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续过两泡,林鸿彬又给各位老师递上烟,烟雾袅袅间,话题渐渐聚焦到林场的发酵饲料上。
“林场长,我一直很好奇,您是怎么想到用甘蔗渣粉、芦苇粉这类农业废料发酵制作饲料的?这思路在基层单位里可不多见。”叶树老师率先发问,眼中满是探究 。
作为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学者,他深知这类 “变废为宝” 的技术,背后需要扎实的理论支撑与大胆的实践尝试。
林鸿彬一边添茶水,一边从容回应:
“我学后勤的,经常会看一些跟后勤相关的资料。有一份资料我记忆深刻,资料里说在大几十年前,美国那里就在动物饲料里添加乳杆菌和酵母菌。
在丹麦,农民使用发酵饲料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这种新型饲料与青贮饲料相比,能够大幅降低成本,但仍具有类似的效果,这一选择让丹麦成为世界养猪强国。”
“30年代,有科学家开始运用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设计和生产了许多新型饲料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中包括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葡萄糖酸钠以及其他微生物衍生的酸、酶和有机酸等,这些技术在当时就已展现出提升饲料效率的潜力。”
这些专业的词汇平时都不敢讲,因为没人听的懂,现在专业人士来了,得把东西交待出来。
“你等下,我拿笔记记下。”
叶树老师打断林鸿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从胸口取下钢笔。
现在的技术交流、推广可不如穿越时的方便,况且国家都被封锁20多年了。
林鸿彬把添加剂又复述了一遍,然后接着说。
“除了国际资料,国内的先进经验也给了我启发 ——‘猪司令’叶洪海同志研发的‘中曲发酵饲料’技术,我们在部队搞后勤都知道他,他用微生物发酵提升饲料价值的思路,给了我很大触动。”
“几个月前村里有人吃甘蔗,猪把人吃过的甘蔗渣都啃了,回来后我就想到看过的资料,想着把甘蔗渣打碎成粉发酵一下试试。至于芦苇,与甘蔗都是同一科的,甘蔗可以,芦苇应该也可以。”
“我不是学技术的,那些酶啊酸啊不知道怎么弄,我也没管什么原理,就找些自己能找到的酵母、酒糟加进去发酵发酵,酸菜汁里含有大量的乳酸菌,也加了试试,没想效果还可以。”
林鸿彬笑着补充,话语气中带着几分 “误打误撞” 的意思。
“林场长真是强识博闻,思维活泛,不来搞研究可惜了!”龚一斐教授接话道,搞研究的确实需要一个活泛的脑袋。
“龚教授你太抬举我了,我在学校学了经济,思维方式已经不太适合搞研究了,也就动动嘴还行,哈哈!”
林鸿彬站起来又发了一圈烟,接着说道:“再过几个月,县里的榨糖季就要开始了,麻烦各位老师在甘蔗渣发酵饲料上多上上心,林场全力配合。”
林鸿彬没喊什么高大上的口号,对这种老学者也不需要喊什么口号。
“时间不太够啊,一个月后就得回学校准备开学事宜了。”一个月后是得回校了,学校所在的闽北地区也有种甘蔗,但面积很小,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本地品种--百年蔗,是中国竹蔗自然杂交进化的品种,与现在大面积种植的有些差异。至于学校的试验田里,那肯定得等到明年才能看到收获了。
“各位老师,你们看这样成不成?你们帮忙带一带林场的知青,教他们怎么收集资料,每隔一段时间给你们寄过去,你们做些远程指导?”这才是林鸿彬的目的,简单直接的扔了出来。
“林场长,你这算盘打得真响啊!” 王守昆教授率先笑了起来,语气中却满是认可,“不过我没问题 —— 搞研究本就需要大量基础数据,单靠我们几个根本忙不过来,有知青帮忙收集资料,对我们的研究也是助力,这是互利共赢的事。”
“没问题、没问题,哈哈哈!”
“可行,就这么定了!”
其他老师纷纷响应 —— 对他们而言,只要能推进研究、积累数据,合作模式灵活些并无不妥;至于知识产权,在当时的环境下本就强调 “全民所有”,而论文署名权能得到保障,已是极大的收获。
与老师没聊完,林场这里连夜的开起了会议,会议的内容就是如何配合这些老师们。这次过来学习的的几位老知青们也在了。
“大学的老师们亲自指导,机会难得,大家一定要抓住,做的好的对你们以后上大学肯定有帮助。” 林鸿彬开门见山,一句话便点燃了众人的热情。
几个月后,又从场长口里听到“上大学”几个字,现在原林场的知青们对场长说的话不做怀疑了,场长说能那就真能,上大学那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啊,这一下原林场的知青们顿时热烈起来。
新来的老知青对原林场知青的表现有点疑惑,但也没问。
“几位老师大家也都认识了,各试验小组要做好对接。明林,你做为技术员要多多跑跑,但最好是专精一项。”
“我还是喜欢种菌子!”邱明林很直爽的给了答案。
“行,那现在还需要特别安排几人给蜂学龚教授、植物学谢教授打下手,至于人选你们会后把人召集起来,自愿原则,确定后上报给我。”
会后,宿舍楼内又是一阵热闹。很快的,人选送到林鸿彬这里,伐木组的林鹏和熊小青被安排到植物学谢教授身边,黄清流被安排到蜂学龚教授身边,看情况要产生几位新的小组长了。
林鸿彬来林场后,林场已经新产生了6位新组长了、两位财务,加上将要产生的新组长,超过三分之一的知青得到了提拔。
造成的后果有好有坏。大部分的知青都看到了机会,工作也很有激情,就期待着某一天会被选上。但也有数人情绪低落。
还有就是干活的人严重不足了,轮岗机制受到了挑战。
第二天早上,下放到农技站的王清祥老师也来了,最近是农忙时期,他天天忙的后脚跟不上前脚,今天抽空过来看看学校的同事,也来熟悉一下林场,按这情况看,以后有不少的交道。他的专业还没复课,还要在农技站继续干下去。
中午,林鸿彬把黄逢乾、王志成、徐秋英三位老组长找来聊天。
“今年推荐上大学没有我们林场的份,但按我们林场发展的情况,过年后我会找县里的领导申请几个大学生名额,优先考察你们三位。”
只要有机会,林鸿彬不介意送人上青云的。
上大学可是梦想啊,曾经以为梦想会遥遥无期,但现在机会就在不远的地方了。三人对一下眼,很整齐的喊着:“谢谢场长!”
“不用谢我,这是你们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林鸿彬摆了摆手,继续叮嘱道,“从现在开始,你们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多花时间学习 ,把初中、高中的基础知识点捡起来复习,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现在有大学老师在林场,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大胆请教,不要错过学习机会。”
“明白,一定把工作做好!” 黄逢乾率先表态,王志成与徐秋英也连忙点头,眼中满是坚定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