪费组织为了维持这份“合作”而偶尔流露出的、对于世俗世界而言堪称顶尖的技术资源和人脉网络。他巧妙地利用这些来自黑暗世界的“养分”,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黑泽安保的合法业务。公司的安保系统集成方案更加无懈可击,风险评估模型愈发精准,与铃木财团、各大国家级博物馆、艺术展览中心乃至部分政府敏感部门的合作也日益紧密深入。这层日益光鲜亮丽、根植于主流社会的商业外衣,不仅是一种极佳的伪装,有效地掩盖了地下的暗流,更是一张强大的护身符,使得组织在利用他的同时,也不得不顾忌到他在明面上的影响力,不敢轻易撕破脸皮。
“咚咚咚——”
办公室厚重的实木门被敲响,打断了他的沉思。
他迅速关闭了屏幕上那些令人不适的训练数据界面,切换到了一个普通的公司财报页面,脸上的表情也恢复了属于成功企业家黑泽光的沉稳与从容。
“请进。”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黑泽安保株式会社现任cEo,一位四十多岁、精力充沛、在业内享有盛誉的职业经理人。他能力出众,背景干净,是黑泽光精心挑选出来打理公司明面业务的白手套。这位cEo对于公司与那些“特殊部门”的合作虽有所耳闻,但只认为是与某些国家机密机构的高度合作,并不知晓其背后真正连接着的是何等恐怖的黑暗组织。
“社长,与警视厅关于新一代城市智能监控系统与应急响应平台升级的洽谈非常顺利。”cEo将一份装帧精美的项目计划书放在黑泽光宽大的办公桌上,语气中带着一丝职业性的兴奋,“这是我们的技术团队与警视厅专家共同拟定的初步方案,如果成功落地,将在犯罪预防和快速反应方面提升至少三十个百分点。”
“辛苦了,做得很好。”黑泽光拿起计划书,快速翻阅着,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赞赏笑容,“这是公司迈向更高层次合作的关键一步,务必集中最优资源,确保项目万无一失。按既定计划全力推进吧。”
“是,社长!请您放心。”cEo微微鞠躬,带着得到肯定的满意,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门再次关上,将外界的喧嚣与内部的寂静重新隔绝。办公室内,只剩下黑泽光一人,以及那无声流淌的压抑。
他的目光落在桌上那份代表着光明、秩序与法律的项目计划书上,纸张洁白,印刷精美,象征着社会的正面力量。而在他的电脑硬盘深处,却隐藏着那些代表着黑暗、混乱与犯罪的训练数据,冰冷无情,记录着人性的堕落与危险。
他的公司,正如他此刻的人生,被清晰地撕裂成两半。一半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着赞誉与合作,与代表正义的力量携手同行;另一半则深陷于泥沼之中,与世界上最危险的犯罪集团纠缠不清,为其输送着养料。他行走在一根纤细的钢丝上,脚下是名为“立场”与“道德”的万丈深渊,任何一方的失衡,都可能让他摔得粉身碎骨。
“乌丸莲耶……”黑泽光靠向椅背,闭上眼睛,用手指轻轻揉捏着鼻梁,在心中无声地低语,“你以为你是在利用我,用威胁捆绑我,为你锻造利刃……你又怎知,我不是在利用你的资源,你的傲慢,来为我自己的棋局布下暗子呢?”
这场博弈,远未到终局。他重新睁开眼时,眸中所有的疲惫与挣扎都已隐去,只剩下如同深潭般的幽深与冷静。
他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技术部门,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波澜:
“通知VtS运维团队,系统将于今晚零点开始,进行一次计划内的常规维护与数据优化升级,预计持续48小时。在此期间,暂停对所有外部合作项目的服务支持。”
他需要这短暂的四十八小时。不仅是为了“优化”那个数据收集的后门程序,使其更加隐蔽和高效,更是为了……让自己从这双重身份的撕扯中,获得片刻的喘息,重新积聚面对黑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