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上午10点,三辆吉普驶进林场晒场,三辆草绿色吉普卷起一阵轻尘,稳稳停在林场晒场。
林鸿彬带着林场办的人迎接。
一群人陆续下车,一位穿军装带红领章的自然而然的被簇拥在中间,脸色红润没什么皱纹,一脸的慈祥,让人猜不透年龄,却自带一股沉稳威严的气场。
不用猜就知道这是地委一号兼军分区司令员韩一民同志。
林鸿彬赶紧带人上前敬了个军礼,声音洪亮:“欢迎首长来林场视察指导!”
韩首长回了个礼,目光落在林鸿彬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又很快化为赞许:“你就是林鸿彬同志?一表人才,不错不错。”
“谢谢首长夸奖!”林鸿彬腰杆挺得更直了。
县革委办主任刘裕德同志负责介绍,陪同的地委领导有地委办公室主任、地区“四个面向”办公室主任、地区农业局领导、军分区后勤部首长以及地委秘书处秘书等六位。县里的则是县一号、“四个面向”办公室主任、林业管理局长以及充当介绍人的刘裕德,共四个人。
郭子好、邱明林也在领导们面前露了脸。
寒暄过后,邹学斌跑步过来,抬手敬礼,声音铿锵:“报告首长,72年秋新知青正在军训,请指示。”
“按计划进行!”韩一民回了礼。
“是!”邹学斌大声回应,转身归队。
林鸿彬适时解释:“我们林场给新知青们安排了15天的军训,把部队里该教的都教一下,让知青在思想、作风上、习惯上都与部队看齐。”
“嗯,这个不错,其他非建设兵团的知青单位也可以学起来。”
跟在后面的秘书赶紧掏出纸笔做笔记。
“首长,各位领导,请先到办公室喝杯水!” 林鸿彬做了个 “请” 的手势,引着众人往办公室走。
办公室的桌子上除了茶水外,每个领导面前还有一碟小黄瓜和西红柿。小黄瓜和西红柿都是精挑细选的。
“首长,这是我们林场种的黄瓜和西红柿,正好能解渴,您尝尝。”林鸿彬伸手示意。
“噢?那一起试试。”
黄瓜口感清新鲜脆、微甜爽口,西红柿微酸沙甜、果肉绵软、汁水充沛,各位领导一吃就不停不下来。
早上一路颠簸,正是口干舌燥,这一吃感觉精神都好多了。一时间,屋里满是称赞声,刚才赶路的疲惫仿佛都被这口新鲜冲淡了。
又喝了两杯茶水,按原计划该带领导们参观林场了。
林鸿彬们给领导们配备了新斗笠,然后开始参观了,路线跟上次带县领导参观的差不多。
一如上次县领导考察那样,从门口的标语开始。
知青林场“教员语录”的内容都跟大部分单位不一样,这里的语录没有一句涉及阶级斗争,全是关于生产、学习、实干的内容。
然后是林场的各种管理制度、流程图等等,几位领导边走边看,偶尔互相递个眼神,都是暗自赞许的神色。
林鸿彬特地的介绍了物理兴趣小组:
“我们林场有很多兴趣小组,什么唱歌的、文学的、外语的等等。但最受欢迎的是由师范学院的郑少远副教授带领的物理兴趣小组,很多实验器材都是他带领知青们做出来的,那台显微镜就是。这位就是郑少远老师。”
“显微镜都做的出来,郑老师厉害啊,郑老师,你好你好!”韩一民书记握着郑少远的手,语气诚恳,
“你们这种做法就非常好,知识下乡就不能只待在学校里,得多来一线单位看看,把学问用到实处。。”
“韩书记好,您说的是,理论是要与实践相结合!”
看完场部,看过竹编区、木材加工区,就接着参观宿舍。
宿舍如部队一样整洁干净,领导看的很满意。
林鸿彬则在队伍后面是暗自流汗,其他人都还好,就是林巧玲他们5位年初来的女知青没有经过再次军训,被子叠的一言难尽的,今天一大早陈楠就来她们宿舍帮忙叠被子。
他真的怕韩书记真的用部队的标准来考察林场,要知道韩书记也是军分区的一把手。
王志成负责在牲畜养殖区做介绍。
王志成介绍后,林鸿彬接过话头,一项一项的给领导介绍自己对这些项目的规划:
“兔子繁育快、易饲养,且经济效益大。兔子皮毛应用广泛,可以做衣物、兔裘、手套、玩具、皮包等,在欧美国家市场很大。蜀省现在每年出口兔皮超过一千万张。
我们林场今年在做种群扩大,明年准备开始推广兔子养殖,争取在山区这里形成规模化,并形成产业化。
竹鼠的情况其实和兔子差不多,吃肉卖皮毛。竹鼠的皮毛细软,毛绒丰足、色泽光润、板质良好,是制裘原料皮,尤其板皮是制上等皮革、鞋的好原料。”
兔子繁育基地与竹鼠繁育基地是挨一起的,林鸿彬就一并介绍了,一般人可说不出规模化、产业化之类的词语,一听就专业。
韩一民听得认真,等林鸿彬说完,称赞道:
“非常不错,走一步看三步。急国家所急,思想很有高度嘛!只是我听说出口的产品要求很严格的,你们这边能不能达到要求?”
“首长,我和蜀籍的战友聊过兔子的话题,我们林场的兔子更肥大,绒毛更长,在兔皮质量上有一些优势,拿来出口应该问题不大。竹鼠养殖的地方不多,应该没什么单位和我们竞争。”林鸿彬开口解释。
韩一民听后,转头看向身边的县委一号张宝言,笑着调侃:“宝言同志,小林同志已经给你们县规划好了好几个挣外汇的法子了,你们可得好好把握啊!”
“是是是,回去我们就开会讨论,好好配合林鸿彬同志!”这明显是在调侃。
说完,两位大佬对视一下,“呵呵呵”的笑了起来!他们可是老同事,在军分区也是上下级,配合很是默契。
“养野猪主要是为了吃肉,做杂交猪试验是想着能不能繁育出优良的新品种出来!
杂交猪出生了两个月多了,长势不比白猪差,现在就等着长大看肉的品质了。后续会继续做杂交猪的试验。”
林鸿彬在介绍,韩书记则拿起标识卡认真看。
“嗯,不错,工作很细致。培育好了我再让军分区那边找你们采购!”
“谢谢首长!”林鸿彬眼睛一亮,连忙道谢 。
考察继续,路过劈柴区时几位领导还上手试了试劈柴器,放好木头段,一锤子下去,木头段一分为四,力气小一些的两锤子也搞定了。
“不错,很省力,像我这样的老同志也能轻松使用,还安全,不错不错。”韩书记夸赞道。
“首长您正值当年!”旁边马上有人提供情绪价值。
“老啰,哈哈哈!”
培育食用菌的山洞。
邱明林介绍完食用菌后,林鸿彬接过话头:
“菌子养殖是我们林场今年最后一个季节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想攒一些申请明年的出口商品展览会,这个已经汇报给县委了。
在菌子质量上,我还是很自信的,不会比往年出口的那些产品差,如果有销路好的话,我们就把技术推广出去。”
“那材料用什么?”韩一民又问,带着几分好奇。
“主要材料是甘蔗渣、木屑、油茶壳、米糠、麦麸、秸秆、稻草等,什么便宜用什么。”
“这个思路很对,搞技术不能光想着产品,成本要考虑。材料越易得,后面推广起来才越方便,才能真正帮到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