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又是一年除夕,今天林场过年的气氛明显比去年足了。鞭炮准备了,红包准备了,就是对联贴的都比去年多。
一眼望去红彤彤的,特喜庆。
最让年味 “爆棚” 的,还得是林场的 10 个小屁孩 —— 这群小家伙跑东跑西,一会儿追着鞭炮声闹,活生生把林场的热闹劲儿拉高了一个档次。
不过就算是除夕,林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歇着。
养的动物都是需要人照料,孵化室也都不能停人,翻蛋看火都少不得人。
大早上林鸿彬特地的进了各个养殖场,趁没人注意,加了一些空间水进去,动物也得过过年。
吃完早饭,林鸿彬开着拖拉机出了林场。他要装着去拉些水果和零食,这个林场是要付钱的。
空间仓库里放了好多的水果,能变现一点是一点啊。
林鸿彬今年通过林场,变现了近5万,这可是工资的大几十倍,大头当然是数量庞大的鸡蛋、鸭蛋、鹅蛋,加上杂粮、粮食、山羊等等。
普通人要想富就得做生意,靠工资基本不可能成为有钱人的。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成了 “有钱人”,林鸿彬在这山沟沟里也没啥地方花钱,日子过得跟其他人也没啥两样,顶多就是偷偷的吃点好的。
快到中午时,林鸿彬拉了一车的物品进入林场。苹果、香蕉、柚子、橙子、芦柑等本地能买到的水果,还有柿子饼、花生、红枣、葡萄干、地瓜干、花生糖等本地能买到的干货、甜点。
林鸿彬一回到林场,就把一群小孩招过来,小孩子要从小培养干活的习惯。
“小朋友们,过来搬东西了,搬好了有好吃的!”
“林叔叔,我们来了!”听到有好吃的,一群小人飞奔过来,眼睛都亮了。
林鸿彬笑得眯起眼:“来,每人先吃一块柿子饼,吃好了帮叔叔干活。”
“嗯,我力气很大,我要提这个。”
“我要提这个。”小家伙们嘴里嚼着柿饼,手已经开始自顾自地分活了,那股积极劲儿,比大人还足。
办公室里的人听到动静也都出来帮忙,没多久就把东西搬去了仓库。几个小屁孩也不甘示弱,吭哧吭哧地半拖半提,把小份的零食往仓库里运,模样又认真又可爱。
“很棒很棒,来,每个人一个苹果,拿着出去玩吧。”可能是温度的关系,苹果在空间里长的不是很好,但至少能结果。
“谢谢叔叔!”小家伙们接过苹果,一哄而散,转眼就没了踪影。
整车货做价500元,按购买年货入账。林场买到想买又买不到的东西,想买这些可是需要不少票的,特别是水果票,林场可没多少。
林鸿彬又变现了一小笔,还是皆大欢喜。
吃完午饭,林场其他人在忙着年夜饭、贴对联等等,红彤彤的对联一贴上,年味更浓了。
林鸿彬则开着拖拉机去接祝爷爷,爷爷、奶奶也要接过来一起过年。祝晓燕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现在挺着大肚子不方便走动,干脆让三位老人家一起过来看看她。
奶奶一过来就围着祝晓燕转,然后就把林鸿彬赶走。
爷爷则是背着手在林场到处逛,他想看看孙子的工作成果,林鸿彬来林场工作一年了,他就来一次,但那时候林场也才刚刚起步。养殖场、新宿舍,样样都有,爷爷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祝爷爷则把林鸿彬拉到一边:“我申请退休没有批,就想着能不能过来接替晓燕的工作,你也找县领导们使使劲。”
林鸿彬立马应下:“这个可以,过完年去县里汇报工作时,我跟领导提一提,应该没有问题。”
安顿好老人家,林鸿彬又开车跑了一趟,弄了两缸野果酒出来,过年怎么能不喝点?
年夜饭那是相当的丰盛,反正都高调了,那也不藏着了,野猪、黄猄、竹鼠、鸡、鸭、鹅、鱼、虾都上了桌,当然少不了集体项目:包饺子,不是饺子好吃,而是“包饺子”这这事儿好用。
所以不能怪某晚会年年提什么“包饺子”、“吃饺子”,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不提不行,但提多了真的很讨厌。
下午4点半,所有的菜都准备好了,年夜饭开始。
在单位过年,领导致辞环节肯定少不了。
林鸿彬还是去年那四句话:“第一句,过去一年大家辛苦了;第二句,身体要管理好,要平安健康;第三句,新的一年事业上要再创辉煌,思想要更进一步;第四句,开吃。”
“好耶!” 大家欢呼一声,拿起筷子就开始大快朵颐。
可没吃几口,知青们就端着酒杯围了过来,一个接一个地给林鸿彬敬酒。
林鸿彬假装委屈:“你们这是故意不让我吃好吃的啊!小心我扣你们工资!”
