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被太安帝下旨,落了个自刎而亡的下场,而他的数十位心腹,也都被处死。
不过洛青阳倒是活了下来。
因为易卜先前有意培养这位弟子,做自己的继承人,也曾带着洛青阳去见面过太安帝几次。
太安帝对洛青阳的印象还算是不错。
再加上易卜死后,影宗也需要有人打理,太安帝还是比较看好洛青阳的。
所以没让人处死他,只是脊杖两百,暂时监押,也不许人给药,若是他命大活下来,就饶过他的死罪。
易卜的下场,很快就传遍整个天启城。
镇西侯世子百里成风自然也听说了,他这才意识到,即便是太安帝再怎么不堪,也是皇帝,手握生杀大权。
这才开始担心起来,甚至他都已经想好了,若是太安帝下了圣旨处罚,自己就忍下来,退一步不耻。
却没想到太安帝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
百里成风可不觉得小心眼的太安帝是忘了,只觉得他在酝酿着更大的阴谋,意图对镇西侯府不利。
事实上,他想的倒是不差。
但却不是太安帝想出来的,而是青王提出来的。
太安帝自然不会忘记镇西侯府,只是他实在忌惮镇守在边境的三十万的破风军,所以即便是心里再怎么恼怒,也迟迟不敢有什么动静?
“父皇,儿臣倒是有一计。”青王忽而开口说道,“可以为父皇排忧解难。”
太安帝看着眼珠子滴溜溜转动的青王,心里是真的不喜极了,不过想着这段时间他行事,确实不错,周全谨慎,没让人抓到什么把柄。
倒是有了几分皇子风范。
“说说看。”
“是。”青王也算了解太安帝,一听他的话,就知道,有谱儿,“父皇,百里成风和百里东君在天启城行事如此狂悖,做出这样的大逆不道事,连前来谢罪都不肯,靠的可不就是三十万破风军吗?既是如此,我们便从这里下手。”
太安帝一听,表情就不好,他不知道吗?没想过吗?事实上,他很早就开始培养人手,想要接替百里家,但可惜他派过去的人,没多久,不是死了就是病逝了,再不然就是被百里家给拉拢了。
所以三十万破风军就一直稳稳的在百里家手里。
“三十万破风军,每天光是吃喝就是一大笔开销。破风军虽然是百里家执掌,但军需军饷,可是朝廷在养,不如便从这里下手。刚好去岁江南大水,国库不丰,如今边境也还算是安稳,适当的削减一下军需,也是可以的。”青王笑的得意,“我们再派人到边关破风军那边,说到说到,像是百里家意图不轨,和天外天来往亲密,孙媳妇便是昔年攻打我们北离的北阙帝女,到时,不用父皇再做什么?破风军自己便会沸沸汤汤,人心不齐。”
“再寻个恰当的时机,父皇稍加安抚,想来破风军也该知道,自己效忠的君主,到底是谁?据时,父皇不能说一举拿下破风军,但也可以重伤百里家。”
“出一口心中恶气。”青王摇头晃脑的说道。
太安帝刚开始还不以为然,但听着听着,眼睛就亮起来,他是没想到,这个儿子,还能想出这般有效用的办法呢。
是啊。
现在边境还算是安稳,并无战事,这军需军饷,适当的拖延和削减一些,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
“很好,既然这件事是你提出来的,那就交给你来处理。燮儿,你可不要让父皇失望。”太安帝眼珠子转了一下,语气也温和下来。
他把事情交给青王来做,不是看重这个儿子,而是心中到底是有些担忧,毕竟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像是这种得罪人的事,他自然不能亲自出面。
做的不好,真的引起军愤,他就直接推到青王身上。若是顺利的话,就更好了。
“是。儿臣定不负父皇之命。”
青王是有点脑子,但不多,是想不到太安帝之所以把事情交给他来办,不是因为看重,而是时刻准备把他推出去,做背锅侠。
就像是当初的叶羽家一样。
没见虽然都知道是太安帝指使,但所有人的恶意和恨意,却都一股脑的涌向青王,甚至就连叶家遗孤,想要报仇,想到的仇人,都不是太安帝。
而是青王萧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