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就这么到了月底。
28号,林鸿彬借了砖厂的拖拉机,今天要给知青们送鸡。
黄逢乾、王志成、徐秋英、林家胜四大组长,还有何康长、熊小青两个知青,他们6人是去去推广虫子养鸡技术的。除了黄逢乾,其他人都带了两只鸡和一小笼鸡蛋当样品。
林鸿彬还把六人拉在一起嘱咐:“你们一定要记住,我们不是出去卖鸡的,我们是在推广虫子养鸡技术和推广新鸡种的,和对方单位沟通清楚这个问题,明白了吗?”
“明白,推广新技术、推广新鸡种!”6位很整齐的回答。
“很好,便函都带了吗?”
“带了、带了!”
便函的内容是:为了响应“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践行教员“5.7指示”,青云山知青林场向社会推广虫子养鸡技术和新鸡种,邀请对方单位一起合作。
把口号喊起来,就是让各单位买鸡有一个合适的名头,花钱要事出有因,所有的行动必须要有一个合适、正当的理由不是?
“好,上车。雅婷、晓庆,走!”林鸿彬一挥手,很有出征的仪式感。
一起出发的还有蔡雅婷和陈晓庆,几个女孩子非要嚷嚷着一起跟着。最后选了这两位,林鸿彬让她们接手送鸡的工作。
林鸿彬按地址顺着路给知青家里送鸡,收到鸡的知青家属都很激动,都对一行人表示感谢。
今天和鸡一起给知青家人的还有一封信,基本是统一格式,就是告诉家人们这些鸡是知青自己购买的新品种的鸡,母鸡产蛋量大、鸡肉鲜美,就留在家里吃或养,并告诫家人们也要低调,不要宣扬这事。
到了县城,车里的人开始陆续下车了。何康长在汽车站下车,应该是运输系统的子弟;王志成在邮电家属区下车,这是邮电系统的子弟;徐秋英在火电厂门口下车,这是火电厂的子弟;黄逢乾在糖厂门口下了车,林家胜在水产养殖公司门口下车,这两位林鸿彬是知晓的。推广虫子养鸡技术的还有一位熊小青还在车上。
看着时间快中午了,林鸿彬带着四人在一国营食堂垫了肚子,食堂师傅的手艺应该是有的,但这做菜的态度应该一般,上的几个菜口味相当一般,除了咸,就没其他味道了。
几位的嘴都被养刁,有点不适应这里的菜,两位小姑娘更是没吃什么菜,把饭扒拉完就坐着看着两位男同志把菜处理完。
吃完饭,林鸿彬继续按规划好的路线一路送过去,在一处与平原与山区交界的丘陵地区,有个厂门口挂了国营清源县xx茶厂的牌匾,熊小青在这里叫停了车,他应该是茶厂子弟。
今天下来跑业务都是单位的子弟?也是,这又不是十几二十年后,凭敢干敢拼就能有大把机会的年代。没熟人、没介绍信连大门都进不去,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介绍信都管用,很多单位都是有荷枪实弹的保卫,乱闯一个试试?
知青林场也不是只有厂二代、官二代,而是这些二代在林场表现更加突出。很多社会知识普通人步入社会才开始学,而一部分二代是从小就接触的,所以在工作初期,这些二代的表现更显眼。
起跑线从来都不一样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就更看个人能力了。
剩下的三人继续干活,两位小姑娘也都没有在各自家里多待那么几分钟。
终于在下午三点多把鸡和信都送完。
“场长,这活太累了!”
“就是,这一路都快把我们摇散架了。”
“是谁早上争的要来的?”
“这不是不知道拖拉机坐久了会这么难受。”
“行吧,行吧,晚上回林场好好补补,给你们奖励。”
第二天下午,几个跑业务的知青都回来了,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都有订单,推广虫子养鸡技术和推广新鸡种很是顺利,几个单位都回函表示可以“合作”,为践行教员“5.7指示”不留余力。
这些单位的负责人看到便函、以及林场养的鸡和鸡蛋后,都表示愿意合作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吃了鸡肉、鸡蛋后,这种意向直接变成合作意向。
这些单位也不怕没钱买鸡,真要缺钱,直接把养的鸡卖了再去知青林场买鸡就花不了多少钱了。
而糖厂那直接按上次的量再次下单了,这次也回了便函,同样把口号喊的震天响。吃了林场的鸡后,吃厂里自己养的和其他地方买的鸡总觉得差了点味道,而且上次买的那些母鸡在糖厂自属的养鸡场内表现的太优秀,把这一品种原来耐粗食、产蛋量大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公鸡产肉率也高,太适合糖厂这种人多的单位,优点多多啊。
坏消息就是有一大半的订单是需要母鸡,公鸡不是很受欢迎。
这次共有1800只鸡的订单,母鸡950只,公鸡850只。
“怎么办,如果都按订单上的卖,再给县里900只母鸡,我们林场的成年母鸡可能就2~300只了,生的蛋都不够交任务的。”徐秋英忧心忡忡的。
“兄弟单位的需求当然要兑现了,到时候缺母鸡我再想办法!还有鸡蛋就不要再卖了,都收着孵化交任务。”
几天后这些订单变成钱和票,其中近万元的钱都转到场长口袋里,林场还欠林鸿彬3000多。
林场把之前的债清了大部分,但林场多了数千只鸡,还有一些机器。林鸿彬也借林场这个平台变现了快2万了,抵他现在16年的工资了,这些钱在这个时代可是巨款啊。
这算是合作共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