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的休息时间能干嘛?逛故宫?还是去工艺品店?
最后还是决定去琉璃厂看看有没有能买的工艺品或字画,现在故宫开放区域少的很,没什么看头。
现在每月收入数千,手里还躺着近8万元,正好看看有什么能买的。
而且首长也没差他的意思,奖励了不少票,还有内阁办公厅开出的介绍信。
回首都找首长报到后,林鸿彬就被安排到首都宾馆,宾馆去琉璃厂也不远,也就一公里左右,按林鸿彬的脚速,20多分钟就到了。
林鸿彬从南新华街由北往南走,进入琉璃厂范围后,竟然看到“中国书店”的牌子,敢起这种名字的店都很牛,不过现在没开门,应该是过于牛了,现在不让营业。
林鸿彬猜测这个书店可能是搞古籍或者古文化的,这个时候才会被限制。
沿着南新华街向南几步,就是一个大喇叭口,顺着拐进入琉璃厂东街。
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萧条,路上乱乱的不算平整,也没个人影,店门也多是关着的。
最先看到有营业的门店名称是一个常用的墨汁品名,这个名称他熟悉啊,练过字的基本都认识。
林鸿彬进去转了一圈,主要卖墨汁和印泥等文房用具,竟然也有墨锭。墨汁有油烟墨汁和松烟各数种,印泥是传统的八宝印泥。价格对他来说都很友好,还能干啥,盘它。
“同志,油烟墨汁来这四款,各要一箱,松烟墨汁的这一款要一箱,印泥一箱,墨锭也来一箱。”
林鸿彬手指朝着物品指指点点。墨汁平时练字用的上,一家人里想练字的人多:两位老爷子、祝晓燕加上林鸿彬本人。
真的努力练字的话,墨汁的消耗很是很大的,在供销社买的本地产墨水太不好用了,而且对林鸿彬这土豪来说,这些都很便宜。
“同志,可以看你的介绍信吗?”营业员很是客气,轻声的问道。
林鸿彬掏出办公厅给他开的介绍信。
“同志,对不住,对不住,需要给您送过去吗?”一看到介绍信上印章,营业员连连道歉,这级别太高了,也以为是办公厅要的货。
“不用,你捆成两捆,我提着就好!”
“劳您稍等!”营业员这态度更客气了。
交易结束,林鸿彬登记还是用单位做了登记,个人买这么多东西确实不太好!
看也没其他的顾客,林鸿彬客气的询问营业员:“同志,打听一下,琉璃厂这的商店,普通人买东西有什么讲究?”
“诶呦,同志,您还真问对人了,这里头可有讲究了。
70年受首辅指令,这些老字号重新开业(备注1),向社会收购古玩字画。
但一旦被鉴定为文物,就不再向个人销售了,只给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提供藏品,这叫‘内柜’。
还有个‘外柜’,是面向外宾和出口的。
剩下的非文物买卖倒是正常,只要有介绍信都可以。”
看来按正规渠道是无法收购大量的古玩字画的,就在首都待一天,也无法找到什么黑市、鬼市之类的,靠大批量收购古玩字画发财的梦就不能再做了。
林鸿彬谢过营业员,然后拎了物品找了个偏僻的胡同放进空间,现在街上也没人,不用担心什么。
继续往东走,看到几家挂着xx斋、xx房店门是开着的。
林鸿彬随意走进一家店。这家商店柜子里有字画、篆刻成品、印章材料、文房四宝等,但篆刻品最多。
林鸿彬对比了一下,惊奇的发现文玩、古字画竟然相当的便宜,几毛钱到几十块钱不等,基本没有上百的,篆刻的成品也一样的便宜。(备注2)
当然,好东西也可能不放在这柜台里展示。
与在榕城买的工艺品相比,那价格真的是差太多了。
榕城雕刻厂的目标客户是华人华侨中的富豪,材料、做工都相当的好,价格当然低不了,而且林鸿彬也都是挑价格高的买,所以显得贵一些。
想起墨汁商店营业员的介绍,林鸿彬直接问营业员:
“同志,指点下,哪些是普通单位和个人能买的?”
“哦,有介绍信吗?”又是这句熟悉的问语。
林鸿彬只能掏出介绍信展示一番。
这要登记身份信息,买东西确实太难受了。
“你们的东西保真吗?”
“我们也是公有单位,销售前都做过鉴定的。”
“行,我记住这句话!”
最终按老规矩,挑价格高的买。
这家是主卖篆刻成品、印章材料,最贵的也都是这些东西。
花了不到1000元挑了12个?玉印、青田石印、昌化石印、田黄印等不能算做文物的近现代的作品。还有一些一看就是好东西,可是人家就是不卖。
10个以单位的名义购买,2个以个人的名义购买。
虽然最后都是进入自己的口袋,但只以单位的名义买这东西就有点假了。
有了第一家的经验,后续都按这个套路买了近200件的“工艺品”,多为多为近现代的高级玉器、大型刺绣、瓷器等。
林鸿彬这一天的在这街上一个店一个店逛着,一次准备找偏僻的胡同想把刚买的东西送进空间,没想刚进胡同口就碰上一个小伙子,两人都吓了一跳。
林鸿彬看这个小伙子不符合正常人臃肿的身体,就知道衣服里藏了东西,就随口问了一句:“卖什么的?”