知青们立马 “拆台”:“场长,我们工资是县里发的,你管不着!”
“对!你管不着!”
“快来敬酒啊!晚上把场长放倒!”
林鸿彬哭笑不得:“我晚上还要值班呢!”
“怕啥!我们这么多人,都轮过岗,啥活都会干!” 知青们不依不饶。
“那就来啊,谁怕谁啊!”有外挂还能怕了?来者不拒,喝了两杯,让身上带点酒味,然后后面的就开始作弊了,全倒进湖里喂鱼了。
郭子好他们几个怕引火烧身,都热呵呵的看着林鸿彬被人围攻,死道友不死贫道,都盼着林鸿彬把知青们的火力都吸引走。
爷爷、奶奶和祝爷爷看着有点担心,祝晓燕却微笑着看着老公装杯,她还能不知道老公在作弊?
林鸿彬被敬了一圈后,端起酒杯给几位老师以及他们的家属敬酒,感谢他们对林场工作的支持。
几位老师老师则回敬林鸿彬,感谢林场能让他们学有所用。
“林场长真是海量啊,佩服佩服,为你的海量再走一杯。”互相敬完酒,潘金星又端起酒杯对着林鸿彬敬上酒了,潘老师心存不良啊。
“潘老师都敬了,我也不能落下啊!林场长,走一个。”邱南杨接着出手。
诶,这些文化人心肠大大的坏地。
接着,张启雄、郑少远也都跟上,看来晚上没几个好人了。
最后几个小人儿都端着橙汁找林鸿彬:“林叔叔,我们也跟你拼酒!”
看一群什么人啊,把小孩都教坏了。
知青们敬完领导和老师,就开始互相拼起酒来,今天果酒有两缸,知青们拼起酒来很是狂放。
工作有差异不好比,那酒量总得拼个高低;有怨有恨的不能在肉体上拼生死,那就在酒桌上拼个你死我活。
气氛是越来越热烈了。
不过都是果酒,就是酒味果汁,大部分人也就灌个肚饱。但还是有几个量浅的倒霉蛋,喝得脸红彤彤的,看情况已经晕乎了。
年夜饭后是“青云山知青林场第二届文艺晚会”,导演、编剧、节目编排等是张青萍当仁不让的包揽了,主持人有林巧玲和陈晓庆两个人。
今年的晚会有了灯光,舞台效果比去年好很多,而且还有两个美女在舞台上互相调侃,养眼,听着也舒服。
有张青萍这个 “专业人士” 在,节目那叫一个丰富:有唱歌的,有跳舞的,张青萍还亲自上台表演了乐器,那范儿,跟真的晚会没两样!
可能是对林场方言多交流不顺畅的事较劲,对方言怨念颇深,张青萍还编排了一个方言与普通话的语言节目,特地找了鹭岛人、蒲阳人、榕城人、客家人,来一个方言大乱斗。
节目一开始,四个人先用各自的方言给大家拜年,接着夸自己的方言多好听、多有用,可说着说着就闹了笑话 —— 四个人互相听不懂对方在说啥,你瞪我我瞪你,场面又搞笑又尴尬。
最后换成普通话,才算顺畅交流,然后顺理成章地倡导大家 “好好学普通话,一起说普通话”。
要是到这儿就结束,顶多算是个 “劝人学普通话” 的普通节目。可谁知道,节目还有 “反转”!
一个演员突然说:“不行,我发现个问题!”
其他三个人立马问:“啥问题?”
“爷爷奶奶他们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年纪大了也学不会。村里这样的人可多了!”
--这话没毛病,农村好多老人对普通话那是 “钉也钉不动,鞋又鞋不会”,根本没办法。
接着又是一段争论和沟通,最后得了一个结论,普通话和方言就像是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独特的魅力,各有各的作用。
但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要推广普通话、学好普通话,但又要尊重方言。
这个节目一演完,台下立马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人都点头赞同--就林场这不到 100 人的小地方,就有七八种方言,平时工作生活中没少因为方言闹误会,大家都深有体会!
晚上10点多,晚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林鸿彬准备用拖拉机送爷爷奶奶回家,大年初一一大早家里还是有一些祭祀,可不能耽误了。
“小彬,你喝了这么多有没有事?”
林鸿彬赶紧小声 “坦白”:“没事没事!我就喝了两口装样子,大部分都偷偷倒了,没真喝!”
奶奶没说话,就是先给祝晓燕抻了抻衣服,然后给林鸿彬扫了扫肩膀,一脸慈爱。给爷爷奶奶穿上厚衣服后,林鸿彬启动的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