“教员徽章,要不?”没想这个人还真回了。
“教员徽章?看看!”(备注3)
这个人把头探出胡同,张望了一会,然后回头,打开衣服。
衣服内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教员徽章,不过大部分都是普通货。
“你这也没几个好东西啊?”林鸿彬翻了翻,说道
“你诚心要的话就有!”
“有什么材质的?规格多大的?”林鸿彬继续问道。
“有金银质像章身,大的也有!你真的诚心要?”
“要,这样吧,你这里有多少,我全要了!”
“真的?这里有100枚,算你200!”这位小伙子显得很惊喜。
“行!都倒腾过来,你再去拿一批过来,要好的!”
“那你等着,半个小时就到!”
倒腾完,林鸿彬给了对方钱,小伙子一溜烟的跑没影了。
普通教员徽章是准备买回去当礼物的,都来首都了,还真的不能不带点东西回去,教员徽章就挺合适的。
半个小时后,这位小伙子直接拎了一个箱子装着从胡同边路过,看到只有林鸿彬一个人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抬腿进了胡同。
这次带过来的就很像样了,还真有一些特殊材质和大规格的徽章。竟然还有一套以教员34首诗词为题材的,这种一看就是能升值的好东西,必须买。
最终花了近2000元,把这位小伙子手上的徽章全买了,连箱子也一起买了。
“还有没有其他货?或者身边有朋友有货的?”在走之前林鸿彬还是不死心的问了一句。
小伙子摇摇头就跑了。
天色还早那就继续逛吧。
在海王村里,林鸿彬又看到了一家“中国书店”,这家店有人进出,是有营业的样子。(备注4)
林鸿彬进了“中国书店”北楼,这家店确实是卖古籍的。
“同志很面生啊,我们这是内部书店,您有介绍信吗?”中国书店的营业员一来就问介绍信。
林鸿彬掏出介绍信。
“嘶~”营业员吸了一口气,他们这地可很少接到办公厅的介绍信,经常来这里的是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以及周围几所学校的一些老师。
“同志,你有什么需要?”营业员轻声的问道。
林鸿彬直接提了自己的需求:
“同志,帮忙找一些关于诗词、字画、古董鉴赏之类的书籍,一些名人作品集也可以,古医书也要,只要你觉得有价值的就可以,找个1~200本左右,多了也没关系,不嫌多的。”
“同志,这个......”
“放心找,拉上你们闲的同事一起找,不会让你们白忙活的。”这个时候都是上班时间,店里没什么客人,营业员基本是闲着的。
“这~行!我去叫人!”
“我先去荣宝斋买些纸、砚,过会过来拿。辛苦你们了!”
“哦,好的!”
荣宝斋当然也查介绍信,林鸿彬在他们店买了一大堆的书画用纸以及等级为高级的笔、砚等文房用具,这个很快的就处理完了,在结账时看到一侧贴有“委托销售”的字画。(备注5)
“同志,这个是什么意思?”林鸿彬指着“委托销售”问道。
“这是一些同志委托我们销售的画作!”
“委托销售?意思是我也可以买?”林鸿彬继续问道。
“是的,同志,您当然可以买!”
“那有多少,我全买了。”林鸿彬豪气的挥了挥手,能上荣宝斋委托的都是名家。
“这位同志,您的意思是全买了?”营业员带着疑问的问道。
“全买了,你算一算!”
“好嘞,同志您稍等!”
营业员一边打包一边给林鸿彬介绍画作和画家。
画作的内容林鸿彬没记住,但画家的名字他是记住了:齐白石、吴作人、李可染、刘炳森、黄宾虹、黄胄、范曾、陈半丁、马晋等,有些画家已经故去了,可能是他的家人委托的。
整整26幅现代名家大大小小的画作,也才500来元,每平尺1到5元不等。齐白石的画作,每平尺也才4元。(网络上找到70年代购买底单,有点模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收拾好在荣宝斋购买的物品,然后拎了一袋熏鸭返回了“中国书店”北楼,安排别人替你找书,得感谢一下。
现在南方几个种甘蔗的省,每个月合计有数千万只鸭子出栏,在首都,熏鸭的供货量很足,所以用这个不担心被人怀疑。
进了北楼,有三位营业员在忙碌,空地上已经摆了一堆书了。
林鸿彬又等了一会,由于没有指定书籍,所以三位又挑了一些出来,地上书堆又高大了不少。
“同志,这些够了吗?”营业员看到了林鸿彬,问道。
“差不多可以了!”
“马老师、夏老师,够了,可以休息了!”
“算算多少钱,然后帮忙找袋子装一下。还有,这个算是给你们单位的礼物。”
林鸿彬递上那袋熏鸭,总共有10只。袋子口扎的不紧,熏鸭的香味一直往外冒。
“这位同志,这......”
“给你们单位的,收了吧!”
三人对视一眼,暗道“讲究”,然后收了熏鸭,接着开始计算起来。
古籍总共331本,有大部头也有小本子,总价在2000多一些,这古籍倒是比新书还贵一点。
今天在琉璃厂算是收获满满,但风险也不小,这些店可都是文物机构的下属商店。
汇总数据后,不知道文物机构会不会在意一个突然买了一大堆工艺品的南方小林场。